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个性化定制的微针美容面罩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0246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个性化定制的微针美容面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3D扫描技术,获得精准的个性化的面部特征信息,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符合个人面部特点的上模具及下模具,采用激光技术在上模具上针对性地刻蚀微针孔,通过热压成型工艺,制造出符合每个人面部特点的个性化微针面罩,保证了微针面罩能很好地契合个人面部特征,有效地控制了微针的分布及微针刺入皮肤的力度,从而使美容液能够均匀的输送到皮肤中,采用微针与面罩一体化的结构,实现了微针阵列在整个脸部分布以及全脸的养分输送,也可针对微针阵列对脸部特定部位进行局部的养分输送,从而极大提高了微针美容的效率,简化了实际中的操作步骤。简化了实际中的操作步骤。简化了实际中的操作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个性化定制的微针美容面罩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美容器具
,尤其是一种个性化定制的微针美容面罩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微针作为一种透皮技术在消费市场上兴起,在医疗美容等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般的药物涂覆在皮肤表面会受到角质层的阻碍,药物不能充分地被皮肤吸收。而微针可以穿越表皮层,产生大量微细通道,从而将药物的有效成分供至皮下。
[0003]目前微针美容市场上较多的微针装置大多是使用微针贴片,用滚轮或者电机的方式使微针刺破表皮层,但由于此类方法微针贴片不能根据每个人的面部形状实现精准地贴合,无法实现在脸部分部位并有针对性的针疗,更无法控制脸部各部位微针刺入表皮层的力度,从而使微针刺入皮肤的深度产生差异,难以实现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微针美容,造成在治疗过程中,美容液供给不均匀,从而降低了微针导入的效率以及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个性化定制的微针美容面罩。本专利技术采用3D扫描技术,获得精准的个性化的面部特征信息,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符合个人面部特点的上模具及下模具,采用激光技术在上模具上针对性地刻蚀微针孔,通过热压成型工艺,制造出符合每个人面部特点的个性化微针面罩,保证了微针面罩能很好地契合个人面部特征,有效地控制了微针的分布及微针刺入皮肤的力度,从而使美容液能够均匀的输送到皮肤中,采用微针与面罩一体化的结构,实现了微针阵列在整个脸部分布以及全脸的养分输送,也可针对微针阵列对脸部特定部位进行局部的养分输送,从而极大提高了微针美容的效率,简化了实际中的操作步骤。
[0005]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个性化定制的微针美容面罩的制备方法,其特点包括如下步骤:a)、人脸3D扫描建模:用三维扫描仪采集人脸信息,人脸3D扫描建模,形成人脸三维数据信息;b)、3D打印人脸模具:将采集的人脸三维数据信息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转换为三维模型信息,并传输至三维打印机,打印出人脸的上模具及下模具;c)、激光器刻蚀微针孔:在上模具上制备微针孔,依据美容需求,在人脸对应的部位用激光器在上模具上刻蚀微针孔;d)、热压形成微针面罩:选用热压机,将上模具及下模具合模,并分别装在热压机的上模座及下模座上,准备聚合物或硅材片料,将聚合物或硅材片料放置于下模具内,用热压机热压成型,拆模后形成微
针面罩。
[0006]所述微针的形状为多棱锥形或圆锥形。
[0007]所述上模具及下模具的材料为聚合物材料或粉末冶金金属材料。
[0008]所述硅材为单晶硅、多晶硅、二氧化硅或氮化硅;所述聚合物为PMMA、PS、PCL、PVA、PCL、PLA、PGA、PLGA、PC或PVP。
[0009]一种上述方法制得的个性化定制的微针美容面罩。
[0010]本专利技术采用3D扫描技术,获得精准的个性化的面部特征信息,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符合个人脸部特点的上模具及下模具,采用激光技术在上模具上针对性地刻蚀微针孔,通过热压成型工艺,制造出符合每个人脸部特点的个性化微针面罩,保证了微针面罩能很好地契合个人面部特征,有效地控制了微针的分布及微针刺入皮肤的力度,从而使美容液能够均匀的输送到皮肤中,采用微针与面罩一体化的结构,实现了微针阵列在整个脸部分布以及全脸的养分输送,也可针对微针阵列对脸部特定部位进行局部的养分输送,从而极大提高了微针美容的效率,简化了实际中的操作步骤。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微针阵列在整个脸部分布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微针阵列在脸部特定区域分布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激光器刻蚀微针孔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
[0012]a)、人脸3D扫描建模:用三维扫描仪采集人脸信息,人脸3D扫描建模,可以精确地采集每个人脸部的形貌,形成人脸三维数据信息;选用三维扫描仪型号为Dreidtek公司的INNO-SCAN;被测人平躺,脸部保持静止状态,测量人员控制扫描仪180
°
旋转扫描,从被测人左耳扫描至右耳,从而得到完整的人脸三维数据信息。
[0013]b)、3D打印人脸模具:参阅图1,将采集的人脸三维数据信息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并转换为三维模型的上模具及下模具信息,传输至3D打印机,打印出人脸的上模具及下模具;打印机所用的材料选用铝合金粉末冶金;通过3D打印为制备与面部轮廓精确贴合的三维微针面罩1奠定基础。
[0014]c)、激光器刻蚀微针孔:参阅图1、图2、图3、图4,选用激光器3型号为:cnc-3020,在上模具上制备微针孔,依据美容需求,在人脸对应的部位用激光器3在上模具上刻蚀微针孔;通过控制激光器,可以使微针阵列在整个脸部分布或针对脸部如眼角、眼周、嘴角等脸部特定位置分部;刻蚀完成的上模具分别用丙酮和超纯水超声清洗,然后置于80℃的烘箱中进行干燥。
[0015]d)、热压形成微针面罩:
参阅图1,选用AR-1701热压机,将上模具及下模具合模,并分别装在热压机的上模座及下模座上,准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合物片料,首先将聚合物片料放入热风循环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80℃-90℃,时间为:3小时;将干燥完成聚合物片料放置于下模具上,然后启动热压机使上模具向下模具合拢实施热压,设定热压温度为:200~220℃;设定热压时间为:10分钟;热压压力为:100Mpa;通过聚合物片料变形流动,填充进上下模具间的空隙及上模具上刻蚀的微针孔内;热压完成后,使用水冷降温,脱模,获得微针面罩1。
[0016]参阅图1,使用时,患者平躺在诊疗床上,脸部敷上透明质酸类的面膜,将美容液或药物喷涂在面膜上,选用型号为AMQ-C01A1的贴片振动仪,将本专利技术微针面,1与贴片振动仪连接,然后给患者戴上微针面罩1,并使微针面罩1与患者的面部精准的贴合,调整振动仪的振动频率为80~120Hz,通过振动仪带动微针面罩1振动,从而使微针2刺破表皮层,产生大量微细通道,将面膜中的药效成分有效供给至皮下,从而提升药物成分的渗透效果。
[0017]由于对微针2高度的严格设计以及限制,使得微针2在刺入皮肤过程中,微针2的针尖不会刺破真皮层,不会破坏皮肤结构的完整性,保证皮肤能较快的自然愈合,而且不会产生疼痛感,又能提高养分的渗透性。
[0018]因此可以实现无痛的微针美容手术,并且微针面罩可以根据面部轮廓的起伏来确保微针刺入皮肤深度的一致性,使美容产到达皮肤最佳吸收位置。同时,针对脸部特定部位的微针阵列可以进行局部的养分输送,例如可以舒缓眼部四周的幼纹,减弱眼袋,效果持久可靠。
[0019]参阅图1、图4,本专利技术激光器刻蚀的微针孔可根据患者的皮肤状态刻蚀出形状为多棱锥形的强刺激微针或圆锥形的弱刺激微针;也可根据患者的皮肤状态刻蚀出长度不等的微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个性化定制的微针美容面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人脸3D扫描建模:用三维扫描仪采集人脸信息,人脸3D扫描建模,形成人脸三维数据信息;b)、3D打印人脸模具:将采集的人脸三维数据信息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转换为三维模型信息,并传输至三维打印机,打印出人脸的上模具及下模具;c)、激光器刻蚀微针孔:在上模具上制备微针孔,依据美容需求,在人脸对应的部位用激光器在上模具上刻蚀微针孔;d)、热压形成微针面罩:选用热压机,将上模具及下模具合模,并分别装在热压机的上模座及下模座上,准备聚合物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柯宇顾豪杰周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