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子蜂蜜在制备抗幽门螺杆菌产品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0123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功能性食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五倍子蜂蜜在制备抗幽门螺杆菌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经研究发现五倍子蜂蜜能够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幽门螺杆菌等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进而提出了五倍子蜂蜜在制备抗幽门螺杆菌产品中的应用。所述抗幽门螺杆菌产品的活性原料可仅为五倍子蜂蜜。五倍子蜂蜜包含苯甲酸、红花菜豆酸、光黄素、反,反式脱落酸、光色素、顺,反式脱落酸和五倍子素。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发现五倍子素单独即有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进而还提出了五倍子素在制备抗幽门螺杆菌产品中的应用。五倍子蜂蜜是天然的生物抗菌剂,具有广阔的食品及医学应用前景。具有广阔的食品及医学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五倍子蜂蜜在制备抗幽门螺杆菌产品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性食品
,具体地说,涉及五倍子蜂蜜在制备抗幽门螺杆菌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蜂蜜是蜜蜂采集的植物花蜜或植物活体分泌物或在植物活体上吮吸蜜源昆虫排泄物等生产的天然甜味物质,是由蜜蜂采集、与其自身特有物质混合,经过转化、沉积、脱水、贮藏并留存于蜂巢中直至成熟。五倍子蜂蜜又名盐肤木蜂蜜,其蜜源植物是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是蜜蜂采集盐肤木的花蜜酿造而成的蜂蜜。作为一种甜味剂,蜂蜜不仅营养成分丰富,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生物功能活性。但由于每种蜂蜜功能不一而同,这使得发现某一特定品种蜂蜜的功效可能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0003]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形态呈螺旋形、微需氧,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是目前所发现的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可引起胃黏膜慢性发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甚至胃癌的发生。幽门螺杆菌可诱发胃泌素大量分泌,使人感到反酸、烧心、嗳气等,对于患有胃溃疡的人群,还会引发胃痛。此外,幽门螺杆菌也是导致口臭的最主要病菌之一。抗生素制剂虽然能够抑制或杀灭幽门螺杆菌,但这类药品的副作用也相当明显,且长期使用病菌还会产生耐药性。
[0004]因此,以天然产物蜂蜜为来源,挖掘其独特的天然活性成分,进而开发更易于人体接受、且副作用更低的抗生素替代品将具有积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抵抗幽门螺杆菌的新方法。
[0006]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五倍子蜂蜜在制备抗幽门螺杆菌产品中的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的五倍子蜂蜜还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0009]本专利技术经过大量不同五倍子蜂蜜样品的检测,发现五倍子蜂蜜能够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幽门螺杆菌等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进而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1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抗幽门螺杆菌产品的活性原料仅为五倍子蜂蜜。
[0011]其中,所述五倍子蜂蜜包含苯甲酸、红花菜豆酸、光黄素、反,反式脱落酸、光色素、顺,反式脱落酸和五倍子素。
[0012]本专利技术中五倍子素为(1E,4E)-1,5-二苯基戊-1,4-二烯-3-O-肉桂酰基肟,分子结构式如下。该化合物是五倍子蜜的特征性成分,在其它蜂蜜中均未发现。
[0013][0014]所述五倍子素的结构鉴定如下:该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给出分子量m/z 380.1651[M+H]+
。准分子离子峰为偶电子离子,其不饱和度即环加双键值为非整数,高分辨质谱高能量碰撞诱导解离所得低质量端谱信息表明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芳环,结合这些信息,确认化合物的分子量为379,分子式为C
26
H
21
NO2。随着二级诱导解离碰撞能量的升高,碎片离子m/z 232的强度显著提高,以30V能量下的谱图进行分析,谱图中含有两个碎片离子m/z 149.0597(片段A)和m/z 232.1126(片段B)。这两个片段具有符合m1/z+m2/z=[M+2H]+
的关系,通过对m/z 232.1126的分子C
17
H
14
N
+
的不饱和度的计算结果为12.5,表明该片段的高度不饱和性,且结构相对稳定,在二级谱图中未有因该片段碎裂产生的碎片离子。对m/z 149.0597(C9H9O2)进行分析,其在二级谱图中产生了相应的碎片离子,依次为:m/z 131.0493(C9H7O+)、m/z 107.0499(C7H7O
+
)、m/z 103.0550(C8H
7+
)、m/z 79.0557(C6H
7+
),脱水及进一步的脱CO表明该片段为芳香酸,其分子结构上还多有一个烯键,根据对天然产物的了解,判断其可能为肉桂酸。通过30v下的二级谱图分析,m/z 232.1126表现显著,而准分子离子峰较弱,这表明片段A与片段B是以比较微弱的化学键连接起来的,故可能为N-O键(酮肟酯),且m/z 149.0597碎片离子的产生表明有片段B上的氢的转移才可以发生,m/z 103.0550(C8H
7+
)碎片离子除了来自A片段也可能来自B片段,这样的话结合不饱和度分析,片段B为(1E,4E)-1,5-diphenylpenta-1,4-dien-3-imine。该化合物的质谱裂解途径参见图3,谱图中的碎片离子均能够得以合理解释。
[0015]通过对LC-MS和GC-MS质谱数据的分析与验证,该化合物系统命名为(1E,4E)-1,5-二苯基戊-1,4-二烯-3-O-肉桂酰基肟,英文名称为(1E,4E)-1,5-diphenylpenta-1,4-dien-3-one-O-cinnamoyl oxime。
[0016]优选,所述五倍子蜂蜜中,苯甲酸的含量为4.23mg/kg~42.36mg/kg、红花菜豆酸的含量为0.33mg/kg~3.70mg/kg、光黄素的含量为16.11mg/kg~94.98mg/kg、反,反式脱落酸的含量为1.36mg/kg~17.98mg/kg、光色素的含量为8.15mg/kg~100.92mg/kg、顺,反式脱落酸的含量为2.51mg/kg~37.04mg/kg、五倍子素的含量为0.51mg/kg~5.98mg/kg。
[0017]本专利技术发现包含有上述成分的五倍子蜂蜜可提供抗幽门螺杆菌效果。进一步地,当各成分含量在本专利技术限定内时效果理想。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抗幽门螺杆菌产品,其制备原料包含五倍子蜂蜜。
[0019]其中,所述五倍子蜂蜜如上所述。
[0020]优选,所述抗幽门螺杆菌产品的活性原料仅为五倍子蜂蜜。
[0021]本专利技术还发现五倍子素单独使用即有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故另提供五倍子素在制备抗幽门螺杆菌产品中的应用,所述五倍子素为(1E,4E)-1,5-二苯基戊-1,4-二烯-3-O-肉桂酰基肟。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002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五倍子蜂蜜在制备抗菌(尤其是幽门螺杆菌)产品中的应用,该五倍
子蜂蜜能够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幽门螺杆菌等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是天然的生物抗菌剂,具有广阔的食品及医学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五倍子蜂蜜的HPLC图谱;其中,色谱峰编号分别代表:1.苯甲酸;2.红花菜豆酸;3.光黄素;4.反,反式脱落酸;5.光色素;6.顺,反式脱落酸;7.五倍子素—(1E,4E)-1,5-二苯基戊-1,4-二烯-3-O-肉桂酰基肟。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五倍子蜂蜜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性实验结果;图中,*表示与对各自对照组比较,p<0.05。
[00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五倍子蜂蜜在制备抗幽门螺杆菌产品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幽门螺杆菌产品的活性原料仅为五倍子蜂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五倍子蜂蜜包含苯甲酸、红花菜豆酸、光黄素、反,反式脱落酸、光色素、顺,反式脱落酸和五倍子素;所述五倍子素为(1E,4E)-1,5-二苯基戊-1,4-二烯-3-O-肉桂酰基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五倍子蜂蜜中,苯甲酸的含量为4.23mg/kg~42.36mg/kg、红花菜豆酸的含量为0.33mg/kg~3.70mg/kg、光黄素的含量为16.11mg/kg~94.98mg/kg、反,反式脱落酸的含量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城刘有源孔令杰许化斌乔江涛刘杨郭顺悦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明园蜂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