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竞赛专用型机器人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2261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竞赛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竞赛专用型机器人小车,包括车主体及轮组,所述车主体包括车顶板、车架、尾架和前铲,所述车顶板设置在车架之上,所述尾架与车架连接,所述车架远离所述尾架的一端设置所述前铲及至少一传感模块;所述前铲与所述车架连接后一面贴合地面,远离地面另一面形成斜坡面;所述车架包括安装轮组的两个侧面,在所述车架的侧面设有镂空结构,所述镂空结构内固定至少一传感模块,在所述车顶板远离所述车架的一面上呈角度设置的传感模块,在所述尾架远离所述车架的一面上设置至少一传感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竞赛专用型机器人小车实现了机器人在竞赛中攻击敌方和防守敌方上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竞赛专用型机器人小车


[0001]本技术涉及竞赛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竞赛专用型机器人小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机器人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工业智能制造、批量生产、军用和民用的公众服务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工业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普及机器人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当前各类各级别的机器人大赛应运而生,但是目前很多机器人小车存在着在竞赛中攻击敌方和防守敌方上不能普遍适用且灵活性不足的问题,所以亟需提供一种竞赛专用型机器人小车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竞赛专用型机器人小车。
[0004]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竞赛专用型机器人小车包括车主体及轮组,所述车主体包括车顶板、车架、尾架和前铲,所述车顶板设置在车架之上,所述尾架与车架连接,所述车架远离所述尾架的一端设置所述前铲及至少一传感模块;所述前铲与所述车架连接后一面贴合地面,远离地面另一面形成斜坡面;所述车架包括安装轮组的两个侧面,在所述车架的侧面设有镂空结构,所述镂空结构内固定至少一传感模块,在所述车顶板远离所述车架的一面上呈角度设置的传感模块,在所述尾架远离所述车架的一面上设置至少一传感模块。
[0005]优选地,所述尾架远离所述车架的一面设有固定凹槽,所述传感模块设置于在所述固定凹槽内。
[0006]优选地,所述车架一体成型,整体呈长方体形状结构。
[0007]优选地,所述轮组包括电机和轮子,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车架形成的轮廓上,所述电机与所述车轮连接设置在所述车架内部。
[0008]优选地,所述车顶板形成有散热结构;所述机器人小车进一步包括风扇,所述风扇设于所述散热结构与所述电机之间。
[0009]优选地,在所述镂空结构内设置3个传感模块,相邻设置的两传感模块之间形成的夹角大小在45
°
~60
°
之间。
[0010]优选地,所述前铲的斜坡面与地面的夹角在5
°
~45
°
之间;和/或所述斜坡面上进一步设有防滑结构。
[0011]优选地,所述前铲与所述车架之间可拆卸连接;或者所述前铲与所述车架之间设置转轴连接结构,所述前铲可相对于所述车架调整角度。
[0012]优选地,所述传感模块为红外测距模块或者激光测距模块中的任一种或其结合。
[0013]优选地,所述车主体进一步包括装饰件,所述装饰件设置在车架的顶部,所述装饰件与所述车架之间可拆卸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竞赛专用型机器人小车,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一种竞赛专用型机器人小车包括车主体及轮组,所述车主体包括车顶板、车架、尾架和前铲,所述车顶板设置在车架之上,所述尾架与车架连接,所述车架远离所述尾架的一端设置所述前铲及至少一传感模块;所述前铲与所述车架连接后一面贴合地面,远离地面另一面形成斜坡面;所述车架包括安装轮组的两个侧面,在所述车架的侧面设有镂空结构,所述镂空结构内固定至少一传感模块,在所述车顶板远离所述车架的一面上设置呈角度的传感模块,在所述尾架远离所述车架的一面上设置至少一传感模块。实现了机器人小车在各类竞赛中与其他机器人格斗可以前铲敌方机器人,还可以通过布局在车主体上的传感模块测量周围机器人的距离以便及时迅速调整状态做好格斗准备或者避开其攻击,实现了机器人在竞赛中攻击敌方和防守敌方上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在所述车架的侧面设有镂空结构,有利于设置传感模块。
[0016]2、所述尾架远离所述车架的一面设有固定凹槽,所述传感模块设置于在所述固定凹槽内,可以稳定设置朝向后方的传感模块。
[0017]3、所述车架一体成型,方便安装。
[0018]4、所述车顶板形成有散热结构,所述机器人小车进一步包括风扇,所述风扇设于所述散热结构与所述电机之间,这样有利于散热,提高电机的利用率,延长电机的寿命,避免电机发热并传热到车主体以使车主体受损。
[0019]5、在所述镂空结构内设置3个传感模块,相邻设置的两传感模块之间形成的夹角大小在45
°
~60
°
之间,该夹角可以增加最大的感测广角,感测角度重叠主要是为了可以对感测的范围全覆盖,从而避免出现感测盲角,以进一步提高感测精准度及反应的灵敏度,以便机器人小车通过红外线或者激光感测侧翼敌方距离而迅速调整攻击姿势或者避开敌方侧翼攻击。
[0020]6、所述前铲的斜坡面与地面的夹角在5
°
~45
°
之间;有利于所述机器人小车在格斗竞赛中攻击敌方,和/或所述斜坡面上进一步设有防滑结构,起到在竞赛中攻击敌方避免发生溜滑现象。
[0021]7、所述前铲与所述车架之间可拆卸连接;或者所述前铲与所述车架之间设置转轴连接结构,所述前铲可相对于所述车架调整角度,这样所述前铲可相对于所述车架绕转轴连接结构旋转调整角度在竞赛中攻击敌方。
[0022]8、所述车主体进一步包括装饰件,所述装饰件设置在车架的顶部,所述装饰件与所述车架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装饰件使得所述机器人小车具备可欣赏性,同时也可根据比赛需要进行更换,提高使用的便捷度和比赛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竞赛专用型机器人小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竞赛专用型机器人小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竞赛专用型机器人小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技术竞赛专用型机器人小车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00、机器人小车;10、车主体;20、传感模块;101、车顶板;102、车架;103、尾架;104、前铲;105、轮组;106、风扇;107、装饰件;1011、散热结构;1021、镂空结构;1031、固定凹槽;1041、防滑结构;1051、车轮;1052、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0]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竞赛专用型机器人小车100,包括车主体10和布局设置在车主体10上的传感模块20,
[0031]当机器人小车100在竞赛舞台上与其他机器人格斗中,所述车主体10可以前铲敌方机器人,还可以通过布局在车主体10上的传感模块20测量周围机器人的距离以便及时迅速调整状态做好格斗准备或者避开其攻击,保证了机器人小车100在各种机器人竞赛过程中具备普适性和灵活性。所述传感模块20为红外测距模块或者激光测距模块中的任一种或其结合。
[00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竞赛专用型机器人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主体及轮组,所述车主体包括车顶板、车架、尾架和前铲,所述车顶板设置在车架之上,所述尾架与车架连接,所述车架远离所述尾架的一端设置所述前铲及至少一传感模块;所述前铲与所述车架连接后一面贴合地面,远离地面另一面形成斜坡面;所述车架包括安装轮组的两个侧面,在所述车架的侧面设有镂空结构,所述镂空结构内固定至少一传感模块,在所述车顶板远离所述车架的一面上呈角度设置的传感模块,在所述尾架远离所述车架的一面上设置至少一传感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竞赛专用型机器人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架远离所述车架的一面设有固定凹槽,所述传感模块设置于在所述固定凹槽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竞赛专用型机器人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一体成型,整体呈长方体形状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竞赛专用型机器人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组包括电机和车轮,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车架的两个侧面上,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车架内部,并通过转轴与所述车架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竞赛专用型机器人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板形成有散热结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艺元秦运柏陈维全永桦邱逸亮何秋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