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磷掺杂多孔碳球包覆花状SnS2的负极材料及制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0789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磷掺杂多孔碳球包覆花状SnS2的负极材料及制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具体为一种氮-磷掺杂多孔碳球包覆花状SnS2的负极材料及制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在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等领域广泛应用,锂离子电池的关键组件之一是负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和成本有着很重的影响,目前商业化负极材料主要有石墨、过渡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硫化物等,石墨的理论比容量较低,过渡金属氧化物体积效应严重,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和应用,SnS2、MoS2、FeS2等过渡金属硫化物具有较大的理论比容量,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3]其中SnS2是一种层状双卤代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较低的成本,作为负极材料应用前景广阔,但是其容易发生团聚,且SnS2本身的导电性不好、存在严重的体积效应,导致SnS2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较差,多孔碳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优异的结构稳定性和导电性,采用多孔碳包覆SnS2,改善了SnS2的分散性和导电性,从而提高SnS2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同时元素掺杂可以进一步改善多孔碳的电化学性质。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氮-磷掺杂多孔碳球包覆花状SnS2的负极材料及制法,解决了SnS2负极材料的导电性较低、循环稳定性不好、倍率性能较差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氮-磷掺杂多孔碳球包覆花状SnS2的负极材料,所述氮-磷掺杂多孔碳球包覆花状SnS2的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如下:
[0008](1)向反应瓶中加入稀醋酸溶液和壳聚糖,置于水浴搅拌装置中,搅拌溶解后加入磷酸,在60-80℃下滴加甲醛水溶液,搅拌反应24-36h,产物置于透析袋中透析纯化,冷冻干燥,得到N-亚甲基磷酸壳聚糖;
[0009](2)向反应瓶中加入溶剂稀盐酸溶液、N-亚甲基磷酸壳聚糖,分散均匀,移入反应釜内,进行水热碳化过程,冷却至室温,置于透析袋中透析纯化并干燥,得到N-亚甲基磷酸壳聚糖基碳微球;
[0010](3)将氢氧化钾和N-亚甲基磷酸壳聚糖基碳微球研磨充分,置于管式炉中,进行碳化活化过程,冷却至室温,过滤,用稀盐酸溶液、去离子水洗涤干净并干燥,得到氮-磷掺杂多孔碳球;
[0011](4)向反应瓶中加入乙二醇、氮-磷掺杂多孔碳球,分散均匀,加入半胱氨酸、四氯化锡,分散均匀,移入反应釜内置于水热设备中,在140-170℃下反应8-12h,离心,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洗涤干净并干燥,得到氮-磷掺杂多孔碳球包覆花状SnS2的负极材料。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水浴搅拌装置包括主体,主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电机,电
机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齿轮一,主体的中间活动连接有隔板,隔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齿轮二,齿轮二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磁铁,隔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烧杯。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水热碳化过程为在180-240℃下水热18-24h。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氢氧化钾、N-亚甲基磷酸壳聚糖基碳微球的质量比为10-25:100。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碳化活化过程为在氮气氛围中750-850℃下碳化活化1-3h。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氮-磷掺杂多孔碳球、半胱氨酸、四氯化锡的质量比为10:240-480:100-200。
[0017](三)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9]该一种氮-磷掺杂多孔碳球包覆花状SnS2的负极材料,在酸性环境中,甲醛和磷酸反应生成亚甲基磷酸,再与壳聚糖上的氨基发生取代反应,得到N-亚甲基磷酸壳聚糖,引入含磷基团,以壳聚糖为碳源和氮源,含磷基团为磷源,在酸性环境中,经过水热碳化,得到N-亚甲基磷酸壳聚糖基碳微球,以KOH为制孔剂,经过碳化活化,得到氮-磷掺杂多孔碳球,再以其为载体,半胱氨酸为硫源、四氯化锡为锡源,经过水热,在多孔碳球的表面和内部生长出由纳米片组成的花状纳米SnS2,得到氮-磷掺杂多孔碳球包覆花状SnS2,使得花状纳米SnS2在多孔碳球上均匀分散,减少了花状纳米SnS2的团聚现象,有利于暴露出更多的电化学活性位点,同时,SnS2独特的纳米花状形貌,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进一步暴露出更多的电化学活性位点。
[0020]该一种氮-磷掺杂多孔碳球包覆花状SnS2的负极材料,N-亚甲基磷酸壳聚糖碳化得到的氮-磷掺杂多孔碳球含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N原子的掺杂改善了多孔碳球的电化学性质,使得多孔碳球的导电性增加,P原子半径较大,掺杂后多孔碳球产生结构缺陷,进一步提高比表面积,包覆花状纳米SnS2,为SnS2提供充分的空间减弱其体积变化,同时减少了SnS2的团聚,提高了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同时氮-磷掺杂多孔碳球与花状纳米SnS2产生协同效应,缩短了锂离子的扩散路径,提供了丰富的储锂活性位点,提高了负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和理论比容量,且氮-磷掺杂多孔碳球对花状纳米SnS2的包覆,加速了电子的转移,使得氮-磷掺杂多孔碳球包覆花状SnS2的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理论比容量、循环稳定性、倍率性能。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水浴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齿轮结构示意图一;
[0023]图3是齿轮结构示意图二。
[0024]1、主体;2、电机;3、齿轮一;4、隔板;5、固定轴;6、齿轮二,;7、磁铁;8、烧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一种氮-磷掺杂多孔碳
球包覆花状SnS2的负极材料,氮-磷掺杂多孔碳球包覆花状SnS2的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如下:
[0026](1)向反应瓶中加入稀醋酸溶液和壳聚糖,置于水浴搅拌装置中,水浴搅拌装置包括主体,主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电机,电机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齿轮一,主体的中间活动连接有隔板,隔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齿轮二,齿轮二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磁铁,隔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烧杯,搅拌溶解后加入磷酸,在60-80℃下滴加甲醛水溶液,搅拌反应24-36h,产物置于透析袋中透析纯化,冷冻干燥,得到N-亚甲基磷酸壳聚糖;
[0027](2)向反应瓶中加入溶剂稀盐酸溶液、N-亚甲基磷酸壳聚糖,分散均匀,移入反应釜内,进行水热碳化过程,水热碳化过程为在180-240℃下水热18-24h,冷却至室温,置于透析袋中透析纯化并干燥,得到N-亚甲基磷酸壳聚糖基碳微球;
[0028](3)将氢氧化钾和N-亚甲基磷酸壳聚糖基碳微球研磨充分,二者的质量比为10-25:100,置于管式炉中,进行碳化活化过程,碳化活化过程为在氮气氛围中750-850℃下碳化活化1-3h,冷却至室温,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磷掺杂多孔碳球包覆花状SnS2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氮-磷掺杂多孔碳球包覆花状SnS2的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如下:(1)向稀醋酸溶液中加入壳聚糖,置于水浴搅拌装置中,搅拌溶解后加入磷酸,在60-80℃下滴加甲醛水溶液,搅拌反应24-36h,得到N-亚甲基磷酸壳聚糖;(2)向溶剂稀盐酸溶液中加入N-亚甲基磷酸壳聚糖,分散均匀,移入反应釜内,进行水热碳化过程,冷却,透析纯化并干燥,得到N-亚甲基磷酸壳聚糖基碳微球;(3)将氢氧化钾和N-亚甲基磷酸壳聚糖基碳微球研磨充分,置于管式炉中,进行碳化活化过程,冷却,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氮-磷掺杂多孔碳球;(4)向乙二醇中加入氮-磷掺杂多孔碳球,分散均匀,加入半胱氨酸、四氯化锡,分散均匀,移入反应釜内置于水热设备中,在140-170℃下反应8-12h,离心,洗涤并干燥,得到氮-磷掺杂多孔碳球包覆花状SnS2的负极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磷掺杂多孔碳球包覆花状SnS2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水浴搅拌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程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晟源环保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宿马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