多功能醇沉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3519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醇沉罐,包括底座、罐体和搅拌主件,所述底座包括支撑板、支撑柱和凸轮机构,所述支撑板的中部开设有贯穿的移动槽,所述凸轮机构固定安装于支撑板的顶部,所述罐体包括第一罐体部和第二罐体部,第一罐体部和第二罐体部的连接处形成一环状面,所述第二罐体部可移动的置于移动槽内,所述凸轮机构的凸轮外缘始终与环状面接触,罐体随凸轮的转动下上下移动,所述搅拌主件包括第二支柱、搅拌轴和搅拌电机,第二支柱的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搅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从罐体内向外伸出且与搅拌电机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罐体内的溶液混合更加充分,还可以破碎沉淀物使排渣更顺畅。还可以破碎沉淀物使排渣更顺畅。还可以破碎沉淀物使排渣更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醇沉罐


[0001]本技术涉及醇沉罐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醇沉罐。

技术介绍

[0002]醇沉罐属沉降式固液相分离设备,用于去除非醇溶性的淀粉和蛋白质。例如,提取蓝莓中的花青素工艺中,需要先将酒精加入蓝莓浆液中配置成一定醇度的溶液,然后常温最好是低温冷冻沉降进行固液分离,得到上蓝莓的上清液,再在上清液中提取花青素。在上述过程中需要通过搅拌使蓝莓浆液和酒精充分混合,从而充分提取花青素。目前的醇沉罐只考虑水平方向的搅动,但是这样并不能达到充分混合的目的,另外,醇沉罐在使用后进行排渣过程时,底部的沉淀物容易结块,导致出渣不通畅,不利于下一次的工作。
[0003]公开号为CN209438129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防堵塞的高效醇沉罐,该醇沉罐通过在罐体内部设置搅拌桨来达到搅碎沉淀物的目的,这样使得罐体内部需要布置多个搅拌结构,不能结构复杂并且降低了罐体内的空间利用率,另外该装置也没有考虑内部溶液竖直方向的搅动,酒精与内部液体的混合程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使得醇沉罐内酒精与溶液的混合更加充分,排渣时更加顺畅,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醇沉罐,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多功能醇沉罐,包括
[0006]底座,所述底座包括支撑板、支撑柱以及至少一个凸轮机构,所述支撑板的中部开设有贯穿的移动槽,所述支撑柱与支撑板固定连接且支撑柱位于支撑板的底部,所述凸轮机构包括第一支柱、凸轮、凸轮轴以及凸轮驱动电机,所述第一支柱与支撑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支撑板的顶部,所述凸轮通过凸轮轴与第一支柱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凸轮驱动电机与第一支柱固定连接且与凸轮轴传动连接;
[0007]罐体,所述罐体包括第一罐体部和第二罐体部,所述第一罐体部的顶部开设有搅拌通孔和进料口且第一罐体部的侧面开设有出液口,所述第二罐体部的底部开设有出渣口,所述第二罐体部固定连接于第一罐体部的底部,并且所述第一罐体部与第二罐体部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罐体部和第二罐体部的连接处形成一环状面,所述第一罐体部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罐体部的截面面积,所述第二罐体部可移动的置于移动槽内,所述凸轮的外缘与环状面接触;
[0008]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二支柱、搅拌轴和搅拌电机,所述第二支柱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首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尾端与第二连杆的首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尾端与第三连杆的首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电机与第三连杆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的一端沿搅拌通孔向罐体外伸出且搅拌轴沿竖直方向可移动的置于罐体内,所述搅拌轴的伸出端与搅拌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轴的外侧安装有搅拌片。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罐体部和支撑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支撑板连接另一端环状面连接。通过弹簧对罐体提供支撑,减少罐体对凸轮机构的压力。
[0010]进一步的,包括两个凸轮机构,两个凸轮机构沿第二罐体部对称分布。通过对称分布的凸轮机构,进一步保证罐体在竖直方向移动时保持平衡。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排液装置,所述排液装置包括浮球和排液管,所述浮球与排液管连通,所述浮球置于罐体内,所述排液管从出液管中伸出,所述浮球包括防水层、吸水机、定位器和透水孔,所述浮球外端设置有透水孔,所述浮球内部一端设置有吸水机,所述吸水机表面镶嵌有防水层,所述浮球内部另一端设置有定位器。
[0012]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片的外侧设有搅拌凸起。通过搅拌凸起使搅拌过程中酒精和罐体内的溶液进一步的混合。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出渣口以及排液管上分别设有阀门。
[0014]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罐体与底座之间分离式的设置,并在罐体与底座之间增加凸轮结构,一方面,在搅拌过程中,罐体随凸轮的转动而上下移动,罐体内的溶液也随之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溶液与搅拌片充分接触形成紊流,使得酒精和溶液充分混合;另一方面,在排渣过程中,罐体随凸轮的转动而上下移动,在罐体内形成振动,沉淀物随着振动而破碎,很容易从排渣口排出;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浮球,使得醇沉罐上清液在排液时浮球随着液面的变化而上下浮动,促使取液口始终可以处于合适的取液层面,使得排液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醇沉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浮球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支撑板;2-支撑柱;3-凸轮机构;4-第一罐体部;5-第二罐体部;6-第二支柱;7-搅拌轴;8-搅拌电机;11-移动槽;31-第一支柱;32-凸轮;33-凸轮轴;34-凸轮驱动电机;41-搅拌通孔;42-进料口;43-出液口;51-出渣口;61-第一连杆;62-第二连杆;63-第三连杆;71-搅拌片;91-浮球;92-排液管;911-防水层;912-吸水机;913-定位器;914-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附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醇沉罐,包括
[0021]底座,所述底座包括支撑板1、支撑柱2以及至少一个凸轮机构3,所述支撑板1的中部开设有贯穿的移动槽11,所述支撑柱2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且支撑柱2位于支撑板1的底部,所述凸轮机构3包括第一支柱31、凸轮32、凸轮轴33以及凸轮驱动电机34,所述第一支柱31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且位于支撑板1的顶部,所述凸轮32通过凸轮轴33与第一支柱31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凸轮驱动电机34与第一支柱31固定连接且与凸轮轴33传动连接;
[0022]罐体,所述罐体包括第一罐体部4和第二罐体部5,所述第一罐体部4的顶部开设有搅拌通孔41和进料口42且第一罐体部4的侧面开设有出液口43,所述第二罐体部5的底部开设有出渣口51,所述第二罐体部5固定连接于第一罐体部4的底部,并且所述第一罐体部4与第二罐体部5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罐体部4和第二罐体部5的连接处形成一环状面,所述第一罐体部4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罐体部5的截面面积,所述第二罐体部5可移动的置于移动槽11内,所述凸轮32的外缘与环状面接触;
[0023]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二支柱6、搅拌轴7和搅拌电机8,所述第二支柱6包括第一连杆61、第二连杆62和第三连杆63,所述第一连杆61的首端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61的尾端与第二连杆62的首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62的尾端与第三连杆63的首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电机8与第三连杆63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7的一端沿搅拌通孔41向罐体外伸出且搅拌轴7沿竖直方向可移动的置于罐体内,所述搅拌轴7的伸出端与搅拌电机8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轴7的外侧安装有搅拌片71。
[0024]上述的醇沉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醇沉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支撑板(1)、支撑柱(2)以及至少一个凸轮机构(3),所述支撑板(1)的中部开设有贯穿的移动槽(11),所述支撑柱(2)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且支撑柱(2)位于支撑板(1)的底部,所述凸轮机构(3)包括第一支柱(31)、凸轮(32)、凸轮轴(33)以及凸轮驱动电机(34),所述第一支柱(31)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且位于支撑板(1)的顶部,所述凸轮(32)通过凸轮轴(33)与第一支柱(31)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凸轮驱动电机(34)与第一支柱(31)固定连接且与凸轮轴(33)传动连接;罐体,所述罐体包括第一罐体部(4)和第二罐体部(5),所述第一罐体部(4)的顶部开设有搅拌通孔(41)和进料口(42)且第一罐体部(4)的侧面开设有出液口(43),所述第二罐体部(5)的底部开设有出渣口(51),所述第二罐体部(5)固定连接于第一罐体部(4)的底部,并且所述第一罐体部(4)与第二罐体部(5)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罐体部(4)和第二罐体部(5)的连接处形成一环状面,所述第一罐体部(4)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罐体部(5)的截面面积,所述第二罐体部(5)可移动的置于移动槽(11)内,所述凸轮(32)的外缘与环状面接触;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二支柱(6)、搅拌轴(7)和搅拌电机(8),所述第二支柱(6)包括第一连杆(61)、第二连杆(62)和第三连杆(63),所述第一连杆(61)的首端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61)的尾端与第二连杆(62)的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星勋王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