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碗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1766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4
本方案公开了领域的一种阻尼碗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下料;b)一次粗车;c)一次热处理(应力退火);d)二次热处理(应力退火);e)二次粗车:再次粗车锻制件的外形,保证其外圆相对于内孔的跳动公差≤0.1mm;f)一次半精车:以A端面定位半精车B面及镗孔;g)二次半精车;h)三次热处理;i)第一次精车;j)第二次精车;k)第三次精车。本方案能减少金属薄型零件产生尺寸误差,保证了零件尺寸的一致性。保证了零件尺寸的一致性。保证了零件尺寸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尼碗的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阻尼碗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航空、航天、高铁、电子等行业的标准件中,高精度、高强度、质量轻的阻尼碗已经成为未来标准件的发展趋势。就目前工业而言,选用新材料、新工艺加工而成的阻尼碗,不但要求高强度、高精度,还要求高质量及轻重量,由于传统零件虽然满足,但是重量超标,性能得不到合理的运用,而且在使用应力下容易诱发灾难性脆性断裂,即氢脆,而采用新材料薄壁型高精度金属零件正好解决类似问题。
[0003]阻尼碗,如阻尼碗,是发动机的常用配制零件,阻尼碗包括A端面、B端面和镗孔。其主要作用是调平固定的作用,以减少机械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安装。
[0004]现在制作阻尼碗的材料主要是4Cr13不锈钢Ⅱ类模锻件,这是因为阻尼碗安装时需要承受较高的负荷,而4Cr13是一种马氏体不锈钢,可以进行热处理强化,适用于加工成各种高负荷高强度的零件。在制作航空用的滑油喷嘴时,其需要的加工精度非常高,特别是位置公差、钻孔加工等参数的误差,都会大大降低滑油喷嘴的使用性能。
[0005]目前采用4Cr13不锈钢Ⅱ类模锻件制作阻尼碗的工艺都是将4Cr13不锈钢Ⅱ类模锻件放置在机床上反复加工,由于阻尼碗属于阻尼碗,加工难度在,尺寸非常不易保证;由于加工技术的不一致,且很多企业加工出来的产品都有误差,导致产品的一致性差,由于它是配套装配,其安装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因此,如果加工出的产品一致性差,会在后期带来一些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阻尼碗的加工工艺,以解决现在加工出的阻尼碗,误差较大,一致性差的问题。
[0007]本方案中的一种阻尼碗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8]a)下料:按预加工阻尼碗锻制的长度和直径尺寸用车床下料,得到加工原坯料;
[0009]b)一次粗车:粗车原坯料,按Ⅱ类模锻件加工,符合GJB5040-2001相关要求,得到锻制件;
[0010]c)一次热处理(应力退火):将锻制件放入井式炉中退火1~2h,退火温度为570~620℃;
[0011]d)二次热处理(应力退火):将退火后的锻制件放入铝合金炉中退火1~2h,退火温度为390~420℃,得到二次退火锻制件;
[0012]e)二次粗车:再次粗车二次退火锻制件,保证其外圆相对于内孔的跳动公差≤0.1mm,得到二次粗车锻制件;
[0013]f)一次半精车:以二次粗车锻制件的A端面定位半精车B面及镗孔,得到一次半精车锻制件;
[0014]g)二次半精车:以内孔定位,车内外型腔,得到二次半精车锻制件;
[0015]h)三次热处理:硬度HBS 445~514,将二次半精车锻制件放入真空炉保温时间50~60min,加热温度为1000~1020℃,油中冷却,回火温度170~190℃,时间2~3h;
[0016]i)第一次精车:以内型腔定位,车外型腔及精镗内孔,保证其端面相对于基准面的平行公差≤0.008mm;
[0017]j)第二次精车:以外型腔及内孔定位,车内型腔,保证其端面相对于基准面的平行公差≤0.008mm,阻尼碗的厚度为0.6+0.01 0mm;
[0018]k)第三次精车:以内型腔及内孔定位,车外型腔及精镗内孔,保证其端面相对于基准面的平行公差≤0.008mm,阻尼碗的厚度为0.6+0.013 0mm及平面度≤0.008mm,锥面的粗糙度小于0.8,最终加工成成品,得到阻力腕。
[0019]本方案的有益效果:由于该零件属于异形状、薄壁型,不易装夹且加工过程中极容易变形,尺寸难以有效控制;所以在工艺路线中安排了粗车、半精车、精车,目的是保证零件尺寸及形位公差,降低了因形位公差报废原因,大大缩短了零件的加工周期,减少了机械加工多次装夹,产生的尺寸误差;保证了零件尺寸的一致性,保证了零件质量稳定。
[0020]进一步,还包括步骤m)磁粉探伤:按探伤标准进行检查成品是否开裂及杂质等,并验收。
[0021]进一步,还包括步骤n)表面处理:将验收后的成品放入电解液中进行钝化处理,在其表面生成氧化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阻尼碗的加工工艺在第一次半精车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阻尼碗的加工工艺在第二次半精车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阻尼碗的加工工艺在第一次精车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阻尼碗的加工工艺在第二次精车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阻尼碗的加工工艺在第三次精车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现有技术中阻尼碗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9]实施例1:一种阻尼碗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0]a)下料:按预加工阻尼碗锻制的长度和直径尺寸用车床下料,得到加工原坯料;
[0031]b)一次粗车:粗车原坯料,按Ⅱ类模锻件加工,符合GJB5040-2001相关要求,得到锻制件;
[0032]c)一次热处理(应力退火):将锻制件放入井式炉中退火1h,退火温度为570℃;
[0033]d)二次热处理(应力退火):将退火后的锻制件放入铝合金炉中退火1h,退火温度为390℃,得到二次退火锻制件;
[0034]e)二次粗车:再次粗车二次退火锻制件,保证其外圆相对于内孔的跳动公差≤0.1mm,得到二次粗车锻制件;
[0035]f)一次半精车:以二次粗车锻制件的A端面定位半精车B面及镗孔,得到一次半精
车锻制件,如图1;
[0036]g)二次半精车:以内孔定位,采用专用工装装夹,车内外型腔,得到二次半精车锻制件,如图2;
[0037]h)三次热处理:硬度HBS 445~514,将二次半精车锻制件放入真空炉保温时间50min,加热温度为1000℃,油中冷却,回火温度170℃,时间2h;
[0038]i)第一次精车:以内型腔定位,采用专用工装装夹,车外型腔及精镗内孔,保证其端面相对于基准面的平行公差≤0.008mm如图3;
[0039]j)第二次精车:以外型腔及内孔定位,采用专用工装装夹,车内型腔,保证其端面相对于基准面的平行公差≤0.008mm,阻尼碗的厚度为0.6+0.01 0mm,如图4;
[0040]k)第三次精车:以内型腔及内孔定位,采用专用工装装夹,车外型腔及精镗内孔,保证其端面相对于基准面的平行公差≤0.008mm,阻尼碗的厚度为0.6+0.013 0mm及平面度≤0.008mm,锥面的粗糙度小于0.8,最终加工成成品,得到阻力腕,如图5;
[0041]m)磁粉探伤:按探伤标准进行检查成品是否开裂及杂质等,并验收;
[0042]n)表面处理:将验收后的成品放入电解液中进行钝化处理,在其表面生成氧化膜,以防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碗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下料:按预加工阻尼碗锻制的长度和直径尺寸用车床下料,得到加工原坯料;b)一次粗车:粗车原坯料,按Ⅱ类模锻件加工,符合GJB5040-2001相关要求,得到锻制件;c)一次热处理(应力退火):将锻制件放入井式炉中退火1~2h,退火温度为570~620℃;d)二次热处理(应力退火):将退火后的锻制件放入铝合金炉中退火1~2h,退火温度为390~420℃,得到二次退火锻制件;e)二次粗车:再次粗车二次退火锻制件,保证其外圆相对于内孔的跳动公差≤0.1mm,得到二次粗车锻制件;f)一次半精车:以二次粗车锻制件的A端面定位半精车B面及镗孔,得到一次半精车锻制件;g)二次半精车:以内孔定位,车内外型腔,得到二次半精车锻制件;h)三次热处理:硬度HBS 445~514,将二次半精车锻制件放入真空炉保温时间50~60min,加热温度为1000~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杨德松谢松武穆仁强陈峰罗晓雅陈晓威华君何永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精立航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