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国骏专利>正文

一种能在胶片上压痕的照相机暗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9660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在胶片上压痕的照相机暗盒。该相机暗盒上固定的压痕机构由固定在暗盒壁上的转轴及固定在转轴上的连杆刃条及手柄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使用起来方便、可靠,取胶卷不受地点场所限制,而且可满足新闻照片和急用照片的时效需求。(*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现行的手持式135胶卷照相机暗盒的一种改进。原暗盒一般只能在照完整个胶卷后才能送去冲洗。在特殊需要情况下,若只照了数张相后需要送去冲洗则只有两种办法(1)是将整个胶卷送去冲洗,浪费掉未照相部分;(2)是将照相机放在黑暗处,打开暗盒盖、用手摸着胶片,在胶卷盒出片口处留下痕迹,然后取出胶卷盒,拉出胶片,用手摸着痕迹,用剪刀剪断。拉出的胶片再倒入胶卷盒,并留出片头。再后是用手去摸着暗盒上剪断的已照过相的胶片,按一般倒片操作,拉出胶片,用黑纸包好,方可送去冲洗,上述第(1)种办法的缺点是浪费的胶片数量较大。第(2)种办法的缺点是对操作地点的黑暗要求严格,不可漏光,操作手续繁杂,若有疏忽,手指有碰坏快门危险。那将给照相机造成致命的损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简单、方便、取胶卷盒不择地点,又能解决135胶卷中途冲洗不便和时效差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相机暗盒上安装有压痕机构。上述压痕机构的转轴固定在暗盒壁上,置于暗盒盖外侧的转轴上固定有手柄,暗盒盖内侧的转轴上固定有连杆刃条,连杆刃条的刃条弯折处下方固定有限位弹簧。当摄影者需要在胶片上标记区分已照和未照胶片时,将手柄把旋转到转轴的端面上,用手柄把转动转轴,手柄顺时针旋转到暗盒盖上限位的红色标志时,连杆刃条的带刃处就在胶片上压上了痕迹。手柄逆时针旋转,转轴复位。需取胶卷时,倒卷后打开暗盒盖,用手柄逆时针旋转90°,连杆刃条亦随之转动90°,既可取出胶卷。在暗室内,从胶卷盒中抽出胶片。当胶片上的折痕离开其出片口时,手指或自动折痕系统能从胶片背面明显地摸到或感觉到。胶片被准确无误地截取后,部分送去冲洗,未照部分留出胶片头还可继续使用。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取胶卷盒不择地点,可适用于各种胶卷的压痕和中途冲洗,满足了新闻照片和急用照片的时效需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局部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转轴(4)固定在倒片轴(7)的左上方,转轴(4)上自外端起依次装有手柄(3)、垫片密封圈(5)、连杆刃条(6)、连杆刃条(6)的连杆位于倒片轴(7)的上方且紧靠暗盒壁。连杆刃条(6)的刃条端横放在胶片(2)的上方且紧靠胶卷盒出片口处。刃条端弯折处下方固定有限位弹簧(8)。手柄(3)由铆钉固定在转轴(4)的开槽处。手柄由连接轴连接为角状。当手柄不使用时可置于相机底座上的弹性夹内,弹性夹可粘贴或用螺钉固定在相机底座上。权利要求1.一种能在胶片上压痕的照相机暗盒,包括相机暗盒(1)、胶片(2),其特征在于暗盒(1)上固定有压痕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在胶片上压痕的照相机暗盒,其特征在于压痕机构的转轴(4)固定在暗盒壁上,转轴(4)置于暗盒壁外的一端固定有手柄(3),转轴(4)置于暗盒壁内的一端固定有连杆刃条(6),连杆刃条的刃条弯折处下方固定有限位弹簧(8)。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在胶片上压痕的照相机暗盒。该相机暗盒上固定的压痕机构由固定在暗盒壁上的转轴及固定在转轴上的连杆刃条及手柄组成。本技术不仅使用起来方便、可靠,取胶卷不受地点场所限制,而且可满足新闻照片和急用照片的时效需求。文档编号G03B1/60GK2129422SQ9122652公开日1993年4月7日 申请日期1991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1991年10月10日专利技术者黄国骏 申请人:黄国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在胶片上压痕的照相机暗盒。该相机暗盒上固定的压痕机构由固定在暗盒壁上的转轴及固定在转轴上的连杆刃条及手柄组成。本实用新型不仅使用起来方便、可靠,取胶卷受地点场所限制,而且可满足新闻照片和急用照片的时效需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骏
申请(专利权)人:黄国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4[中国|宁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