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扣式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0737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扣式电池,所述电芯封装在上铝壳和下铝壳内,所述电芯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卷绕包裹在负极片外,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还间隔有隔膜;所述正极片连接至正极,负极片连接至负极,所述上铝壳壁还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泄压凹槽。本申请采用焊接工艺,解决毛细渗液问题,内部电芯采用正极包裹负极的结构,空间利用率提升所以体积容量比得到提升,上铝壳壁采用安全薄壁设计的泄压凹槽,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可以使扣式电池做得更厚,容量更高,同时保障电池的安全性;结构具有导电面积大,倍率性能好的优点,适合推广使用。广使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扣式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扣式电池。

技术介绍

[0002]扣式电池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目前在市场存在的多是一次扣式电池,不能循环利用,且放电电流很小。随着科技的发展,可穿戴的便携式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如智能手环、血压测量仪、蓝牙耳机等使用频繁,功耗也越来越大,这个时候一次扣式电池便无法满足其需求,且使用一次电池不仅面临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而且使得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大大受限。
[0003]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利用冲压封装工艺制造的钢壳扣式二次锂离子电池,但这种电池容易发生毛细渗液,使用寿命短,导致应用比较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扣式电池。
[0005]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方案是:一种扣式电池,包括上铝壳、下铝壳和电芯,所述上铝壳和下铝壳卡接组合成扁圆形扣式结构,所述电芯封装在上铝壳和下铝壳内,所述电芯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卷绕包裹在负极片外,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还间隔有隔膜;
[0006]所述正极片连接至正极,负极片连接至负极,所述上铝壳上部为梯形横截面的上铝壳壁,所述上铝壳壁上还对称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泄压凹槽,泄压凹槽的横截面为弧形带状结构,所述泄压凹槽内侧壁的厚度小于上铝壳壁其余部分的厚度。
[0007]作为优选,所述上铝壳与正极、负极电流引出的端子焊接在一起。
[0008]作为优选,所述正极与负极之间设有一层绝缘密封橡圈。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上铝壳厚度为0.1-0.15mm。
[0010]作为优选,所述正极片一端还连接至外圈铝箔,外圈铝箔与上铝壳直接接触。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采用焊接工艺,解决毛细渗液问题,内部电芯采用正极包裹负极的结构,空间利用率提升所以体积容量比得到提升,上铝壳壁采用安全薄壁设计的泄压凹槽,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可以使扣式电池做得更厚,容量更高,同时保障电池的安全性;结构具有导电面积大,倍率性能好的优点,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截面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上铝壳;2、电芯;21、正极片;22、负极片;23、隔膜;3、正极;4、负极;5、泄压凹槽;6、绝缘密封橡胶圈;7、下铝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为一种扣式电池,上铝壳1和下铝壳7卡接组合成扁圆形扣式结构,铝壳是一种用铝合金材料制造出来的电池壳体,优选的上铝壳和下铝壳厚度为0.1-0.15mm,锂电池采用铝壳包装的原因在于它的轻重量与比钢壳更安全,有着显著的安全性能考虑。所述电芯2封装在上铝壳1和下铝壳7内,所述电芯2包括正极片21和负极片22,钢壳扣式壳体一般为负极,内部电芯一般采用负极包裹正极的正极,使得正极空间使用率小,直接影响了电池体积容量比,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本技术的正极片21卷绕包裹在负极片22外,所述正极片21和负极片22之间还间隔有隔膜23;
[0018]钢壳扣式电池没有设置泄压凹槽,只能用于承载容量非常微小的二次电池,因为容量大的电池泄压威力很大,没有泄压凹槽的设计会导致电池在极端应用或电池内部有缺陷时无法及时泄压,导致爆炸和起火,而单独设置一个独立的泄压结构,又会增加安装成本,而且一个泄压结构如果失效,会大大降低安全性能;本申请设置有多个泄压凹槽,能尽可能降低失效的概率,同时通过泄压凹槽加工时就制作出其薄壁的特点,制作难度小,无需额外安装,而且凹在内侧,也不易被外物挤压而破坏泄压凹槽。
[0019]本技术的正极片21连接至正极3,负极片22连接至负极4,本技术的正极3与负极4之间设有一层绝缘密封橡圈6,尊为绝缘保护。
[0020]本技术在上铝壳1上部为梯形横截面的上铝壳壁,所述上铝壳壁上还对称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泄压凹槽5,泄压凹槽5的横截面为弧形带状结构,所述泄压凹槽5内侧壁的厚度小于上铝壳壁其余部分的厚度。。泄压凹槽的主要作用是及时切断电池电流,增加安全系数,具体地,泄压凹槽采用橡胶帽密封,控制开闭压,能够保证泄压凹槽在排气时带出电解液。电池正常工作时,泄压凹槽处于关闭密封状态,如电池内部压力大于设定值时,泄压凹槽将立即开启泄压,电池内部压力小于设定值时泄压凹槽将关闭密封,电池在非正常工作时,如电池遭到挤压、穿透等异常情况造成电池短路时,电池内部压力急剧增加,泄压凹槽阀芯结构瞬间弹出,迅速释放压力,避免电池爆炸。
[0021]现有的钢壳扣式电池采用的机械冲压封口工艺,存在毛细渗液问题,长期使用漏液概率很高,不适合在二次长寿命的锂离子电池上推广,本技术的上铝壳1与正极3、负极4电流引出的端子焊接在一起,解决毛细渗液问题;所述正极片21一端还连接至外圈铝箔,外圈铝箔与上铝壳1直接接触,增加导电面积,倍率性能好,支持大倍率放点,焊接密封工艺,杜绝漏液问题,支持长寿命数年使用。
[0022]本申请采用焊接工艺,解决毛细渗液问题,内部电芯采用正极包裹负极的结构,空间利用率提升所以体积容量比得到提升,上铝壳壁采用安全薄壁设计的泄压凹槽,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可以使扣式电池做得更厚,容量更高,同时保障电池的安全性;结构具有导电面积大,倍率性能好的优点,适合推广使用。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铝壳、下铝壳和电芯,所述上铝壳和下铝壳卡接组合成扁圆形扣式结构,所述电芯封装在上铝壳和下铝壳内,所述电芯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卷绕包裹在负极片外,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还间隔有隔膜;所述正极片连接至正极,负极片连接至负极,所述上铝壳上部为梯形横截面的上铝壳壁,所述上铝壳壁上还对称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泄压凹槽,泄压凹槽的横截面为弧形带状结构,所述泄压凹槽内侧壁的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灿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美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