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穿管道同轴电缆专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288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穿管道同轴电缆专用模具,所述穿管道同轴电缆包括有平行布置的主缆、金属加强件;所述主缆与金属加强件通过带有撕裂口的同一外护套连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模具包括有减振芯轴和护套模具,所述护套模具包括有护套模具模芯和护套模具模套;所述减振芯轴的截面上设有分别与主缆结构尺寸、金属加强件尺寸匹配的渐变式圆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新颖,为同轴电缆长距离贯穿管道使用提供了一款针对性产品,由于添加金属加强件使电缆具有的良好的回弹性,降低了电缆在使用安装过程因弯折过渡等不规范操作对电缆造成不可挽救损伤的风险,而且相对自承式电缆,结构尺寸小,减少占用敷设空间,同时也节约了护套成本。约了护套成本。约了护套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备穿管道同轴电缆专用模具
(一)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备穿管道同轴电缆专用模具。
(二)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同轴电缆产品结构设计比较呆板,包括单根同轴电缆和自承式电缆两种结构,上述结构同轴电缆产品存在的一些不足,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一些客户的需求:1、传统的同轴电缆不能轻松的直接贯穿管道问题,单根同轴电缆由于自身比较软,无法直接长距离贯穿于管道;自承式电缆,如图2所示,由于电缆的最大结构尺寸A偏大,贯穿于较长的管道阻力较大,会浪费较大的人力物力或者由于自承式电缆的结构尺寸直接大于敷设管道内径,无法穿线;并且,对于原本空间较小的管道,自承式电缆过多占用有限的空间,造成空间浪费;2、电缆在施工穿管道过程中,电缆被弯折操作是无法避免的,但是电缆长时间被弯折容易对电缆造成致命损伤,会直接影响的实际的使用;3、电缆的后期维护成本也会相对较高,如已安装好的室内布线,因旧的电缆损坏或老化需要更新,由于空间太小限制,再加上电缆太软或者尺寸太大无法贯穿管道,需要对现有的室内装修进行破坏性处理。
(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备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使用方便的穿管道同轴电缆的专用模具。
[0004]为此,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制备穿管道同轴电缆专用模具,所述穿管道同轴电缆包括有平行布置的主缆、金属加强件;所述主缆与金属加强件通过带有撕裂口的同一外护套连接为一体;所述专用模具包括有减振芯轴和护套模具,所述护套模具包括有护套模具模芯和护套模具模套;所述减振芯轴的截面上设有分别与主缆结构尺寸、金属加强件尺寸匹配的渐变式圆孔。
[0006]所述护套模具模芯的锥形突出头部上设置有主缆出线口和金属加强件出线口,所述主缆出线口和金属加强件出线口的承径长度不等。
[0007]所述的护套模具模套上设置有明显撕裂口的类圆孔。
[0008]金属加强件部分模具设计为挤压式模具,模芯承径长度0.5-1mm,主缆部分模具设计为半挤压式模具,模芯承径长度3-4mm。
[0009]所述减振芯轴出口处设有相当于定位销的凸起,同时在护套模具模芯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凸起匹配安装的凹槽。
[0010]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结构设计新颖,为同轴电缆长距离贯穿管道使用提供了一款针对性产品,同时,由于添加金属加强件使电缆具有的良好的回弹性,降低了电缆在使用安装过程因弯折过渡等不规范操作对电缆造成不可挽救损伤的风险,而且相对自承式电缆,结构尺寸小,减少占用敷设空间,同时也节约了护套成本。
[0011]另外,穿管道用同轴电缆的挤出成型过程相对复杂,要得到稳定、完美的电缆外形,且不损伤电缆,需要整个挤出生产线完美配合(包括放线、挤塑成型、冷却、收线等步
骤),本技术提供的制作方法有效保证了各个部分的相互协调性以及主缆和金属加强件组合后的外观质量、线径和主缆电性能的稳定性。
(四)附图说明
[0012]图1本技术穿管道同轴电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传统自承式电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3电缆制作工艺流程图;
[0015]图4减振芯轴及护套模具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5减振芯轴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是图5侧视图;
[0018]图7护套模具模芯结构示意图;
[0019]图8护套模具模套结构示意图;
[0020]图9是图8侧视图。
(五)具体实施例
[0021]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2]如图1所示,一种穿管道同轴电缆,包括有平行布置的主缆1、金属加强件2;所述主缆与金属加强件通过带有撕裂口3的同一外护套4连接为一体。所述的主缆和金属加强件之间的外护套厚度为0.3-0.5mm。所述的主缆是有线电视系统提供信号传输的介质,其结构由内而外依次为内导体、包覆在内导体上的绝缘层、铝箔屏蔽层、编织屏蔽层和护套层。所述的金属加强件提高电缆的回弹性和穿管道强度,为镀锌钢丝或磷化钢丝,其抗拉强度≥1570MPA。所述外护套材质为PE/PVC/低烟无卤或其他常用护套材料。
[0023]如图3-9所示,所述穿管道同轴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1、主缆和金属加强件通过主动放线架放出,经过减振芯轴5,然后伸入挤塑机的护套模具中,所述护套模具包括有护套模具模芯6和护套模具模套7;其中,金属加强件需通过校直装置,其作用是对金属加强件进行定位、校直,并降低金属加强件的抖动,主缆需通过定位装置和预热装置。
[0025]2、上述电缆料经过挤塑机的护套模具模芯加热熔融后,通过护套模具模套一体成型为带有撕裂口外护套的电缆;
[0026]3、使用渐变式水冷却方式对电缆进行冷却:先使用60-80℃的水冷却电缆,然后使用常温水冷却电缆,最后使用0-15℃的水冷却电缆;用于避免因骤冷可能导致主缆部分与金属加强件之间的护套大幅收缩导致主缆与金属加强件有漏料问题;所述渐变式水冷却为多节冷却水槽,且每一节水槽的水温都各不相同,从挤出机头至牵引方向,冷却水槽的温度逐渐降低。
[0027]4、冷却后的电缆经过经牵引装置和收线装置即可得到电缆成品。
[0028]上述步骤中涉及的减振芯轴的截面上设有分别与主缆结构尺寸、金属加强件尺寸匹配的渐变式圆孔7。所述渐变式圆孔的进口尺寸略大于出口尺寸,且出口的中心距与护套模具模芯中心距相同。减振芯轴的作用是:1)防止钢丝过硬,导致镀锌钢丝抖动厉害,使护
套表面起楞、粗细不均,大小节等异常;2)主缆经过预热装置和挤塑机头,主缆绝缘被软化,再加上镀锌钢丝与主缆之间的护套厚度偏薄,钢丝抖动极易引起碰到主缆绝缘,导致主缆绝缘变形,从而致使主缆电气指标不满足要求;3)生产时,便于穿钢丝。
[0029]所述护套模具模芯的锥形突出头部上设置有主缆出线口8和金属加强件出线口9,所述主缆出线口和金属加强件出线口的承径长度不等。
[0030]所述的护套模具模套上设置有明显撕裂口的类圆孔10。金属加强件部分模具设计为挤压式模具,模芯承径长度0.5-1mm,主缆部分模具设计为半挤压式模具,模芯承径长度3-4mm。
[0031]所述减振芯轴出口处设有相当于定位销的凸起11,同时在护套模具模芯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凸起匹配安装的凹槽1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穿管道同轴电缆专用模具,所述穿管道同轴电缆包括有平行布置的主缆、金属加强件;所述主缆与金属加强件通过带有撕裂口的同一外护套连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模具包括有减振芯轴和护套模具,所述护套模具包括有护套模具模芯和护套模具模套;所述减振芯轴的截面上设有分别与主缆结构尺寸、金属加强件尺寸匹配的渐变式圆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穿管道同轴电缆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模具模芯的锥形突出头部上设置有主缆出线口和金属加强件出线口,所述主缆出线口和金属加强件出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正翔汪真伟卢柱刘晨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马集团特种电子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