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箱及动力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0177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池箱及动力电池,上述动力电池包括箱体、液冷板、进液管和出液管,液冷板设有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液冷板设置于箱体内,进液管和出液管均设置于箱体外,进液接头穿过箱体后与进液管相连通,出液接头穿过箱体后与出液管相连通,上述电池箱通过将液冷板与进液管和出液管的连接位置外置于箱体,可避免冷却液渗漏至箱体内部,从而有效防止动力电池短路,提高动力电池的工作安全性能。电池的工作安全性能。电池的工作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箱及动力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尤其提供一种电池箱及动力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产业发展,电动汽车逐渐得到普及,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工作安全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
[0003]目前,动力电池通常会在内部设置液冷板和导液管,液冷板通过接头与导液管相连通形成循环冷却管路,以对动力电池中的各电池模组进行散热。但是,动力电池在工作过程中,冷却液容易从接头位置向外渗漏,当冷却液接触到动力电池内部线路或各电池模组时,容置造成动力电池短路烧坏,严重时更会发生爆燃事故,可见,传统的动力电池的工作安全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箱及动力电池,旨在解决现有的动力电池的工作安全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箱,包括箱体、液冷板、进液管和出液管,液冷板设有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液冷板设置于箱体内,进液管和出液管均设置于箱体外,进液接头穿过箱体后与进液管相连通,出液接头穿过箱体后与出液管相连通。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液冷板设置在箱体内以及将进液管和出液管均设置于箱体外,同时,液冷板通过进液接头穿过箱体后与进液管相连通并且通过出液接头穿过箱体后与出液管相连通,使液冷板与进液管和出液管的连接位置外置于箱体,可避免冷却液渗漏至箱体内部,从而有效防止动力电池短路,提高动力电池的工作安全性能。
[000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箱体包括具有上板面和下板面的底板,液冷板安装于底板的上板面,进液管和出液管均安装于底板的下板面,进液接头穿过底板后与进液管相连通,出液接头穿过底板后与出液管相连通。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冷板位于进液管和出液管的上方,即使进液接头与进液管的连接处或出液接头与出液管的连接处发生冷却液渗漏,冷却液也不会流入箱体内,从而更有效地防止动力电池发生短路情况,确保动力电池的工作安全性能。
[000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底板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进液接头穿过第一通孔后与进液管相连通,出液接头穿过第二通孔后与出液管相连通。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提高电池箱的组装生产的便捷性,进而提高电池箱的生产效率。
[001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进液接头的外壁与第一通孔的孔壁密封连接,和/或,出液接头的外壁与第二通孔的孔壁密封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有效阻隔冷却液流入箱体内部,从而防止动力电池发生短路情况,确保动力电池的工作安全性能。
[001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进液接头的外壁与第一通孔的孔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和/或,出液接头的外壁与第二通孔的孔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使进液接头与进液管的连接处或出液接头与出液管的连接处发生冷却液渗漏的情况,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也能够有效阻隔冷却液流入箱体内部,从而防止动力电池发生短路情况,确保动力电池的工作安全性能。
[0015]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进液管开设有第一连接孔,进液接头的外壁与第一连接孔的孔壁密封连接;出液管开设有第二连接孔,出液接头的外壁与第二连接孔的孔壁密封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防止进液接头与进液管的连接处和出液接头与出液管的连接处发生冷却液渗漏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的工作安全性能。
[001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进液管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相对设置的第一操作口,并且,进液管设有用于封堵第一操作口的第一封盖;和/或,出液管开设有与第二连接孔相对设置的第二操作口,并且,出液管设有用于封堵第二操作口的第二封盖。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进液接头与进液管之间和出液接头与出液管之间进行连接操作,有效简化电池箱的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001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进液管和出液管均呈扁平结构。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降电池箱的高度,减少电池箱的体积。
[002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液冷板与箱体之间设有保温件。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使在低温环境下动力电池也能够迅速达到合适的工作温度并且将工作温度维持在合适区间,从而保证动力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002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括多个电池模组以及上述电池箱,各电池模组均容置于电池箱内,并且,各电池模组均抵接于电池箱的液冷板。
[0024]由于上述动力电池采用了上述电池箱的所有实施例,因而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所示动力电池中的电池箱的爆炸图;
[0028]图3为图2所示电池箱中的液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图2所示电池箱中的进液管的爆炸图;
[0030]图5为图2所示电池箱中的出液管的爆炸图;
[0031]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的主视图;
[0032]图7为图6所示动力电池的A-A向剖视图;
[0033]图8为图7所示动力电池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4]图9为图6所示动力电池的B-B向剖视图;
[0035]图10为图9所示动力电池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6]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37]10、电池箱,11、箱体,111、底板,1111、第一通孔,1112、第二通孔,112、横梁,113、单元腔,12、液冷板,121、进液接头,122、出液接头,13、进液管,131、第一连接孔,132、第一操作口,133、第一封盖,14、出液管,141、第二连接孔,142、第二操作口,143、第二封盖,15、第一密封件,151、第一封边,16、第二密封件,161、第二封边,20、电池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箱,包括箱体、液冷板、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液冷板设有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均设置于所述箱体外,所述进液接头穿过所述箱体后与所述进液管相连通,所述出液接头穿过所述箱体后与所述出液管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具有上板面和下板面的底板,所述液冷板安装于所述底板的所述上板面,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均安装于所述底板的所述下板面,所述进液接头穿过所述底板后与所述进液管相连通,所述出液接头穿过所述底板后与所述出液管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进液接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与所述进液管相连通,所述出液接头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后与所述出液管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接头的外壁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密封连接,和/或,所述出液接头的外壁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密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接头的外壁与所述第一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水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