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8977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3:57
灰度级电压级输出部(2,3,4)对于具有断线部位的信号线(20),基于断线部位的位置和信号线(20)的布线电阻(R),将被校正为低于要输出到信号线(20)的灰度级电压(V)的第一灰度级电压(V1)输出到第一信号线部(20a),并且基于断线部位的位置、信号线(20)的布线电阻(R)和预备布线(30)的布线电阻(R3)将校正了应输出到信号线(20)的灰度级电压(V)的第二灰度级电压(V2)输出到第二信号线部(20b)。由此,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降低沿着有断线部位的信号线(20)的亮度偏差的显示装置。(20)的亮度偏差的显示装置。(20)的亮度偏差的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现有显示装置,存在为了修复源极总线布线的断线不良,将发生断线不良的源极总线布线与冗余布线连接的显示装置(参照特开平11-30772号公报(例如,专利文献1))。
[0003]上述显示装置通过使用冗余布线代替发生断线不良的源极总线布线,能够从断线处开始显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特开平11-3077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控制驱动与冗余布线连接的源极总线布线的输出缓冲器的驱动能力,以使得与修复了断线不良、短路不良等的源极总线布线连接的像素的显示状态成为与正常的源极总线布线连接的像素相同的显示状态。
[0006]然而,在上述显示装置中,需要针对每个输出缓冲器控制驱动能力的电路、生成该控制信号的电路,存在电路构成变得复杂的问题。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降低沿着具有断线部位的信号线的亮度偏差的显示装置。解决问题的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涉及的显示装置,具备:多个显示元件,矩阵状地配置于基板的显示区域;多条信号线,按所述多个显示元件的每行或每列连接;以及灰度级电压输出部,向所述多条信号线各自输出基于视频信号的灰度级电压;所述多条信号线中有断线部位的信号线被分割为从所述灰度级电压输出部到所述断线部位第一信号线部和从所述断线部位到末端的第二信号线部,所述第二信号线部的所述末端侧经由预备布线与所述灰度级电压输出部连接,所述灰度级电压输出部对于有所述断线部位的信号线,基于所述断线部位的位置和所述信号线的布线电阻,将第一灰度级电压输出至所述第一信号线部,所述第一灰度级电压被校正为比要输出至所述信号线的所述灰度级电压低;且所述灰度级电压输出部对于有所述断线部位信号线,基于所述断线部位的位置、所述
信号线的布线电阻以及所述预备布线的布线电阻,将第二灰度级电压输出至所述第二信号线部,所述第二灰度级电压是对要输出至所述信号线的所述灰度级电压进行校正而得到。专利技术效果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基于断线部位的位置和信号线的布线电阻,将被校正为比要输出至信号线的灰度级电压低的第一灰度级电压输出至第一信号线部;且对于有断线部位信号线,基于断线部位的位置、信号线的布线电阻以及预备布线的布线电阻,将对要输出至信号线的灰度级电压进行校正而得到的第二灰度级电压输出至第二信号线部,以简单的结构降低沿着有断线部位的信号线的亮度偏差。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框图。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源极驱动器的框图。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时序控制器的框图。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帧反转驱动时的源极驱动器的输出的时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帧反转驱动时的源极驱动器的输出的时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框图。图8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加法/减法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通过图示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在多个附图中,对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0012](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框图。
[0013]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具备液晶面板部1、多个源极驱动器2以及源极基板3。液晶面板部1具有: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侧玻璃基板10;以与TFT侧玻璃基板10的前面侧相对的方式相对于TFT侧玻璃基板10隔开间隔地配置的CF(Color Filter:滤色器)侧玻璃基板(未图示);以及密封在TFT侧玻璃基板10与CF侧玻璃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未图示)。
[0014]另外,液晶面板部1具备在TFT侧玻璃基板10的前面侧配置为矩阵状的多个像素(未图示)。由多个像素在液晶面板部1的前面形成显示区域D。在该实施方式中,液晶面板部1使用分辨率为横3840
×
纵2160的所谓的4K2K的液晶面板。
[0015]在TFT侧玻璃基板10的前面侧,相互平行地隔开间隔地设置有沿横向延伸的多个栅极线(未图示)。沿横向排列的多个像素分别连接于各栅极线。
[0016]另外,在TFT侧玻璃基板10的前面侧的左边侧设置有连接各栅极线的左端的第一栅极驱动器(未图示)。另外,在TFT基板10的前表面的右边侧设置有连接各栅极线的右端的第二栅极驱动器(未图示)。
[0017]在TFT侧玻璃基板10的前面侧,相互平行地隔开间隔地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多条
源极线20。在纵向上排列的多个像素分别连接于各源极线20。多条源极线20设置于与多条栅极线不同的层,且隔着绝缘膜与多条栅极线交叉。上述多条源极线20是多条信号线的一示例。
[0018]沿TFT侧玻璃基板10的上边排列的多个源极驱动器2分别连接于各源极线20。另外,配置有长方形的源极基板3,该源极基板3连接多个源极驱动器2的与TFT侧玻璃基板10相反的一侧,沿着TFT侧玻璃基板10的上边延伸。
[0019]液晶面板部1的各像素包括:设置于TFT侧玻璃基板10的像素电极(未图示)以及薄膜晶体管11(显示元件);设置于CF侧玻璃基板的对置电极(未图示);以及封入像素电极与对置电极之间的液晶层(未图示)。向对置电极施加对向基准电压Vcom。
[0020]此外,多条源极线20(信号线)中的具有断线部位的源极线20具有从源极驱动器2到断线部位的第一源极线部20a(第一信号线部)、以及从上述断线部位到的第二源极线部20b(第二信号线部)。第二源极线部20b(第二信号线部)的末端经由预备布线30连接到源极驱动器2。
[0021]此外,在TFT侧玻璃基板10上设置多个预备布线30,应用于每个具有断线部位的源极线20。通过激光等的照射,通过将发生断线的源极线20的末端熔接于所选择的预备布线30,能够对断线部位以下的第二源极线部20b(第二信号线部)施加灰度级电压,能够修正断线缺陷。
[0022]图2是源极驱动器2的框图。
[0023]如图2所示,源极驱动器2具有:数据锁存电路21,保持从时序控制器基板4输出的显示数据;D/A转换电路22,对在数据锁存电路21中保持的显示数据进行D/A(数字/模拟)转换;以及输出缓冲电路23,输出来自D/A转换电路22的模拟数据outN、outN+1、outN+2、


[0024]另外,图3是时序控制器基板4的框图。
[0025]如图3所示,时序控制器基板4具有输入影像信号的信号输入电路41、影像信号校正电路42、栅极驱动器I/F电路43、源极驱动器I/F电路44、存储部45以及灰度级电压生成电路46。由信号输入电路41、视频信号校正电路42、栅极驱动器I/F电路43以及源极驱动器I/F电路44构成时序控制器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显示元件,矩阵状地配置于基板的显示区域;多条信号线,按所述多个显示元件的每行或每列连接;以及灰度级电压输出部,向所述多条信号线各自输出基于视频信号的灰度级电压;所述多条信号线中有断线部位的信号线被分割为从所述灰度级电压输出部到所述断线部位的第一信号线部和从所述断线部位到末端的第二信号线部,所述第二信号线部的所述末端侧经由预备布线与所述灰度级电压输出部连接,所述灰度级电压输出部对于有所述断线部位的信号线,基于所述断线部位的位置和所述信号线的布线电阻校正的第一灰度级电压输出至所述第一信号线部,其中,所述第一灰度级电压是比要输出至所述信号线的所述灰度级电压低;且所述灰度级电压输出部对于有所述断线部位信号线,基于所述断线部位的位置、所述信号线的布线电阻以及所述预备布线的布线电阻校正的第二灰度级电压输出至所述第二信号线部,其中,所述第二灰度级电压对要输出至所述信号线的所述灰度级电压进行校正而得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度级电压输出部将所述第一灰度级电压输出至所述第一信号线部,所述第一灰度级电压是每个有所述断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胁志朗
申请(专利权)人: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