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镜头控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7750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变焦镜头控制机构,包含至少二镜群筒、镜群筒座、导杆及驱动装置,其中该镜群筒相互套接,其内可承置预设的镜片群组,且除最内部的镜群筒外其它镜群筒周缘面均设有凹槽,该导杆固定在该最内部的镜群筒上,并配合设置在其它镜群筒周缘面上的凹槽,该驱动装置是用以驱动镜群筒座旋转,其特征在于:这些镜群筒下缘设有凸梢,而所述镜群筒座具有配合所述镜群筒的凸筒,且凸筒的外周缘面设有与镜群筒的凸梢配合的突出面。(*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焦镜头控制机构,尤指一种其镜片群组的位移量与其镜群筒座的旋转角度呈非线性关系的变焦镜头控制机构。目前,公知的变焦镜头是通过螺纹结构调整焦距,如于1998年6月21日公告的台湾专利第137008号揭示的相机镜头调焦机构,其包括导向机构、螺杆及传动机构。该螺杆沿镜头的聚焦光轴方向延伸设置,并在螺杆的一端固设一调整钮,通过旋转该调整钮带动螺杆转动。该传动机构则固定在镜头上且与螺杆啮合,将螺杆的旋转运动传动至镜头,使镜头沿导向机构的方向行进从而调整焦距。但是,这种利用螺纹结构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位移的镜头调焦机构,位移量与旋转角度呈线性关系,所以焦距长短只能渐次调节,不能依使用者需求一次性或快速调整到达定位,再者,螺杆等螺纹结构较难制造,且除螺杆外需另设传动机构等,整体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以制造容易且成本低廉的新颖凸轮式结构实现镜片群组迅速且精确之变焦的变焦镜头控制机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变焦镜头控制机构,其包含镜片群组、镜群筒、镜群筒座、导杆及驱动装置,其中该镜群筒设有凸梢,且除最内部镜群筒外的镜群筒均设有凹槽,该凹槽可配合该导杆导引及确保镜群筒沿光轴方向移动,并使各该镜群筒的凸梢与镜群筒的假想圆心成一列排开配置;该镜群筒座具有配合该镜群筒的同心圆式凸筒,该同心圆式凸筒的外周缘上设有可配合该镜片群组以实现预设相对位移量的突出面。当变焦时,驱动装置带动镜群筒座旋转,该镜群筒座的突出面便顶抵该镜群筒的凸销,迫使镜群筒沿光轴方向移动以实现镜片群组的相对位移从而调整焦距。上述变焦镜头控制机构利用镜群筒座的突出面与镜群筒的凸梢间的抵顶配合即凸轮原理将镜群筒座的旋转运动转换成镜群筒的直线位移,镜群筒位移量与镜群筒座旋转角度之间呈非线性关系,所以可依使用者需求一次性或快速地将焦距调整到达定位,且这些突出面及凸梢结构制造容易、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变焦镜头控制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变焦镜头控制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最短焦距时镜群筒与镜群筒座的相对关系示意图,显示镜群筒的凸梢和镜群筒座的突出面两者的相对位置;图4为中间焦距时镜群筒与镜群筒座的相对关系示意图,显示镜群筒的凸梢和镜群筒座的突出面两者的相对位置;图5为最长焦距时镜群筒与镜群筒座的相对关系示意图,显示镜群筒的凸梢和镜群筒座的突出面两者的相对位置。图中,1、11、12、13.镜群筒,111、121、131.凸梢,122、132.凹槽,113、123、133.下缘筒面,2.镜群筒座,20.内筒,21、22、23.凸筒,211、221、231突出面,212、222、232.分段部分,3.导杆,4.驱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技术变焦镜头控制机构主要包含镜群筒1、镜群筒座2、导杆3及驱动装置4,其中该镜群筒1内设有镜片群组(图中未示),镜片群组彼此的相对位置移动可实现镜头的变焦。该导杆3可为螺钉、铆钉或钢珠等,并以螺钉为较佳。而驱动装置4可为步进马达或直流马达等,并以步进马达为较佳。本实施例的镜群筒1具有三个大小不同且可相互套接的镜群筒11、12、13,其中镜群筒11、12、13的下缘分别设有凸梢111、121、131,且除最内部镜群筒11外的镜群筒12、13设有凹槽122、132,该凹槽122、132呈沿着该镜群筒12、13周缘表面延伸的纵长设计,且可配合固定在镜群筒11外表面的导杆3导引及确保镜群筒11、12、13沿光轴方向移动,并使各该镜群筒11、12、13的凸梢111、121、131与镜群筒11、12、13的假想圆心(图中未示)呈一列排开配置,而且,凸梢111、121、131的长度在镜群筒11、12、13的下缘筒面113、123、133切齐时呈由内而外递减状。镜群筒座2具有配合该镜群筒11、12、13的内筒20及与该内筒同心的同心圆式凸筒21、22、23,且各该同心圆式凸筒21、22、23的外径与相互组接的各该镜群筒11、12、13的外径相对应,而内筒20的外径与最内部镜群筒11的内径大致相等。各该凸筒21、22、23的外周缘上另设有可配合该镜片群组以实现其相互间预设的相对位移量的突出面211、221、231,该突出面211、221、231可为突出于凸筒外周缘表面的平面、突出于凸筒外周缘表面的斜面或者突出于凸筒外周缘表面的平面及斜面的组合。此外,该突出面可具备分段部,也可为相对应于镜群筒数量的多段式设计,以配合该镜片群组变焦设计。再请参阅图2,组装镜群筒1与镜群筒座2时,是使内筒20套入镜群筒11内,并令凸筒21对应镜群筒11、凸筒22对应镜群筒12且凸筒23对应镜群筒13,同时,该镜群筒11、12、13的凸梢111、121、131分别对应镜群筒座2的同心圆式凸筒21、22、23上的突出面211、221、231的分段部分212、222、232。之后,可依照现有技术的结合方式,通过一套筒和弹簧(图中未示)将该镜群筒1以及除底座24外的镜群筒座2部分收纳其间,以组装镜群筒1与镜群筒座2。再者,依上述方式所组接的镜群筒1与镜群筒座2,如图3所示,其镜片群组的焦距为最短。当需要变焦时,驱动装置4带动镜群筒座2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各该镜群筒11、12、13的凸梢111、121、131便沿着突出面211、221、231并相对远离突出面211、221、23 1的分段部分212、222、232移动,通过凸梢111、121、131与突出面211、221、231的抵顶配合而使镜群筒11、12、13直线位移至适当位置处。如图4所示,其为本实施例之变焦镜头控制机构,揭示当仅需使镜群筒12、13移动即可至镜片群组的中间焦距位置时,镜群筒11、12、13的凸梢111、121、131与镜群筒座2的突出面211、221、231两者间的相对关系位置。在最长焦距时,如图5所示,各该镜群筒11、12、13的凸梢111、121、131仍如图4中所示者沿着凸筒21、22、23的突出面211、221、231相对到达突出面211、221、231的最高位置处。权利要求1.一种变焦镜头控制机构,包含至少二镜群筒、镜群筒座、导杆及驱动装置,其中该镜群筒相互套接,其内可承置预设的镜片群组,且除最内部的镜群筒外其它镜群筒周缘面均设有凹槽,该导杆固定在该最内部的镜群筒上,并配合设置在其它镜群筒周缘面上的凹槽,该驱动装置是用以驱动镜群筒座旋转,其特征在于这些镜群筒下缘设有凸梢,而所述镜群筒座具有配合所述镜群筒的凸筒,且凸筒的外周缘面设有与镜群筒的凸梢配合的突出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梢是依所述镜群筒数设置,且所述凸梢长度是配合所述凸筒的突出面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焦镜头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梢的长度由内而外递减。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是沿着所述镜群筒周缘面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面包含与所述凸梢垂直的平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面包含与所述凸梢夹一角度的斜面。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玉祥
申请(专利权)人:矽峰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