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塔形微针阵列皮肤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材料和生物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塔形微针阵列皮肤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基于逐层紫外光固化,根据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散射程度不同,制备载药量不同的塔型微针。
技术介绍
[0003]微针治疗允许多种药物分子以微创方式运输到皮肤中,克服了常规透皮药物递送方法的限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典型的微针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两种,微成型法和平板印刷法,因为它们具有良好的再现性,同时成本可控、易于扩大生产。尽管微成型法和平板印刷法已经显示出制备聚合物微针的许多优点,但仍然存在生物医学应用的一些问题。首先,复杂的多个制造步骤耗时并且可能导致包封药物的活性丧失。其次,制造过程中可能涉及热,这限制了敏感药物如肽、蛋白质和疫苗的使用。再者,与微针材料共混的载药方式,不可避免有生物降解材料残留体内,涂覆于微针表面载药方式载药量有限,同时在微针刺入皮肤过程中,药物在皮肤内分布不可控。面对日益增加的使用要求,患者个性化药物治疗的需要,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可控性,定制化制备微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形微针阵列皮肤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形微针阵列皮肤贴采用紫外光固化材料,基于逐层紫外光固化得到;所述塔形微针阵列皮肤贴包括若干个塔形微针锥体结构;所述塔形微针阵列皮肤贴的结构参数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定制调整;所述结构参数包括塔形微针锥体结构的锥尖直径、锥底直径、锥高度、塔形微针每一层厚度、锥与锥之间距离;所述塔形微针锥体结构为从锥底到锥尖逐层堆叠结构,每层直径逐层减小,锥体结构的表面包括从锥底到锥尖的台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塔形微针阵列皮肤贴,其特征在于,塔形微针的针尖直径为10-100 um,塔形微针每一层厚度为5-200 um,塔形微针高度400-1200 um。3.一种塔形微针阵列皮肤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需求确定所述塔形微针阵列皮肤贴的结构参数:所述结构参数包括塔形微针锥体结构的锥尖直径、锥底直径、锥高度、塔形微针每一层厚度、锥与锥之间距离;紫外光交联逐层固化:采用紫外光固化材料,基于逐层紫外光固化,控制每层打印的厚度、紫外光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获得结构参数满足需求的塔形结构微针阵列皮肤贴;二次固化:逐层固化反应完成后,取下塔形微针阵列皮肤贴,采用高压气枪去除表面未反应的预聚液,放入乙醇中超声,用高压气枪吹干,在紫外灯下二次固化;获得能够用于装载药物的塔形结构微针阵列皮肤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塔形微针阵列皮肤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振,顾奇,宋凯宇,田佳,刘文力,周莉平,郝明达,温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