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挺柱及压缩释放式发动机缸内制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1834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挺柱及压缩释放式发动机缸内制动系统,液压挺柱包括挺柱体和柱塞,柱塞的外周面与挺柱体的内周面滑动密封配合,柱塞开设有与液压腔相通的泄压通道,泄压通道内设置有泄压阀芯和泄压弹簧。缸内制动系统的供油油路连接液控开关阀的控制油口,当供油油路与发动机机油油路连通时,液控开关阀关闭液压挺柱与外界油路的连通,当供油油路与减压油路连通时,液控开关阀连通液压挺柱与外界油路的连通。该缸内制动系统与上述液压挺柱配套使用,使发动机既可以发挥缸内制动的特长又具有液压挺柱所带来的消除由气门间隙引起的噪声和冲击的优势,并且无需设置在机油压力消除后使柱塞处于回缩状态的拉伸弹簧,结构简单。单。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挺柱及压缩释放式发动机缸内制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缸内制动
,尤其涉及一种压缩释放式发动机缸内制动系统,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发动机配气机构中的液压挺柱。

技术介绍

[0002]在发动机配气机构中,液压挺柱可以安装在凸轮到气门间的任何一个传动部件上,用于将凸轮轴的推力传给推杆(或气门杆),并承受凸轮轴旋转时所施加的侧向力,相对于机械式挺柱,液压挺柱可以自动补偿气门间隙,取消调整气门间隙的相关部件,并消除由气门间隙引起的噪声和冲击。
[0003]在发动机缸内制动技术中,压缩释放式制动技术是目前发动机制动性能最好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发动机倒拖时,在压缩冲程活塞上行的过程中,活塞压缩缸内气体,产生制动功率。在压缩上止点之前,通过压缩释放式制动装置驱动排气门打开一定的开度,将气缸内的已被压缩的高温高压充量排出,此时气缸内的压力迅速降低,经过一定的曲轴转角后,排气门再关闭,活塞向下运动,由于缸内充量已大大减少,缸内充量对活塞做功也大大减少,减少或消除缸内压缩充量对活塞产生反制动功率。
[0004]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11197510A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内制动系统,其包括应用于发动机的配气机构的油缸装置、泵油装置和供油装置,发动机的全部气缸共用一个供油装置;供油装置包括电磁换向阀、供油油路、减压油路和泄压油路,减压前发动机的机油压力为P1,减压后发动机的机油压力为P2;发动机的每个气缸分别设置有油缸装置和泵油装置,油缸装置与泵油装置通过压力传递油路连通,压力传递油路通过低压泄压阀与供油油路连通,在油路系统的高端设置有放气阀;缸内制动时,放气阀关闭,电磁换向阀通电,通过供油油路向压力传递油路提供压力为P1的机油,油缸装置的活塞和泵油装置的柱塞伸出;当凸轮顶靠并且推动泵油装置时,泵油装置内的机油压力升高,泵油装置通过压力传递油路向油缸装置泵送压力为P的高压机油,低压泄压阀关闭,油缸装置推动摇臂将气门打开,实现缸内制动;非缸内制动时,放气阀打开,电磁换向阀断电,通过供油油路向压力传递油路提供压力为P2的机油,在电磁换向阀断电的瞬间,低压泄压阀处于开启状态,压力传递油路中油压通过低压泄压阀泄压,降为P2,油缸装置、泵油装置分别回位,凸轮与泵油装置脱离接触,发动机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压力传递油路内的机油或空气通过放气阀不断排出,解决了因停机状态时压力传递油路中进入空气而严重影响动力传递效果的问题。由于发动机的每个气缸分别设置有通过压力传递油路相连的油缸装置和泵油装置,压力传递油路通过低压泄压阀与供油装置的供油油路连通,仅需要控制电磁换向阀的通/断,即可实现整个发动机所有气缸的制动/非制动的转换,对控制电路要求低,工作稳定可靠,故障率低;并且,结构简单,布置灵活方便,不受发动机缸数的限制,偶数、奇数皆可,应用性能好,应用更加广泛。
[0005]上述缸内制动系统应用到双气门配气机构中时,如图1所示,摇臂通过气门桥同时驱动两个气门(两个进气门或两个排气门),但在发动机缸内制动时,缸内制动机构单独驱动一个气门开启,如果在气门机构上配置传统的液压挺柱,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
CN202010460474.X中公开的液压挺柱,会存在以下问题:
[0006]在缸内制动状态时,缸内制动机构驱动其中一个气门开启,气门桥下行,但摇臂相对没有动作,这时液压挺柱伸长,自动补偿气门桥下行形成的间隙,当缸内制动结束后,气门关闭,这时由于液压挺柱来不及缩短,气门将不能完全关闭,造成在后续的工作过程中,气门不能密封,气缸内的压缩气体泄漏,使缸内制动效果下降甚至失败。
[0007]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11535893A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内制动及其配套的液压挺柱,可解决上述问题,在缸内制动时,通过液控开关阀断开挺柱的液压油路供给,然后通过拉伸弹簧控制液压挺柱“收缩”。
[0008]但是,在应用中发现,拉伸弹簧的设置使液压挺柱的结构变得复杂,而且在液压油被切断后,液压挺柱的“伸长”功能已经消失,在一般情况下拉伸弹簧的作用似乎变得多余。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缸内制动的液压挺柱,作为同一种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压缩释放式发动机缸内制动系统,该缸内制动系统可以与上述液压挺柱配套使用,使发动机既可以发挥缸内制动的特长又具有液压挺柱所带来的消除由气门间隙引起的噪声和冲击的优势,并且无需设置在机油压力消除后使柱塞处于回缩状态的拉伸弹簧,结构简单。
[0010]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1]一种液压挺柱,包括:挺柱体和柱塞,所述挺柱体的一端开设有进油口另一端敞口,所述柱塞从所述挺柱体的敞口端伸入并与所述挺柱体形成液压腔,所述柱塞露在所述挺柱体外侧的部分设置有球头,所述球头与球头座铰接,所述进油口的内侧设置有在发动机机油压力作用下可将外界油路与所述液压腔连通的单向阀;所述柱塞的外周面与所述挺柱体的内周面滑动密封配合;所述柱塞开设有泄压通道,所述泄压通道设置有密封锥面,所述泄压通道内设置有泄压阀芯和泄压弹簧,所述液压腔内的所述柱塞上固定设置有泄压阀座,所述泄压阀座位于所述泄压阀芯的上方,所述泄压阀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液压腔和所述泄压通道,所述球头座开设有与所述泄压通道相通的通油孔,在不受气门开启压力作用时所述泄压阀芯被所述泄压弹簧顶离所述密封锥面形成漏油间隙,在受到气门开启压力作用时所述泄压阀芯克服所述泄压弹簧的弹力并与所述密封锥面接触实现所述液压腔的密封。
[0012]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3]一种压缩释放式发动机缸内制动系统,包括:与发动机机油油路连接的供油装置,所述供油装置包括电磁换向阀、供油油路和减压油路,所述减压油路连接有泄压油路,所述泄压油路中设置有溢流保压阀,所述供油油路通过所述电磁换向阀选择性的与所述发动机机油油路和所述减压油路连通;所述供油油路连接一液控开关阀的控制油口,所述液控开关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发动机机油油路,所述液控开关阀的出油口连接所述液压挺柱的挺柱体的进油口,当所述供油油路与所述发动机机油油路连通时,所述液控开关阀关闭所述液压挺柱与外界油路的连接,当所述供油油路与所述减压油路连通时,所述液控开关阀开通所述液压挺柱与外界油路的连接。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阀芯,1106-连通油路,1107-复位弹簧,1108-阀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7]如图3所示,一种压缩释放式发动机缸内制动系统,是采用控制机油实现制动的系统。包括与发动机机油油路L0连接的供油装置,所述供油装置包括电磁换向阀80、供油油路La和减压油路Lb,减压油路Lb连接有泄压油路Lc,供油油路La通过电磁换向阀80选择性的与发动机机油油路L0和减压油路Lb连通。电磁换向阀80优选采用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在电磁换向阀80前还进一步地设置有单向阀90,单向阀9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挺柱,包括:挺柱体和柱塞,所述挺柱体的一端开设有进油口另一端敞口,所述柱塞从所述挺柱体的敞口端伸入并与所述挺柱体形成液压腔,所述柱塞露在所述挺柱体外侧的部分设置有球头,所述球头与球头座铰接,所述进油口的内侧设置有在发动机机油压力作用下可将外界油路与所述液压腔连通的单向阀;所述柱塞的外周面与所述挺柱体的内周面滑动密封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开设有泄压通道,所述泄压通道设置有密封锥面,所述泄压通道内设置有泄压阀芯和泄压弹簧,所述液压腔内的所述柱塞上固定设置有泄压阀座,所述泄压阀座位于所述泄压阀芯的上方,所述泄压阀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液压腔和所述泄压通道,所述球头座开设有与所述泄压通道相通的通油孔,在不受气门开启压力作用时所述泄压阀芯被所述泄压弹簧顶离所述密封锥面形成漏油间隙,在受到气门开启压力作用时所述泄压阀芯克服所述泄压弹簧的弹力并与所述密封锥面接触实现所述液压腔的密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座的通油孔与油底壳相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包括单向阀芯、限位弹簧和单向阀座,所述进油口的内侧设置有密封锥面,所述限位弹簧设置于所述单向阀座内,所述单向阀座固定安装于所述液压腔的挺柱体上,所述限位弹簧将所述单向阀芯顶靠于所述进油口的密封锥面,所述拉伸弹簧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峰王秀强王孟晓吴龙龙李克旭
申请(专利权)人:博鼎汽车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