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卸载和抗水流冲击的生态软体鱼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9983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卸载和抗水流冲击的生态软体鱼礁结构,包括鱼礁主体和基底,基座的上矩形面板设有铆钉与鱼礁主体下板面的镂空洞连接;鱼礁主体固定柱采用软体材料,具多孔结构,且整体具有弹性形变的能力;基座整体呈中空盒体结构,基座的四个侧面呈敞口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更具有更利于鱼类栖息生长,能够更好的对鱼类进行保护,使用寿命更长,成本更低的优点。更低的优点。更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卸载和抗水流冲击的生态软体鱼礁结构


[0001]本技术提出一种可卸载和抗水流冲击的生态软体鱼礁结构,属于生态鱼礁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复杂多变,为了尽快的恢复长江水域的水生物种资源,国家实行了禁渔期,同时也人为的对长江河道生态系统进行了改善。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水域中设置的构造物,其目的是改善水域生态环境,营造水生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鱼类资源的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卸载和抗水流冲击的生态软体鱼礁结构,旨在为恢复长江流域的水生物种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0003]长江是我国母亲河,每年会有很多珍稀鱼类在产卵期回溯到长江上游产卵。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的提高,怎样对这些回溯的鱼类和长江水域的水生生物进行更好地保护成为人们有待考虑的问题。在长江上游河段,存在河床落差大,河水紊流多、冲击大,水生植物少,生态环境较差等特点。如果采用投放普通鱼礁的方式,在强度较大的紊流冲击作用下,鱼礁自身稳定性较差,而且普通鱼礁容易致使鱼类与鱼礁产生碰撞和刮蹭。这样不但不能提高保护效果,而且容易使得鱼类等水生生物受到伤害。
[0004]现有人工鱼礁包括沉底式人工鱼礁,适用材料多使用混凝土、钢材等硬度和强度较高的物质材料,这些物质在受到水流冲击、鱼群冲撞时容易时鱼礁变形。变形后的鱼礁不仅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还会对水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严重还会影响周边水域的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繁殖、生长等活动。
[0005]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更加有利于鱼类栖息生长,能够更好的对鱼类进行保护,使用寿命更长,成本更低的适应长江上游的生态软体鱼礁,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能够更加有利于鱼类栖息生长,能够更好的维持礁体的结构,使用寿命更长,成本更低并适应长江上游的生态软体鱼礁。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可卸载和抗水流冲击的生态软体鱼礁结构,其鱼礁主体整体由固定柱拼接组成,呈现为中空的正方体结构,其下板面中间为镂空洞,其四个角均有螺纹孔,通过四根固定柱使用螺母与上板面进行拼接;上板面同样采用螺纹孔结构拼接,四根固定柱首尾相连成正方形,正方形中间交叉加设两个固定柱以增加稳定性,最后在所述鱼礁主体的内部,增设两根支撑柱,用于确保鱼礁主体框架的稳定;支撑柱顶端也采用螺纹孔结构,方便拼接组装。拼装的鱼礁主体具有节约运输空间,稳定性持久等优点。
[0009]鱼礁主体固定柱采用软体材料,具多孔结构,整体具有弹性形变的能力,这样,生态软体鱼礁在使用时,由于鱼礁主体弹性能力和中空结构,在水流的作用下能够模拟出河底的草丛环境,更好的为水生生物提供觅食和躲避的场所,方便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活动。
[0010]鱼礁主体下板面具有镂空洞,通过铆钉与基座连接,具有连接紧密和可旋转的特点,其鱼礁主体可以利用铆钉的转动缓解掉水流冲击力。
[0011]作为优化,所述基座呈中空盒体状,整体为组装结构,由四根固定短柱钢材和两块矩形面板组成,其中基座上矩形面板具有铆钉孔,用于穿过铆钉,基座的四个侧面呈敞口设置,可作为鱼类通过的通过孔。这样,基座不仅仅作为鱼礁主体的固定基础,而且其敞口设置也可以为鱼类等水生生物提供一定的躲藏区域。其上板面的铆钉用于鱼礁主体下板面镂空洞的相互连接,可以用于转动,避免由于长时间的水流作用于鱼礁主体导致弹性形变过量而变形。
[0012]作为优化,所述铆钉结构采用不锈钢材质,这样,铆钉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由于废弃物卡死的情况。
[0013]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所涉及的鱼礁为组装式、可卸载水流力的人工鱼礁,相对于一体式鱼礁具有生产工艺简化,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等优点,并且更充分的利用了运输空间,降低了运输成本。此外,铆钉结构的加入,使得鱼礁主体结构不再为水流所威胁,使用年限得到一定的提高。固定柱采用软体材料,其多孔结构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微生物及水草附着以后能有效降解水体中氮、磷、COD等污染物,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SS,改善水生态环境,同时能截存一定的有机碎屑,为鱼类提供食物,提高生态系统的修复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可卸载和抗水流冲击的生态软体鱼礁结构主视图;
[0016]图2为一种可卸载和抗水流冲击的生态软体鱼礁结构侧视图;
[0017]其中,1、基座,2、铆钉,3、镂空洞,4、鱼礁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并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认为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不具限制性。本技术的范围不受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所限,仅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示,而且包括与权利要求范围具有同样意思及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变形。
[0019]本技术涉及的生态软体鱼礁结构为组装构件,能够用于组装成适合长江等河流的生态软体鱼礁结构。首先按照顺序将基座1的上下矩形面板用螺母固定,然后用四根短柱钢材与所组装成功的两个基座1矩形面板连接,即可完成基座1的拼接。
[0020]所述鱼礁主体4整体为正方体结构,首先将四根固定柱采用首尾相连的方式连接为正方形,正方形中间交叉加设两个固定柱以增加稳定性,然后将另外四根固定柱与所述鱼礁主体4的下板面固定连接,再将所组装成的正方体结构与已经同鱼礁下板面连接的四根固定柱连接,即可完成鱼礁主体基本框架的拼接,最后将两根支撑柱交叉插入到鱼礁主体内部中进行固定,可得到所诉的鱼礁主体4。
[0021]将所述的鱼礁主体4上带有镂空洞3的一面向下,将所述基座1带有铆钉2的一面向上,将铆钉2穿过镂空洞3,然后固定,可得到完整的鱼礁结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卸载和抗水流冲击的生态软体鱼礁结构,包括中空结构的基座(1)和鱼礁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矩形面板固定有铆钉(2)与鱼礁主体(4)下板面的镂空洞(3)连接;鱼礁主体固定柱采用软体材料,具多孔结构,且整体具有弹性形变的能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卸载和抗水流冲击的生态软体鱼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整体为组装结构,由四根固定短柱钢材和两块矩形面板组成,其中基座上矩形面板具有铆钉孔,用于穿过铆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庆秋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