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建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254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打印建筑模板。所述的3D打印建筑模板采用3D打印机打印,其中3D打印建筑模板包括:本体面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面板一侧面的加强筋组件;所述本体面板的侧边设置有连接结构,用于将多个所述本体面板相互连接;另外加强筋组件还可以为包括若干成阵列排列设置的晶格体,各所述晶格体用于与建筑物一体成型。所述3D打印建筑模板的使用率高、成本低、精度高以及资源消耗小。精度高以及资源消耗小。精度高以及资源消耗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打印建筑模板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3D打印建筑模板。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生产中,混凝土的浇筑需要用建筑模板作为模具定型使用,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混凝土浇筑载荷、振捣载荷及风载荷等。常见的混凝土模板材料包括钢模板、木模板、竹材模板、组合混凝土模板等。其中,对于双曲面或大曲率(小转弯半径)的复杂异形建筑,现有技术常使用消失模、钢模板、木模来翻制混凝土产品。然而现有的这些模板其材料使用率低,加工时间长,成本高,精度低,资源消耗大,使用次数少。
[0003]另外,现有技术中多使用的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当浇筑后的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要求后需要拆卸。为了避免因拆卸而无法永久使用,在建筑领域中也有使用到永久性模板,而国内外有关于永久性模板的材料主要包括以下类别:压型(镀锌)钢板类别,挤压成型的聚苯乙烯泡沫板类别,钢丝(或钢筋)网混凝土薄板类别,木材(或竹材)水泥板类别,纤维增强聚合物(FRP)板类别。然而这些永久性建筑模板依然有很多使用限制,尤其对于双曲面或大曲率(小转弯半径)的复杂异形建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建筑领域使用的建筑模板使用范围限制,且使用率低、成本高、精度低以及资源消耗大的问题,提供一种3D打印建筑模板。
[0005]一种3D打印建筑模板,所述的3D打印建筑模板采用3D打印机打印,包括:本体面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面板一侧面的加强筋组件;所述本体面板的侧边设置有连接结构,用于将多个所述本体面板相互连接;所述加强筋组件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若干横筋和若干纵筋,各所述横筋和各所述纵筋之间形成若干方槽。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本体面板一侧的凸块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面板另一侧的凹槽。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的侧壁均开设有深孔,所述凸块的深孔与所述凹槽侧壁的深孔用于配合贯穿连接件。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对拉螺杆螺母或垫片组合件。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面板的厚度为20mm~40mm。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纵筋与所述横筋的高度相同,均为50mm~100mm。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纵筋的间距与相邻两个所述横筋之间的间距均为200mm~500mm。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面板具有若干凸峰与若干凹谷,各所述横筋和各所述纵筋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凸峰与所述凹谷的位置。
[0013]一种3D打印建筑模板,所述的3D打印建筑模板采用3D打印机打印,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本体面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面板一侧面的加强筋组件,所述加强筋组件包括若干成阵列排列设置的晶格体,各所述晶格体用于与建筑物一体成型。
[0014]上述3D打印建筑模板,通过在本体面板的一侧面设置相互交叉的若干横筋和若干纵筋,从而有效确保了建筑模板的结构稳定性;且在各所述横筋和各所述纵筋之间形成的若干方槽有利于减轻建筑模板的重量;进一步地,通过采用3D打印方式生产的建筑模板生产效率较高,且可满足异性结构的成型和永久性建筑所使用,同时建筑模板装配精度也较高,且生产成本低,资源消耗相应降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实施例的3D打印建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另一实施例的3D打印建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又一实施例的3D打印建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1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顶部”、“底部”、“底端”、“顶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1]在一实施方式中,一种3D打印建筑模板,所述的3D打印建筑模板采用3D打印机打印,包括:本体面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面板一侧面的加强筋组件;所述本体面板的侧边设置有连接结构,用于将多个所述本体面板相互连接;所述加强筋组件包括相互交叉设置的若干横筋和若干纵筋,各所述横筋和各所述纵筋之间形成若干方槽。
[0022]上述3D打印建筑模板,通过在本体面板的一侧面设置相互交叉的若干横筋和若干纵筋,从而有效确保了建筑模板的结构稳定性;且在各所述横筋和各所述纵筋之间形成的若干方槽有利于减轻建筑模板的重量;进一步地,通过采用3D打印方式生产的建筑模板生产效率较高,且可满足异性结构的成型,装配精度也较高。
[0023]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种3D打印建筑模板,所述的3D打印建筑模板采用3D打印机打印,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本体面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面板一侧面的加强筋组件,所述加强筋组件包括若干成阵列排列设置的晶格体,各所述晶格体用于与建筑物一体成型。
[0024]上述3D打印建筑模板,通过在本体面板的一侧面设置若干相互连接的晶格体,且所述晶格体与建筑物一体成型。使得采用3D打印机打印的该建筑模板可以作为永久性模板使用,其中在混凝土浇筑阶段作为模板使用,浇筑成型后,所述晶格体与混凝土咬合为一体,作为建筑结构的一部分或防护板。并且由于该永久性3D打印建筑模板采用3D打印技术成型,其具有高强度、高刚度、能量吸收能力强等优势。
[00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所述3D打印建筑模板进行说明,以进一步理解所述3D打印建筑模板的技术构思。请参阅图1,一种3D打印建筑模板10,所述的3D打印建筑模板采用3D打印机打印,包括:本体面板100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面板一侧面的加强筋组件200;所述本体面板的侧边设置有连接结构300,用于将多个所述本体面板相互连接;所述加强筋组件200包括相互交叉设置的若干横筋210和若干纵筋220,各所述横筋210和各所述纵筋220之间形成若干方槽23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建筑模板是3D打印机打印的砂型建筑模板,关于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D打印建筑模板采用3D打印机打印,包括:本体面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面板一侧面的加强筋组件;所述本体面板的侧边设置有连接结构,用于将多个所述本体面板相互连接;所述加强筋组件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若干横筋和若干纵筋,各所述横筋和各所述纵筋之间形成若干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本体面板一侧的凸块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面板另一侧的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的侧壁均开设有深孔,所述凸块的深孔与所述凹槽侧壁的深孔用于配合贯穿连接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打印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对拉螺杆螺母或垫片组合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建筑模板,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洋王志勇严生辉孙伟洁
申请(专利权)人: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