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核结构的分级多孔碳包覆MoS2的负极材料及其制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0788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壳-核结构的分级多孔碳包覆MoS2的负极材料及其制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具体为一种壳-核结构的分级多孔碳包覆MoS2的负极材料及其制法。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具有较大的能量密度、较好的循环寿命等优点,在手机、电动汽车等领域广泛应用,而目前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主要是石墨,但是其理论比容量较低,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大容量的追求,MoS2、SnS2、FeS2等过渡金属硫化物是由共价键结合的X-M-X型三分子层的类似于三明治型层状结构组成,层间存在较弱的范德华力和较大的层间距,有利于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具有优异的理论比容量。
[0003]其中MoS2具有优异的理论比容量和较低的成本,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较弱的范德华力使其容易团聚,且导电性较差、体积效应严重,会导致结构粉化,使得MoS2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较差,多孔碳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化学稳定性、结构稳定性和较高的比表面积,采用多孔碳包覆MoS2,可以改善MoS2的分散性和导电性,从而提高MoS2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同时元素掺杂可以进一步改善多孔碳的电化学性质。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壳-核结构的分级多孔碳包覆MoS2的负极材料及其制法,解决了MoS2负极材料的导电性、循环稳定性、倍率性能较差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壳-核结构的分级多孔碳包覆MoS2的负极材料,所述壳-核结构的分级多孔碳包覆MoS2的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如下:
[0008](1)向反应瓶中加入去离子水、硫代乙酰胺、硅钨酸、钼酸钠,三者的质量比为100-130:100-130:100,分散均匀,移入反应釜内置于水热装置中,在160-200℃下反应18-36h,冷却至室温,用稀氢氧化钠溶液、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洗涤干净并干燥,得到二硫化钼纳米花;
[0009](2)向反应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卡拉胶,在80-110℃下分散均匀,加入二硫化钼纳米花,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向另一反应瓶中加入体积比为20-35:2-5:100的三氯甲烷、司班80、环己烷,分散均匀,将其倒入混合溶液,用乳化机乳化10-25min,加入环氧氯丙烷,在30-50℃下反应3-5h,蒸干溶剂,用无水乙醇洗涤干净并干燥,得到卡拉胶包覆二硫化钼纳米花;
[0010](3)向反应瓶中加入去离子水、卡拉胶包覆二硫化钼纳米花、乳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缓冲剂碳酸氢铵,在氮气氛围中,分散均匀,加热至70-80℃,加入丙烯腈,分散均匀,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铵,搅拌反应30-90min,加入甲醇,静置沉淀3-5h,过滤,置于甲醇中浸泡纯化,干燥,得到聚丙烯腈接枝卡拉胶包覆二硫化钼纳米花;
[0011](4)向反应瓶中加入去离子水、氯化锌、聚丙烯腈接枝卡拉胶包覆二硫化钼纳米
花,搅拌18-36h并干燥,置于管式炉中,在260-300℃下预氧化1.5-3h,在氮气氛围中700-800℃下碳化2-3h,离心,用稀盐酸的醇水溶液洗涤除去氯化锌并干燥,得到壳-核结构的分级多孔碳包覆MoS2的负极材料。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水热装置包括主体,主体的中间活动连接有隔板一,主体的中间活动连接有隔板二,主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电机,电机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齿轮一,齿轮一的左侧活动连接有齿轮二,齿轮二的右侧活动连接有齿轮三,齿轮三的左侧活动连接有齿轮四,齿轮四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载物台,载物台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反应釜。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卡拉胶、二硫化钼纳米花、环氧氯丙烷的质量比为100:180-300:700-1000。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卡拉胶包覆二硫化钼纳米花、十二烷基磺酸钠、碳酸氢铵、丙烯腈、过硫酸铵的质量比为120-180:0.1-0.4:0.5-1.1:100:0.4-1。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氯化锌、聚丙烯腈接枝卡拉胶包覆二硫化钼纳米花的质量比为45-75:100。
[0016](三)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8]该一种壳-核结构的分级多孔碳包覆MoS2的负极材料,钼酸钠与硅钨酸反应生成十二钼硅酸,硫代乙酰胺与水反应生成硫化氢,进一步十二钼硅酸和硫化氢反应生成MoS2纳米片,MoS2纳米片进行表面-边缘结合,自组装形成MoS2纳米花,MoS2独特的纳米花状形貌,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暴露更多的锂离子嵌脱位点,卡拉胶上的羟基与环氧氯丙烷发生交联反应,再以其为壳层,对MoS2纳米花进行包覆,形成壳-核结构的卡拉胶包覆MoS2纳米花,在引发剂过硫酸铵的作用下,壳层卡拉胶上的羟基脱去H原子,产生活性自由基与丙烯腈单体共聚,使得卡拉胶与聚丙烯腈共价接枝,得到聚丙烯腈接枝卡拉胶包覆MoS2纳米花,以卡拉胶为碳源,聚丙烯腈为碳源和氮源,氯化锌为制孔剂,经过预氧化和碳化,得到具有壳-核结构的氮掺杂分级多孔碳包覆MoS2,其中MoS2纳米花为核,卡拉胶碳化的多孔碳为内壳,聚丙烯腈碳化的多孔碳为外壳,使得MoS2纳米花在分级多孔碳中高度分散,减少了MoS2纳米花的团聚现象,有利于暴露更多的电化学活性位点。
[0019]该一种壳-核结构的分级多孔碳包覆MoS2的负极材料,卡拉胶和聚丙烯腈碳化形成具有双壳层的氮掺杂分级多孔碳,孔隙结构丰富,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增大了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加速了锂离子的交换和传递,N原子掺杂抑制了多孔碳层状结构的堆叠,促进了无定形碳向石墨化碳转变,提高了多孔碳的稳定性,同时N原子的孤对电子与石墨π系统相互作用,促进费米能级向导电带提高,从而提高分级多孔碳的导电性,MoS2纳米花在分级多孔碳上高度分散,减少了MoS2纳米花团聚,增大了比表面积,使得与电解液接触的更加充分,加速了锂离子的传输,提高了负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和理论比容量,同时分级多孔碳为MoS2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抑制了MoS2在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过程中产生的体积效应,提高了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且氮掺杂分级多孔碳包覆MoS2纳米花,降低了负极材料的电荷转移电阻,提高了导电性,使得壳-核结构的分级多孔碳包覆MoS2的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理论比容量、循环稳定性、倍率性能。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水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齿轮结构示意图一;
[0022]图3是齿轮结构示意图二。
[0023]1、主体;2、隔板一;3、隔板二;4、电机;5、齿轮一;6、齿轮二,;7、齿轮三;8、齿轮四;9、载物台;10、反应釜。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一种壳-核结构的分级多孔碳包覆MoS2的负极材料,壳-核结构的分级多孔碳包覆MoS2的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核结构的分级多孔碳包覆MoS2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核结构的分级多孔碳包覆MoS2的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如下:(1)向去离子水中加入硫代乙酰胺、硅钨酸、钼酸钠,三者的质量比为100-130:100-130:100,分散均匀,移入反应釜内置于水热装置中,在160-200℃下反应18-36h,冷却,洗涤并干燥,得到二硫化钼纳米花;(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卡拉胶,在80-110℃下分散均匀,加入二硫化钼纳米花,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向另一反应瓶中加入体积比为20-35:2-5:100的三氯甲烷、司班80、环己烷,分散均匀,将其倒入混合溶液,用乳化机乳化10-25min,加入环氧氯丙烷,在30-50℃下反应3-5h,蒸干溶剂,洗涤并干燥,得到卡拉胶包覆二硫化钼纳米花;(3)向去离子水中加入卡拉胶包覆二硫化钼纳米花、乳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缓冲剂碳酸氢铵,在氮气氛围中,分散均匀,加热至70-80℃,加入丙烯腈,分散均匀,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铵,搅拌反应30-90min,加入甲醇,静置沉淀3-5h,过滤,置于甲醇中浸泡纯化,干燥,得到聚丙烯腈接枝卡拉胶包覆二硫化钼纳米花;(4)向去离子水中加入氯化锌、聚丙烯腈接枝卡拉胶包覆二硫化钼纳米花,搅拌18-36h并干燥,置于管式炉中,在260-300℃下预氧化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程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晟源环保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宿马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