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量子效率图像传感器像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3518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20
一种高量子效率图像传感器像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该像素基于背照式工艺,对钳位光电二极管n型区结构进行优化,形成“袋状”耗尽区,延伸并覆盖硅衬底背面感光区域,扩大耗尽区面积,提高光生电子的收集效率;同时,在钳位光电二极管p+型钳位层上方引入金属反射层,对部分由硅衬底背面入射,经过耗尽区未被完全吸收,从硅衬底正面出射的光子进行光学反射,使其从硅衬底正面再次入射并重新被耗尽区吸收,提高入射光子被吸收的效率。通过两种方法的共同作用,有效提高入射光子转化为光生电子的效率和光生电子被收集的效率,进一步提高像素的量子效率,并优化图像传感器的微光成像性能。并优化图像传感器的微光成像性能。并优化图像传感器的微光成像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量子效率图像传感器像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模拟集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量子效率图像传感器像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图像传感器是一种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功能器件,主要包括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图像传感器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CMOS)图像传感器两种。其中,CMOS图像传感器因其低功耗、高速度、高集成度、低成本、兼容标准CMOS工艺等固有优势,在消费电子、工业电子、汽车电子、科学研究、广播电视、安防监控、医疗影像、航空航天等场景的工程应用日渐广泛。
[0003]像素及其阵列是图像传感器的核心部分,其量子效率、暗电流、转换增益、满阱容量等特征参数,是衡量图像传感器整体性能的重要指标。其中,量子效率将直接影响图像传感器的微光成像质量。因此,优化像素结构和制作方法并提高其量子效率,是发展高微光成像性能图像传感器的技术路线之一。
[0004]传统四管有源像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量子效率图像传感器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像素结构基于p型硅衬底(100);p型硅衬底(100)背面为p+型背面注入层(101);像素结构一涉及的钳位光电二极管结构为:使用三次不同能量和剂量的离子注入,自下而上依次形成n型下层PD区(104)、n型中层PD区(105)和n型上层PD区(106),三个n型PD区连在一起形成一个“袋状”n型PD区;p+型钳位层(107)位于n型上层PD区(106)上方,即p型硅衬底(100)上表面;以上四个结构(107)(106)(105)(104)共同构成“袋状”钳位光电二极管;由该“袋状”钳位光电二极管与其周围的p型硅衬底(100)形成“袋状”耗尽区(102);p+型钳位层(107)上方为金属反射层(103);像素结构二涉及的钳位光电二极管结构为:使用两次不同能量和剂量的离子注入,自下而上依次形成n型下层PD区(200)和n型上层PD区(201),二个n型区域以p型区为间隔;p+型钳位层(107)位于n型上层PD区(201)上方,即p型硅衬底(100)上表面;以上三个结构(107)(201)(200)共同构成钳位光电二极管;由该钳位光二极管与其周围的p型硅衬底(100)形成上层耗尽区(203)和下层耗尽区(202),两个耗尽区连在一起形成一个“袋状”耗尽区(202 & 203);p+型钳位层(107)上方为金属反射层(103);多晶硅传输栅TG(108)和多晶硅复位栅RST(109)与p型硅衬底(100)上表面隔着一层薄氧化层相连,形成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结构;n型浮空扩散节点(114)、n型电源连接节点(115)位于p型阱(116)之中;p+型钳位层(107)右侧与TG栅(108)左侧相连;TG栅(108)右侧与n型FD区(114)左侧相连;n型FD区(114)右侧与RST栅(109)左侧相连;RST栅(109)右侧与n型VDD区(115)左侧相连;n型VDD区(115)通过金属线与电源(112)相连;n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江涛刘伯文李嘉文苗津张培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