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介孔的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1419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催化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介孔的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以二氧化钛微球为内核,以硅烷为介孔壳层,且所述内核与壳层存在间距,并提供了具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二氧化钛易受高分子有机物覆盖的问题,利用表面介孔结构形成过滤效果,提升二氧化钛的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介孔的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催化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介孔的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催化材料是指通过该材料、在光的作用下发生的光化学反应所需的一类半导体催化剂材料,世界上能作为光催化材料的有很多,包括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锡、二氧化锆、硫化镉等多种氧化物硫化物半导体,其中二氧化钛因其氧化能力强,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成为世界上最当红的纳米光触媒材料。
[000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二氧化钛对低分子有机物降解效果比较好,且降解速度比较快,当遇到高分子有机物时,二氧化钛对高分子有机物的降解速度较慢,极易出现光催化剂失活;在实际降解污染物过程中,二氧化钛极易因高分子有机物覆盖而失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介孔的光催化材料,解决了二氧化钛易受高分子有机物覆盖的问题,利用表面介孔结构形成过滤效果,提升二氧化钛的使用寿命。
[0005]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基于介孔的光催化材料,以二氧化钛微球为内核,以硅烷为介孔壳层,且所述内核与壳层存在间距。
[0007]一种基于介孔的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步骤1,将乙基纤维素加入至乙醇,低温超声反应30-60min,得到分散醇液,所述乙基纤维素在乙醇中的浓度为20-50g/L,低温超声的超声频率为50-90kHz,温度为2-6℃;
[0009]步骤2,将分散醇液均匀喷洒在二氧化钛微球上,恒温固化,形成镀膜二氧化钛微球;所述均匀喷洒的喷洒量为10-30mL/cm2,恒温固化的温度为80-100℃;
[0010]步骤3,将氯化硅和甲基三氯硅烷加入至苯中,低温搅拌至形成混合硅苯液,所述氯化硅在苯中的浓度为100-200g/L,甲基三氯硅烷在苯中浓度为5-10g/L,低温搅拌的温度为10-15℃,搅拌速度为1000-2000r/min;
[0011]步骤4,将混合硅苯液喷洒在镀膜二氧化钛微球表面,静置0.5-1.5h,然后在含水蒸气的条件下反应2-4h,得到包覆型二氧化钛微球;所述混合硅苯液的喷洒量为20-80mL/cm2,该喷洒采用多次喷洒固化的方式,静置的温度为20-40℃,压力为0.2-0.4MPa,所述含水蒸气环境的水蒸气体积含量为5-10%,反应采用二梯度反应,第一梯度的温度为20-40℃,压力为0.2-0.3MPa,第二梯度的温度为90-100℃,压力为0.2-0.5MPa;
[0012]步骤5,将包裹型二氧化钛微球放入紫外光照反应釜中光照反应3-5h,然后升温光照2-3h,采用无水乙醇洗涤2-5次,得到基于介孔的光催化材料,所述光照反应的温度为20-30℃,光照强度为5-10mW/cm2,升温光照的温度为110-120℃,压力为0.3-0.7MPa。
[0013]进一步的,所述二氧化钛微球采用多孔二氧化钛微球。
30℃,光照强度为5-10mW/cm2,升温光照的温度为110-120℃,压力为0.3-0.7MPa。
[0028]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优点:
[0029]1.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二氧化钛易受高分子有机物覆盖的问题,利用表面介孔结构形成过滤效果,提升二氧化钛的使用寿命。
[0030]2.本专利技术利用硅氧体系的介孔壳层与二氧化钛微球的间隙,提升二氧化钛的裸露面,大大提升了二氧化钛的降解面积,从而实现了降解效率的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0031]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对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0032]实施例1
[0033]一种基于介孔的光催化材料,以二氧化钛微球为内核,以硅烷为介孔壳层,且所述内核与壳层存在间距。
[0034]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5]步骤1,将乙基纤维素加入至1L乙醇,低温超声反应30min,得到分散醇液,所述乙基纤维素在乙醇中的浓度为20g/L,低温超声的超声频率为50kHz,温度为2℃;
[0036]步骤2,将分散醇液均匀喷洒在二氧化钛微球(直径为5mm)上,恒温固化,形成镀膜二氧化钛微球;所述均匀喷洒的喷洒量为10mL/cm2,恒温固化的温度为80℃;
[0037]步骤3,将氯化硅和甲基三氯硅烷加入至1L苯中,低温搅拌至形成混合硅苯液,所述氯化硅在苯中的浓度为100g/L,甲基三氯硅烷在苯中浓度为5g/L,低温搅拌的温度为10℃,搅拌速度为1000r/min;
[0038]步骤4,将混合硅苯液喷洒在镀膜二氧化钛微球表面,静置0.5h,然后在含水蒸气的条件下反应2h,得到包覆型二氧化钛微球;所述混合硅苯液的喷洒量为20mL/cm2,该喷洒采用多次喷洒固化的方式,静置的温度为20℃,压力为0.2MPa,所述含水蒸气环境的水蒸气体积含量为5%,反应采用二梯度反应,第一梯度的温度为20℃,压力为0.2MPa,第二梯度的温度为90℃,压力为0.2MPa;
[0039]步骤5,将包裹型二氧化钛微球放入紫外光照反应釜中光照反应3h,然后升温光照2h,采用无水乙醇洗涤2次,得到基于介孔的光催化材料,所述光照反应的温度为20℃,光照强度为5mW/cm2,升温光照的温度为110℃,压力为0.3MPa。
[0040]实施例2
[0041]一种基于介孔的光催化材料,以二氧化钛微球为内核,以硅烷为介孔壳层,且所述内核与壳层存在间距。
[0042]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3]步骤1,将乙基纤维素加入至1L乙醇,低温超声反应60min,得到分散醇液,所述乙基纤维素在乙醇中的浓度为50g/L,低温超声的超声频率为90kHz,温度为6℃;
[0044]步骤2,将分散醇液均匀喷洒在二氧化钛微球(直径为8mm)上,恒温固化,形成镀膜二氧化钛微球;所述均匀喷洒的喷洒量为30mL/cm2,恒温固化的温度为100℃;
[0045]步骤3,将氯化硅和甲基三氯硅烷加入至1L苯中,低温搅拌至形成混合硅苯液,所述氯化硅在苯中的浓度为200g/L,甲基三氯硅烷在苯中浓度为10g/L,低温搅拌的温度为15℃,搅拌速度为2000r/min;
[0046]步骤4,将混合硅苯液喷洒在镀膜二氧化钛微球表面,静置1.5h,然后在含水蒸气的条件下反应4h,得到包覆型二氧化钛微球;所述混合硅苯液的喷洒量为80mL/cm2,该喷洒采用多次喷洒固化的方式,静置的温度为40℃,压力为0.4MPa,所述含水蒸气环境的水蒸气体积含量为10%,反应采用二梯度反应,第一梯度的温度为40℃,压力为0.3MPa,第二梯度的温度为100℃,压力为0.5MPa;
[0047]步骤5,将包裹型二氧化钛微球放入紫外光照反应釜中光照反应5h,然后升温光照3h,采用无水乙醇洗涤5次,得到基于介孔的光催化材料,所述光照反应的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10mW/cm2,升温光照的温度为120℃,压力为0.7MPa。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介孔的光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以二氧化钛微球为内核,以硅烷为介孔壳层,且所述内核与壳层存在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介孔的光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乙基纤维素加入至乙醇,低温超声反应30-60min,得到分散醇液,步骤2,将分散醇液均匀喷洒在二氧化钛微球上,恒温固化,形成镀膜二氧化钛微球;步骤3,将氯化硅和甲基三氯硅烷加入至苯中,低温搅拌至形成混合硅苯液;步骤4,将混合硅苯液喷洒在镀膜二氧化钛微球表面,静置0.5-1.5h,然后在含水蒸气的条件下反应2-4h,得到包覆型二氧化钛微球;步骤5,将包裹型二氧化钛微球放入紫外光照反应釜中光照反应3-5h,然后升温光照2-3h,采用无水乙醇洗涤2-5次,得到基于介孔的光催化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介孔的光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乙基纤维素在乙醇中的浓度为20-50g/L,低温超声的超声频率为50-90kHz,温度为2-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介孔的光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均匀喷洒的喷洒量为10-30mL/cm2,恒温固化的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丰黄新明徐永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舟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