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智能自动对接的LNG加注臂干式快速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9302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实现智能自动对接的LNG加注臂干式快速接头,包括加注臂用液压快速对接干式接头和受注船用干式接头,所述加注臂用液压快速对接干式接头由第一法兰主体、卡爪、液压推杆、转盘、第一弹簧座、第一压缩弹簧、第一滑阀杆、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构成,所述受注船用干式接头由第二法兰主体、第二弹簧座、第二压缩弹簧、第二滑阀杆、第三密封圈、第四密封圈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加注臂需要与受注船对接时,液压推杆伸出,推动转盘运动,带动卡爪运动,抓上受注船端法兰,进行压紧,同时两个滑阀杆相互推动对方第二压缩弹簧,打开密封面,形成介质通道,加注完成后,液压推杆收回,打开卡爪,在弹簧力作用下各自自动封闭,实现自动启闭。现自动启闭。现自动启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智能自动对接的LNG加注臂干式快速接头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快速接头,具体为一种可实现智能自动对接的LNG加注臂干式快速接头。

技术介绍

[0002]LNG作为清洁能源,国家为能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正加大力度促进天然气利用,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LNG的转运次数必定增加,但由于LNG易燃易爆,在装卸中应尽量减少其损耗,消除安全隐患,另外,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的应用,对接的方式也要从人工对接转变到智能对接。
[0003]现有的LNG加注臂与LNG受注船的连接为法兰连接,对加注臂而言,根据工艺要求,在加注臂处于非工作状态下,连接法兰配盲法兰,封闭氮气,当对接时需人工取下盲法兰后,才能与受注船法兰人工对接,图1所示,再者在加注完成后,也需要人工拆卸法兰,不能实现智能自动接卸,不适合智能对接的要求,且在连接和拆卸过程中,会有残余的LNG挥发,造成浪费和安全隐患。为此,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对接的LNG加注臂干式快速对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实现智能自动对接的LNG加注臂干式快速接头。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一种可实现智能自动对接的LNG加注臂干式快速接头,安装在码头或加注船的加注臂前端,用于与受注船受注接管连接,包括加注臂用液压快速对接干式接头和受注船用干式接头,所述加注臂用液压快速对接干式接头由第一法兰主体、卡爪、液压推杆、转盘、第一弹簧座、第一压缩弹簧、第一滑阀杆、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构成,所述转盘转动安装在第一法兰主体的表面,所述转盘表面设置有连接杆和液压推杆,所述转盘通过所述连接杆与卡爪的尾端相连,所述液压推杆带动转盘在第一法兰主体的表面转动,所述卡爪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第一法兰主体上,所述第一法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座,所述第一弹簧座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滑阀杆,所述第一滑阀杆与第一弹簧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
[0007]所述受注船用干式接头由第二法兰主体、第二弹簧座、第二第二压缩弹簧、第二滑阀杆、第三密封圈、第四密封圈组成,所述第二弹簧座和第二滑阀杆设置在第二法兰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二第二压缩弹簧设置在第二弹簧座和第二滑阀杆之间。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法兰主体和第二法兰主体的规格相同,且第一法兰主体和第二法兰主体的接触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和第第三密封圈。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法兰主体与第一滑阀杆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法兰主体与第二滑阀杆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第四密封圈。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座和第二弹簧座的中部均设置有供滑阀杆穿过的滑杆通孔,所述滑杆通孔的外围设置有供介质流通的介质通孔。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滑阀杆与第一法兰主体之间以及第二滑阀杆与第二法兰主体之间均留有一定缝隙。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法兰主体能够通过卡爪与第二法兰主体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液压推杆为防爆推杆,所述连接杆的中间设置有缓冲弹簧。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转盘带动卡爪在张开状态,脱离连接或准备连接状态,滑阀杆在第二压缩弹簧作用下,使滑阀杆带密封圈的面与法兰主体面紧密接触,保持密封状态。法兰主体一端与加注臂连接、一端与受注船用干式接头连接,与加注臂连接后,与臂形成封闭,可实现密封,不需人工进行操作。
[0016]2、当加注臂需要与受注船对接时,液压推杆伸出,推动转盘运动,带动卡爪运动,抓上受注船端法兰,进行压紧,同时两个滑阀杆相互推动对方第二压缩弹簧,打开密封面,形成介质通道,加注完成后,液压推杆收回,打开卡爪,在弹簧力作用下各自自动封闭,实现自动启闭。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是传统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加注臂用液压快速对接干式接头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受注船用干式接头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卡爪夹紧时状态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卡爪松开时状态图。
[0023]图中:1、加注臂用液压快速对接干式接头;101、第一法兰主体;102、卡爪;103、液压推杆;104、转盘;105、第一弹簧座;106、第一压缩弹簧;107、第一滑阀杆;108、第一密封圈;109、第二密封圈;1010、连接杆;2、受注船用干式接头;201、第二法兰主体;202、第二弹簧座;203、第二压缩弹簧;204、第二滑阀杆;205、第三密封圈;206、第四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技术一种可实现智能自动对接的LNG加注臂干式快速接头安装在码头或加注船的加注臂前端,用于与受注船受注接管连接,包括加注臂用液压快速对接干式接头1和受注船用干式接头2,加注臂用液压快速对接干式接头1由第一法兰主体101、卡爪102、液压推杆103、转盘104、第一弹簧座105、第一压缩弹簧106、第一滑阀杆107、第一密封圈108、第二密封圈109构成,转盘104转动安装在第一法兰主体101的表面,转盘104表面设置有连接杆1010和液压推杆103,转盘104通过连接杆1010与卡爪102的尾端相连,液压推杆103带动转盘104在第一法兰主体101的表面转动,卡爪102通过销轴转动连
接在第一法兰主体101上,第一法兰主体1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座105,第一弹簧座105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滑阀杆107,第一滑阀杆107与第一弹簧座105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106;
[0026]其中,第一法兰主体101和第二法兰主体201的规格相同,且第一法兰主体101和第二法兰主体201的接触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09和第第三密封圈205,第一法兰主体101与第一滑阀杆107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08,第二法兰主体201与第二滑阀杆204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第四密封圈206,保证第一法兰主体101和第二法兰主体201能够正常相连,且减小两结合面残余量,提供密封性。
[0027]其中,第一弹簧座105和第二弹簧座202的中部均设置有供滑阀杆穿过的滑杆通孔,滑杆通孔的外围设置有供介质流通的介质通孔。
[0028]其中,第一滑阀杆107与第一法兰主体101之间以及第二滑阀杆204与第二法兰主体201之间均留有一定缝隙。
[0029]其中,第一法兰主体101能够通过卡爪102与第二法兰主体201固定连接。
[0030]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智能自动对接的LNG加注臂干式快速接头,安装在码头或加注船的加注臂前端,用于与受注船受注接管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注臂用液压快速对接干式接头(1)和受注船用干式接头(2),所述加注臂用液压快速对接干式接头(1)由第一法兰主体(101)、卡爪(102)、液压推杆(103)、转盘(104)、第一弹簧座(105)、第一压缩弹簧(106)、第一滑阀杆(107)、第一密封圈(108)、第二密封圈(109)构成,所述转盘(104)转动安装在第一法兰主体(101)的表面,所述转盘(104)表面设置有连接杆(1010)和液压推杆(103),所述转盘(104)通过所述连接杆(1010)与卡爪(102)的尾端相连,所述液压推杆(103)带动转盘(104)在第一法兰主体(101)的表面转动,所述卡爪(102)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第一法兰主体(101)上,所述第一法兰主体(1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座(105),所述第一弹簧座(105)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滑阀杆(107),所述第一滑阀杆(107)与第一弹簧座(105)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106);所述受注船用干式接头(2)由第二法兰主体(201)、第二弹簧座(202)、第二压缩弹簧(203)、第二滑阀杆(204)、第三密封圈(205)、第四密封圈(206)组成,所述第二弹簧座(202)和第二滑阀杆(204)设置在第二法兰主体(201)的内部,所述第二压缩弹簧(203)设置在第二弹簧座(202)和第二滑阀杆(204)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选智柏金生魏杰宋兆国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远洋流体装卸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