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保防下沉导风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2284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43
一种前保防下沉导风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该前保防下沉导风结构包括前保总成、前保防下沉导风构件及前端模块,前保防下沉导风构件包括导风板及一体形成于导风板上的第一防下沉结构。前保总成包括前保格栅及设置于所述前保格栅两端的第二防下沉结构,导风板设置在前保格栅的两端,且位于前保格栅及前端模块之间,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第一防下沉结构与导风板的板面相互垂直,第一防下沉结构位于导风板远离前保格栅的一侧,第二防下沉结构的位置与第一防下沉结构相适应,第二防下沉结构搭接于第一防下沉结构上。该前保防下沉导风结构可同时实现导风及前保防下沉的功能,其刚度和稳定性较好,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安装方便。安装方便。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保防下沉导风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前保
,尤其是一种前保防下沉导风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多数车辆的前保总成上设有防下沉构件,用于承载保险杠蒙皮中间的重量,以防止保险杠下沉。此外,在前保格栅的两端还设有导风板用于增加进气前保格栅的效率,且防止车辆前方的气流向车辆两侧的轮胎流动。但是现有技术中防下沉构件和导风板为相互独立的结构,且二者均需与前保总成和车辆的前端模块连接,安装结构较为复杂,且因高速气流可能导致导风板及防下沉构件产生晃动,也即二者的刚度和稳定性均较差。导风板和防下沉构件需要设计两套模具进行注塑成型,制造成本和管理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保防下沉导风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该前保防下沉导风结构可同时实现导风及前保防下沉的功能,其刚度和稳定性较好,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安装方便。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前保防下沉导风结构,包括前保总成、前保防下沉导风构件及前端模块,所述前保防下沉导风构件包括导风板及一体形成于所述导风板上的第一防下沉结构,所述前保总成包括前保格栅及设置于所述前保格栅两端的第二防下沉结构,所述导风板设置在所述前保格栅的两端,且位于所述前保格栅及所述前端模块之间,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防下沉结构与所述导风板的板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一防下沉结构位于所述导风板远离所述前保格栅的一侧,所述第二防下沉结构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防下沉结构相适应,所述第二防下沉结构搭接于所述第一防下沉结构上。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下沉结构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固定于所述前端模块上,所述支撑块包括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及第三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三连接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二连接面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三连接面之间,在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及所述第三连接面形成一台阶面,所述第二防下沉结构搭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面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下沉结构上还设有支撑筋,每一所述支撑筋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及所述第三连接面上,多个所述支撑筋沿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下沉结构还包括连接块及三角块,所述三角块设置于所述支撑块远离所述导风板的一侧,并通过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支撑块相连,所述三角块固定于所述前端模块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的上下两端及所述三角块的上端均设有螺栓安装面,所述螺栓安装面上设有多个螺栓安装孔。
[0009]进一步地,在所述导风板与所述前保格栅之间还设有密封泡棉,所述密封泡棉的形状与所述导风板前端面的形状相适应。
[0010]进一步地,所述风板上设有卡扣,所述前端模块上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合连接的卡扣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板在远离所述第一防下沉结构一侧的侧面上及所述第一防下沉结构在朝向所述前端模块一侧的侧面上设有多个交错设置的加强筋。
[0012]进一步地,所述前保防下沉导风构件是由玻璃纤维改性聚丙烯制作形成的前保防下沉导风构件。
[001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前保防下沉导风结构。
[0014]综上所述,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前保防下沉导风构件由一体成型的导风板及第一防下沉结构组成,一方面,前保防下沉导风构件上的导风板可挡住车辆前方的气流,防止气流向两侧的车轮流动,引导气流向中间的冷凝器流动,以降低冷凝器的温度。另外,因导风板与第一防下沉结构为一体结构,第一防下沉结构不再需要其他部件进行装配,可缩短第一防下沉结构在Y向(车辆宽度方向)的距离,可提高第一防下沉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相应的,第一防下沉结构也可增强导风板的刚度和稳定性。
[0015]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6]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保防下沉导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所示为图1中前保防下沉导风构件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所示为图1中前保防下沉导风构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所示为图1中前保防下沉导风构件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002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保防下沉导风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该前保防下沉导风结构可同时实现导风及前保防下沉的功能,其刚度和稳定性较好,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安装方便。
[0022]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保防下沉导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中前保防下沉导风构件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1中前保防下沉导风构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保防下沉导风结构包括前保总成10、前保防下沉导风构件20及前端模块30,前保总成10、前保防下沉导风构件20及前端模块30沿车辆长度方向从前至后依次设置。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两个前保防下沉导风构件20分别设置在前保总成10的两端,且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前保总成10支撑于两个前保防下沉导风构件20上,也即前保防下沉导风构件20一端固定在前端模块30上,一端与前保总成10连接,并给前保总成10提供Z向(车辆的高度方向)的支撑力。
[0023]该前保防下沉导风构件20包括导风板21及一体形成于导风板21上的第一防下沉结构22,该前保总成10包括前保格栅及设置于前保格栅两端的第二防下沉结构11,该导风板21设置在前保格栅的两端,且位于前保格栅及前端模块30之间,导风板21前端面的形状与前保总成10连接处的形状相适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第一防下沉结构22与导风板21的板面相互垂直,且位于导风板21远离前保格栅的一侧。第二防下沉结构11的位置与第一防下沉结构22相适应,第二防下沉结构11搭接于第一防下沉结构22上。也即通过第一防下沉结构22和第二防下沉结构11的连接,实现前保防下沉导风构件20对前保总成10的Z向支撑。
[0024]本实施例中的前保防下沉导风构件20由一体成型的导风板21及第一防下沉结构22组成,一方面,前保防下沉导风构件20上的导风板21可挡住车辆前方的气流,防止气流向两侧的车轮流动,引导气流向中间的冷凝器流动,以降低冷凝器的温度。本实施例中,导风板21的厚度可为1.5~2.0mm,在保证稳定导风功能的情况下,降低导风板21的重量;另一方面,前保防下沉导风构件20上的第一防下沉结构22可实现对前保总成10的Z向支撑作用。另外,因导风板21与第一防下沉结构22为一体结构,第一防下沉结构22不再需要其他部件进行装配,可缩短第一防下沉结构22在Y向(车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保防下沉导风结构,包括前保总成、前保防下沉导风构件及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防下沉导风构件包括导风板及一体形成于所述导风板上的第一防下沉结构,所述前保总成包括前保格栅及设置于所述前保格栅两端的第二防下沉结构,所述导风板设置在所述前保格栅的两端,且位于所述前保格栅及所述前端模块之间,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防下沉结构与所述导风板的板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一防下沉结构位于所述导风板远离所述前保格栅的一侧,所述第二防下沉结构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防下沉结构相适应,所述第二防下沉结构搭接于所述第一防下沉结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保防下沉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下沉结构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固定于所述前端模块上,所述支撑块包括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及第三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三连接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二连接面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三连接面之间,在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及所述第三连接面形成一台阶面,所述第二防下沉结构搭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保防下沉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下沉结构上还设有支撑筋,每一所述支撑筋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及所述第三连接面上,多个所述支撑筋沿车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涛陈稳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