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沉及包括该热沉的激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0623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19
一种热沉及包括该热沉的激光器涉及激光器散热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热沉效果差和激光器可靠性低的问题,包括顺次设置的热沉本体、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第三盖板,热沉本体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连通进水口的进水分水槽和连通出水口的出水分水槽,进水分水槽和出水分水槽均设置在热沉本体上表面上,第一盖板上设有第一进出水单元,第一进出水单元的进水区对应进水分水槽、出水区对应出水分水槽,第二盖板上设有第二进出水单元,第二进出水单元对应第一进出水单元设置,第三盖板下表面上对应第二进出水单元设有第三进出水单元。激光器包括热沉、第一电极绝缘片、激光模块和电极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沉增加了实际热传导效率,散热均匀,激光器可靠性高。光器可靠性高。光器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沉及包括该热沉的激光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器散热
,具体涉及一种热沉及包括该热沉的激光器。

技术介绍

[0002]激光是近代科学技术中的重大技术技术之一,其中,固体激光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军工、科研等领域;获取能稳定运转的固体激光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中小功率的端面泵浦的固体激光器中,特别是绿光、紫外等做倍频处理的激光器,由于光学腔内谐振腔依托于结构,激光晶体、Q晶体需要散热,如果不对激光头采用一定的热处理,热胀冷缩结构变化会导致谐振器失调,激光晶体、Q晶体受热太大也会造成器件损坏;基于此,必须对激光头部分进行温控处理,最理想的状态是激光头维持一个恒定的温度不变,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激光器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不同温度值激光输出功率会有所差别,如果激光头温度波动,势必会影响应用效果;最好恒定激光头的温度,才能保证激光器持续有效的工作。而在对激光头进行精确均衡的温控时,在大功率激光设备都是采用水冷的形式,热沉包括宏通道热沉和微通道热沉,热沉的效果直接影响了半导体激光器的可靠性。
[0003]现有的半导体微通道热沉是通过单个微通道模块叠加而成,微通道的热沉具有以下缺点/要求:

单个微通道是由多层铜片蚀刻后进行焊接成型,加工工艺需求高,产品的公差要求高;

使用的水必须是蒸馏水电导率5-10us/cm以下,单层的液体流速约为0.3L/min,颗粒物大小<15um;

冷却水循环系统不能使用那些与铜产生原电池效应的材料(铝,锌,黄铜)最好是不含琉的V4A合金材料。
[0004]现有的半导体宏通道热沉通过导热锯齿进行导热后,再经过水流不断的去冲刷,从而降低激光器的温度,同时定期换水以保证水道清洁和冷却效果;水流与散热面积决定着散热效果。通道的热沉具有以下缺点/要求:

导热锯齿要密才会有好的导热效果,但是当水长时间使用后会有杂质或者产生氧化反应会引起堵塞,导致热量无法散出,形成积累,而且导热锯齿密后会影响水的流速,从而减少水流带走的热量,形成热积累;

加工的难度大,加工成本高;

产品的体积大,重量重;

不适用于多组激光模块并联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热沉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沉及包括该热沉的激光器。
[0006]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热沉,包括从下至上顺次设置的热沉本体、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第三盖板,所述热沉本体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连通进水口的进水分水槽和连通出水口的出水分水槽,进水分水槽和出水分水槽均设置在热沉本体上表面上,第一盖板上设有第一进出水单元,第一进出水单元的进水区对应进水分水槽、出水区对应出水分水槽,第二盖板上设有第二进出水单元,第二进出水单元的进水区对应第一进出水单元的进水区设置、出水区对应第一进出水单元的出水区设置,第三盖板下表面上对应第二进出水单元设有第三进出水单元。
[0008]一种激光器,包括第一电极绝缘片、设置在第一电极绝缘片上的激光模块和连接激光模块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的一种热沉,第一电极绝缘片设置在所述热沉上,电极片安装在热沉上,电极片和热沉之间设有第二电极绝缘片。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热沉易加工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对于材料限制小,不要求使用一定要求的蒸馏水,长时间使用后不易堵塞,能够保证稳定的散热效果,散热均匀,增加了水流接触的截面积和流速,增加了实际热传导效率,适用于大面积激光模块的并联组合使用。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激光器采用多回路水流导向设计的热沉,保证激光器在使用过程中的长时间的稳定性与均匀性,提高了激光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热沉的爆炸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热沉的热沉本体立体结构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激光器的爆炸图。
[0015]图中:1、热沉本体,11、进水口,12、进水连接通道,13、进水分水槽,14、出水口,15、出水连接通道,16、出水分水槽,17、水冷座定位孔,18、螺丝孔,19、螺纹孔,2、第一盖板,21、进水孔,3、第二盖板,31、进水通道,32、出水通道,4、第三盖板,41、通水槽,5、第一电极绝缘片,6、激光模块,7、电极片,8、第二电极绝缘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8]一种热沉,包括热沉本体1、第一盖板2、第二盖板3和第三盖板4,热沉本体1、第一盖板2、第二盖板3和第三盖板4顺次设置,本文定义为从下至上顺次设置。如图1所示。
[0019]热沉本体1上设有进水口11、出水口14、进水分水槽13和出水分水槽16,如图2,进水分水槽13和出水分水槽16均设置在热沉本体1上表面上,进水口11连通进水分水槽13,出水口14连通出水分水槽16,具体为进水口11通过进水连接通道12进水分水槽13,出水口14通过出水连接通道15连通出水分水槽16,进水连接通道12和出水连接通道15均为设置在热沉本体1上表面上的凹槽,进水连接通道12一端连通进水口11另一端连通进水分水槽13,出水连接通道15一端连通出水口14另一端连通出水分水槽16。进水分水槽13和出水分水槽16纵向设置,纵向为水平y方向,即进水分水槽13和出水分水槽16的长度方向沿热沉本体1长度方向设置。进水口11和出水口14用于连接水冷座。进水和出水口14是相互独立且不相通,进水分水槽13和出水分水槽16不相通。本实施方式中进水口11和出水口14均贯穿热沉本体1的上下表面。
[0020]热沉本体1上还设有用于连接水冷座的水冷座定位孔17、用于连接水冷座的螺丝
孔18、用于连接电极片7的螺纹孔19。水冷座定位孔17、螺丝孔18和螺纹孔19均为盲孔。水冷座定位孔17和螺丝孔18均设置在热沉本体1下表面上,通过水冷座定位孔17和螺丝孔18实现热沉与水冷座的精准定位和快速安装。螺纹孔19设置在热沉本体1的侧壁上,本实施方式中螺纹孔19设置在左侧壁和右侧壁上。
[0021]第一盖板2上设有第一进出水单元,第一进出水单元的进水区对应进水分水槽13,第一进出水单元的出水区对应出水分水槽16。第一进出水单元为N个,N为大于2的整数。每个第一进出水单元包括1个进水孔21和1个出水孔。进水孔21作为第一进出水单元的进水区,出水孔作为第一进出水单元的出水区。第一盖板2的进水孔21和出水孔数量相等,均为N个,且一一对应设置。进水孔21和出水孔均贯穿第一盖板2的上下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沉,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顺次设置的热沉本体(1)、第一盖板(2)、第二盖板(3)和第三盖板(4),所述热沉本体(1)上设有进水口(11)、出水口(14)、连通进水口(11)的进水分水槽(13)和连通出水口(14)的出水分水槽(16),进水分水槽(13)和出水分水槽(16)均设置在热沉本体(1)上表面上,第一盖板(2)上设有第一进出水单元,第一进出水单元的进水区对应进水分水槽(13)、出水区对应出水分水槽(16),第二盖板(3)上设有第二进出水单元,第二进出水单元的进水区对应第一进出水单元的进水区设置、出水区对应第一进出水单元的出水区设置,第三盖板(4)下表面上对应第二进出水单元设有第三进出水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分水槽(13)和出水分水槽(16)均沿热沉本体(1)长度方向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出水单元贯穿第一盖板(2)的上下表面,第二进出水单元贯穿第二盖板(3)的上下表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出水单元、第二进出水单元和第三进出水单元均为N个,N为大于2的整数,N个第一进出水单元和N个第二进出水单元一一对应设置,N个第二进出水单元和N个第三进出水单元一一对应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出水单元包括1个进水孔(21)和1个出水孔,所述进水孔(21)位于进水分水槽(13)的正上方,出水孔位于出水分水槽(16)的正上方;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肖楠叶淑娟王德林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扬芯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