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设备用快门及具有该光学设备用快门的光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0144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学设备用快门(1),包括:多个扇形片(10、20、30),具有卡合用的凸轮孔(12、22、32),并且被配置成能够绕着固定轴(11、21、31)转动,对快门开口(4)进行开闭;和卡合在所述凸轮孔中使所述扇形片移动的操作部件(5),所述凸轮孔(12、22)形成为,在该扇形片(10、20)利用所述操作部件(5)移动到关闭所述快门开口(4)的位置时,变更该扇形片(10、20)的移动方向。在本快门(1)中,扇形片(10、20)在到达关闭快门开口的位置时,其移动方向被变更,所以在停止时不会产生振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设备用的快门。具体讲,涉及适合用于数码照相机和摄像机等光学设备的快门。
技术介绍
关于照相机的快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有所记载。该专利文献1公开了利用步进电动机驱动上光圈叶片和下光圈叶片这两个扇形片开闭的技术。图14是表示专利文献1公开的以往的扇形片的动作的图。第1扇形片101相对于固定轴102能够转动,第2扇形片107相对于固定轴108能够转动。这些扇形片101、107被配置成可以在打开和关闭形成于快门基板的快门开口100的位置移动。具体讲,在第1扇形片101设置有开口103,同样在第2扇形片107设置有开口109。通过未图示的步进电动机而摆动的操作销105贯通并卡合在这些开口103、109中。由此,如图14所示,使操作销105向预定方向移动,从而可以控制两个扇形片101、107的位置,形成小光圈、全闭、全开的状态。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0-39646号公报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快门中,第1扇形片101和第2扇形片107的开口103、109均是简单的形状,伴随操作销105的位置向上方移动,利用上述第1扇形片101和第2扇形片107形成小光圈、全闭、全开的状态。并且,在使操作销105从全开状态向下方移动时,形成与此相反的状态。此处,全闭状态存在于小光圈状态和全闭状态之间。在各个扇形片101、107从某个位置移动到其他位置时,惯性力(inertia)起作用。在利用由步进电动机驱动的操作销105,使扇形片101、107从小光圈位置移动到全闭位置时,或者使扇形片101、107从全开位置移动到全闭位置时,根据作用于扇形片的惯性力和步进电动机侧的制动,有时产生振荡(hunting)。即,由于惯性力作用于从移动状态停止在全闭位置的扇形片101、107上,所以从全闭位置(停止位置)过转动(overrun)的力起作用。另一方面,为了使电动机的旋转停止在预定位置,电或磁的制动力作用在被电控制的步进电动机上。由此,在全闭位置,由于上述惯性力和制动力的冲突,产生扇形片101、107在移动方向振动(振荡)的状态。当扇形片101、107这样振动时,扇形片从预定的全闭用位置偏离,成为光进入开口100的状态(以下称为再曝光状态)。这样,在采用不能在原来的全闭位置可靠地遮蔽光的快门的照相机等光学设备中,不能进行适当的拍摄。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利用两个扇形片形成小光圈、全闭、全开的状态。但是,使用第3个扇形片作为小光圈用,与利用3个扇形片构成时相同,也存在形成小光圈、全闭、全开状态的快门。这样,使用3个扇形片的快门,在扇形片移动时也产生前述的振荡问题。另外,认为可以通过电控制来抑制上述在全闭位置的振荡。例如,已经公知下述技术,在驱动步进电动机使扇形片移动时,在扇形片即将停止之前输送电制动脉冲,反向控制步进电动机的驱动。但是,与以往相比,最近的快门速度是高速,制动定时的宽幅极其狭小。并且,快门在生产时个体产品之间存在很多偏差。而且,对大批量生产的每个快门进行制动定时调整是不现实的。因此,利用电控制来抑制在全闭位置产生的振荡很困难,实际情况是不容易解决上述再曝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以往的多个课题,提供一种利用简单的结构即可防止扇形片停止时的振荡的光学设备用快门。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的光学设备用快门达到的,该光学设备用快门包括多个扇形片,其具有卡合用的凸轮孔,并且被配置成能够转动,对快门开口进行开闭;和卡合在所述凸轮孔中使所述扇形片移动的操作部件,至少一个扇形片的所述凸轮孔形成为,在该至少一个扇形片通过所述操作部件移动到关闭所述快门开口的位置时,该扇形片的移动方向被变更。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如下结构,预定的扇形片在到达关闭快门开口的位置时,其移动方向被变更,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使处于移动状态的扇形片停止时产生的振荡。因此,如果将多个扇形片组合成在位于快门开口时其移动方向被改变,则可以提供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即可防止所述再曝光问题的光学设备用快门。所述扇形片包括快门叶片和小光圈叶片,该快门叶片只要形成有凸轮孔形状,以便在其移动到关闭所述快门开口的位置时,该快门叶片的移动方向被变更即可。这样,可以从全开向全闭状态、从小光圈向全闭状态顺畅地转移,不会产生振荡。如果所述快门叶片为了在全开状态和小光圈状态下相对于所述快门开口的位置位于相同侧,而分别设定所述凸轮孔形状,则可以更有效地使各个扇形片移动。并且,优选所述快门叶片形成凸轮孔形状,以便在所述操作部件向一个方向移动期间,所述快门叶片到达关闭快门开口的位置,并从该位置变更移动方向,避开所述快门开口。这样,在操作部件向一个方向移动期间,可以利用快门叶片形成全闭状态和其他状态,能够在全闭时抑制振荡。并且,同样在使操作部件向相反方向移动时,可以按照相反步骤利用快门叶片形成相同状态。并且,也可以形成为,在所述操作部件向一个方向移动期间,所述扇形片移动,依次形成全开状态、全闭状态、小光圈状态,该扇形片包括快门叶片和小光圈叶片,所述快门叶片各自在全开状态和小光圈状态下,相对于所述快门开口的位置位于相同侧,所述小光圈叶片随着变为全开状态、全闭状态、小光圈状态而朝向所述快门开口向一个方向移动,所述快门叶片把全闭状态作为折回点进行往复移动。该情况下,小光圈叶片随着变为全开、全闭、小光圈而接近快门开口,快门叶片仅在全闭时进行往复移动以位于快门开口。由此,可以形成抑制全闭时的振荡,而且使各个扇形片有效移动并形成全开、全闭、小光圈状态的光学设备用快门。另外,在从所述全开状态向所述全闭状态转移时,也可以将所述小光圈叶片配置成先于所述快门叶片遮蔽(塞ㄑ)所述快门开口的一部分。这样,光圈叶片在关闭快门开口时发挥作用,所以能够快速关闭快门。并且,至少一个所述快门叶片可以配置成在所述小光圈状态下遮蔽所述快门开口的一部分。这样,可以利用快门叶片从小光圈状态快速地关闭快门开口。另外,优选所述操作部件构成为由步进电动机驱动,并根据旋转位置按照全开状态、全闭状态、小光圈状态的顺序使所述多个扇形片移动。并且,也可以形成为,所述扇形片包括两个快门叶片,该两个快门叶片形成有凸轮孔形状,以便在其移动到关闭所述快门开口的位置时,该快门叶片各自的移动方向被变更。该情况下,利用两个扇形片形成全开和全闭状态,在全闭时防止各个扇形片的振荡。并且,优选所述两个快门叶片在全开状态时位于把所述快门开口夹在中间的位置。这样,可以防止振荡,并且快速地关闭快门开口。另外,所述扇形片包括一个快门叶片和一个小光圈叶片,所述快门叶片形成有凸轮孔形状,以便在其移动到关闭所述快门开口的位置时,该快门叶片的移动方向被变更。该情况下,在利用快门叶片形成全闭状态时可以抑制振荡,并且可以利用两个扇形片形成全闭、全闭和小光圈状态。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伴随所述操作部件的移动,所述快门叶片和小光圈叶片移动,依次形成全开状态、全闭状态、小光圈状态,所述快门叶片和小光圈叶片在全开状态下位于将所述快门开口夹在其间的位置,所述小光圈叶片随着变为全开状态、全闭状态、小光圈状态而朝向所述快门开口向一个方向移动,所述快门叶片把全闭状态作为折回点进行往复移动。该情况下,可以形成如下的光学设备用快门,即,利用两个扇形片结构抑制全闭时的振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设备用快门,包括:多个扇形片,其具有卡合用的凸轮孔,并且被配置成能够转动,以对快门开口进行开闭;和卡合在所述凸轮孔中使所述扇形片移动的操作部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扇形片的所述凸轮孔形成为,在该至少一个扇形片通过所述操作部件 移动到关闭所述快门开口的位置时,变更该至少一个扇形片的移动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本尚志盐田和哉披茄努姆努尔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精密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