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蒙皮拉形模具及拉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961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蒙皮拉形模具及拉形方法,蒙皮拉形模具包括模具型面、支撑结构、底座和刻线,刻线位于模具型面上,且分为第一刻线和第二刻线,第一刻线和第二刻线的基准相同,第二刻线位于第一刻线内部,其中第一刻线为零件最大实体外形对应的轮廓线,第二刻线为零件最小实体外形对应的轮廓线。拉形零件时,通过模具型面拉形,通过第二刻线刻线切割,通过第一刻线和第二刻线进行外形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蒙皮拉形模具可兼具拉形模具、切边夹具、检测型胎的功能,采用该模具进行的拉形方法可大大降低产品开发的工装成本,缩短加工周期,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蒙皮拉形模具及拉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
,特别是一种多功能蒙皮拉形模具以及采用该模具的拉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蒙皮件是构成飞机外形并要求有良好气动性能的零件,具有外形尺寸大,型面精度高、厚度薄、刚度低的特点。
[0003]蒙皮一般采用三维曲面设计,外形、加工和检测的基准是位于零件实体以外的曲面中心或轴心,加上零件刚度低的特点,蒙皮的外形加工和外形检测需专用工装进行定位和支撑。因而蒙皮的加工工装一般有拉形模具、切边夹具、检测型胎,由于外形尺寸大,加工所需的工装成本高、周期长、空间占用大,因此急需寻求一种多功能的工装设计方案以及配套的拉形方法,以减少研制成本,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兼具成型、切边、检测的多功能蒙皮拉形模具设计方案,进一步提供一种蒙皮拉形方法,实现一套工装承担成型模具、切边夹具、检测量具三种功能,极大的降低产品开发的工装成本,提高成型和检测效率,缩短加工周期。
[0005]一种多功能蒙皮拉形模具,包括模具型面、支撑结构和底座,还包括,
[0006]刻线,所述刻线位于模具型面上,且分为第一刻线和第二刻线,第一刻线和第二刻线的基准相同,第二刻线位于第一刻线内部,其中第一刻线为零件最大实体外形对应的轮廓线,第二刻线为零件最小实体外形对应的轮廓线。
[0007]优选的,所述模具型面与零件理论型面一致,模具型面的外形尺寸以零件最大实体外形对应的轮廓线为基准,补全异形边后再加上型面切割余量得到模具型面最终外形尺寸,且最终外形尺寸为规则直边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为带有支撑柱的空心结构,多根支撑住的一端与模具型面的下端连接,另一端与底座相连。
[0009]优选的,所述底座为厚板,厚板的侧面连接有吊装挂耳。
[0010]采用上述多功能蒙皮拉形模具的蒙皮拉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步骤一,在蒙皮拉形机上安装蒙皮拉形模具,以蒙皮拉形机自带的划线机器人沿模具型面上的第一刻线逆向编程,保存程序;
[0012]步骤二,对零件进行拉形;
[0013]步骤三,拉形完成后卸载拉力,以极小的拉力拉住零件两边,在零件不产生塑性变形的前提下,尽量贴紧拉形模具的模具型面;
[0014]步骤四,按步骤一中划线机器人保存的程序在零件表面刻线;
[0015]步骤五,按步骤四中蒙皮零件外形上的刻线切割零件外形;
[0016]步骤六,修正步骤五中零件的外形;
[0017]步骤七,再次将零件安装在拉形模具上,通过第一刻线和第二刻线检查零件的外形,当零件的外形位于第一刻线和第二刻线之间时零件外形合格。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采用振动剪按线修剪或激光切割按线切割。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零件外形修正包括去除零件外形上的毛刺。
[0020]采用上述多功能蒙皮拉形模具的蒙皮拉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步骤一,在蒙皮拉形机上安装蒙皮拉形模具,以蒙皮拉形机自带的划线机器人沿模具型面上的第一刻线逆向编程,保存程序;
[0022]步骤二,对零件进行拉形;
[0023]步骤三,拉形完成后拆卸零件及模具,将拉形模具安装至激光切割机平台,采用激光切割机沿模具型面上的第一刻线逆向编程,保存程序;
[0024]步骤四,将蒙皮零件装夹与拉形模具上,使用磁铁压紧零件表面,按步骤三中激光切割机保存的程序在零件表面采用低功率烧蚀刻线;
[0025]步骤五,按步骤四中蒙皮零件外形上的刻线编程切割外形;
[0026]步骤六,修正步骤五中零件的外形;
[0027]步骤七,再次将零件安装在拉形模具上,通过第一刻线和第二刻线检查零件的外形,当零件的外形位于第一刻线和第二刻线之间时零件外形合格。
[0028]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模具设计方案可兼具拉形模具、切边夹具、检测型胎的功能,大大降低了产品开发的工装成本。采用本专利技术蒙皮拉形夹具进行的零件拉形方法效率高,无需切换不同的切边、检测夹具,在一套蒙皮拉形模具上即可完成所有的工序,缩短了时间周期,避免了在不同夹具上切换时基准变换的繁杂操作,提高了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设计的蒙皮拉形模具示意图;
[0030]图2是图1中局部A处第一刻线和第二刻线的放大示意图;
[0031]图3是蒙皮拉形零件的最终成品示意图;
[0032]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蒙皮拉形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就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凡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修改、替换和变更,均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
[0034]本专利技术的蒙皮拉形模具包括模具型面2、支撑结构3、底座1和刻线4,其中刻线4分为两条刻线,其中一条按零件理论最大实体外形在模具型面2表面刻线,另一条按零件理论最小实体外形在模具型面2表面刻线。
[0035]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36]1.如图1所示,蒙皮拉形模具由模具型面2、支撑结构3、和底座1组成,其中模具型面2上设置有刻线4,刻线4包括第一刻线41和第二刻线42,。
[0037]2.如图1所示,模具型面2按零件理论型面设计,模具型面2的外形按零件最大实体的轮廓线要求,然后补全异形边(即零件拉形后的异形边缘),再加上零件型面切割余量,最
终把模具型面2的外形边缘轮廓设计为规则直边结构。
[0038]3.如图1所示,支撑结构3采用空心结构,包括3根支柱结构,保证模具强度的同时最大化减轻模具重量。
[0039]4.如图1所示,底座1采用厚板式设计,两侧增加吊装挂耳6。
[0040]5.如图2所示,按零件最小实体外形在模具型面上进行刻线,第二刻线42的刻线宽度为0.2mm~0.3mm,深度为0.2mm~0.3mm。
[0041]6.如图2所示,按零件最大实体外形在模具型面上进行刻线,第一刻线41的刻线宽度为0.2mm~0.3mm,深度为0.2mm~0.3mm。
[0042]按照图3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拉形、切边和检测方法有以下两种途径:
[0043]方案1:
[0044]1)在蒙皮拉形机上安装固定拉形模具;
[0045]2)用蒙皮拉形机自带的划线机器人沿模具型面外圈刻线逆向编程,保存程序;
[0046]3)拉形零件;
[0047]4)拉形完成后卸载拉力,以极小的拉力拉住零件两边,在零件不产生塑性变形的前提下,尽量贴模;
[0048]5)按划线机器人保存的程序在零件表面刻线;
[0049]6)按蒙皮零件外形上的刻线切割外形(一般采用振动剪按线修剪或激光切割按线切割);
[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蒙皮拉形模具,包括模具型面、支撑结构和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刻线,所述刻线位于模具型面上,且分为第一刻线和第二刻线,第一刻线和第二刻线的基准相同,第二刻线位于第一刻线内部,其中第一刻线为零件最大实体外形对应的轮廓线,第二刻线为零件最小实体外形对应的轮廓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蒙皮拉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型面与零件理论型面一致,模具型面的外形尺寸以零件最大实体外形对应的轮廓线为基准,补全异形边后再加上型面切割余量得到模具型面最终外形尺寸,且最终外形尺寸为规则直边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蒙皮拉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为带有支撑柱的空心结构,多根支撑住的一端与模具型面的下端连接,另一端与底座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蒙皮拉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厚板,厚板的侧面连接有吊装挂耳。5.采用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多功能蒙皮拉形模具的蒙皮拉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蒙皮拉形机上安装蒙皮拉形模具,以蒙皮拉形机自带的划线机器人沿模具型面上的第一刻线逆向编程,保存程序;步骤二,对零件进行拉形;步骤三,拉形完成后卸载拉力,以极小的拉力拉住零件两边,在零件不产生塑性变形的前提下,尽量贴紧拉形模具的模具型面;步骤四,按步骤一中划线机器人保存的程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俊郭建军罗前菊黄远东柳钰锴李明王春李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