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支架及地面整平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728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支架及地面整平机器人。其中,连接支架包括固定架、驱动架、主连杆和副连杆组成的四连杆机构主连杆与固定架通过转动副连接,副连杆与固定架通过球副连接,主连杆和副连杆分别与驱动架通过球副连接。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固定架、驱动架、主连杆和副连杆组成四连杆机构即保持平行四边形机构的运动特性,又具有空间上的柔性,避免了驱动车左右倾斜而联动地面处理机构左右倾斜,从而保证了对混凝土地面均匀处理的施工效果,确保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支架及地面整平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施工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接支架及地面整平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对建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地面成型的好坏在其中就显得特别重要,直接关系到后续新工艺工法的可实现程度,如地砖薄贴新工艺和木地板安装免二次找平技术等。目前的高精度地面主要是通过人工打磨、复测的方式,不断修正,直至达到目标要求,效率低下,严重影响整体工期,人工成本高昂,且由于不同工人的技术水平不一,高精度地面的效果也层次不齐,差异性较大。
[0003]高精度混凝土地面施工分为三个重要的工序,分别是地面整平、抹平及提浆、收面及抹光。地面整平工序是指混凝土浇筑、摊铺后,对混凝土地面的标高控制及二次振捣,现阶段比较常用的施工工具有木抹子、振平尺及振平梁等,木抹子整平方法是人工手持木抹子,倒退着颠木抹子,起到压实和刮平的作用,然而,为了实现压实的作用,木抹子一般较重,手持木抹子在混凝土中行走,施工效率相对较低,且标高控制很难做到。振平尺是在木抹子的基础上增加了振动电机,进一步提高压实的作用,同样的,振动尺亦有标高难以控制及施工效率低下的弊端,同时,工人无法长时间作业,使用振动尺对工人体力是巨大考验。振动梁则是指在混凝土两侧布置导轨,在两个导轨间布置横梁,并装在振动电机,同时驱动横梁沿着导轨运动,从而整平出一块混凝土平面,振动梁能够保证较好的标高面,同时,压实的效果也较好,但是,振动梁现场搭建较麻烦,且每块混凝土平面间是独立的,需要后期做接缝,效率不高。
[0004]在混凝土初凝后,需要对混凝土地面进行抹平提浆施工工序,地面抹平是混凝土地面成型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这道工序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后期是否开裂及地面的水平度等问题。地面抹平工作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人工使用抹刀,进行地面抹平,效率低下,抹平质量不高;第二种是使用手扶式抹平机,需要人手扶持操作,行走通过人工驱动,抹盘转动使用汽油机驱动,相较人工抹平,手扶抹平机相对省力,但由于人工驱动,效率不高,且汽油机振动剧烈,人工操作时间不能过长,抹平效率一般;第三种是使用驾驶性抹平机,人可以坐在抹平机上,操作抹平机运动,相较于上述两种方式,此方法省力,且效率较高,但由于其本身特性问题,此设备质量较大,在进行初凝后地面抹平工作时,设备往往会留下较大的抹平痕迹,抹平和收面的效果不佳,对终凝后的混凝土地面抛光效果较好。
[0005]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自动化的整平机,以提高混凝土地面的施工效果。现有的自动化的抹平机基本包括驱动车、连接支架和整平机构,整平机构通过连接支架与驱动车相连,连接支架可以驱动整平机构在竖直方向上位移。在整平机移动的过程中,如果驱动车遇见了地面不平整的问题,就会导致驱动车在行驶方向上左右倾斜,进而通过连接支架带动整平机构也左右倾斜,从而造成对混凝土地面的不均匀处理,影响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支架及地面整平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整平机存在的遇见地面不平整问题所导致的混凝土地面的不均匀处理的技术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支架,包括:固定架和驱动架,固定架用于与驱动车相连,驱动架用于与地面处理机构相连;主连杆和副连杆,主连杆和副连杆中的一个与固定架通过转动副连接,主连杆和副连杆中的另一个与固定架通过球副连接,主连杆和副连杆分别与驱动架通过球副连接,固定架、驱动架、主连杆和副连杆组成四连杆机构。
[000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球副由至少两个转动副组成。
[000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支架还包括活动铰接杆,活动铰接杆的第一端与主连杆和副连杆中的一个沿垂直于连接支架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枢轴连接,活动铰接杆的第二端与驱动架沿连接支架所在平面上的枢轴连接,活动铰接杆及其两端的枢轴连接结构组成一个球副。
[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活动铰接杆的第一端与主连杆沿垂直于连接支架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枢轴连接。
[00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支架还包括:伸缩驱动件,伸缩驱动件的第一端与固定架铰接,伸缩驱动件的第二端与主连杆或副连杆铰接。
[00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伸缩驱动件为电动推杆或电动缸。
[001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地面整平机器人,包括:驱动车,驱动车包括车体和安装在车体上的移动驱动件;连接支架和地面处理机构,连接支架连接在车体和地面处理机构之间;连接支架为上述的连接支架。
[00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支架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快拆结构与车体相连。
[00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快拆结构包括设置在车体上的卡接槽以及设置在连接支架的第一端的卡接块,连接支架的第一端沿竖直轴可转动地与卡接块相连。
[00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支架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快拆结构与地面处理机构相连。
[001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地面处理机构包括整平机构和抹平机构,连接支架通过第二快拆结构可选择地与整平机构相连或者与抹平机构相连。
[0018]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支架可以驱动地面处理机构升降调节高度,当驱动车遇见了地面不平整而倾斜时,固定架跟随驱动车左右倾斜,由于副连杆与固定架通过球副连接以及主连杆和副连杆分别与驱动架通过球副连接,就可以使得与驱动车相连的固定架带动主连杆和副连杆相对扭转,而让驱动架在地面处理机构重量的作用下还处于原先的竖直位置,避免了驱动车左右倾斜而联动地面处理机构左右倾斜,从而保证了对混凝土地面均匀处理的施工效果,确保施工质量。
[0019]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
定。在附图中:
[0021]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连接支架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示出了图1的连接支架的扭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示出了图2的连接支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地面整平机器人挂载整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示出了图4的地面整平机器人的连接支架与车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6]图6示出了图4的地面整平机器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地面整平机器人挂载抹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9]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21)和驱动架(22),所述固定架(21)用于与驱动车(10)相连,所述驱动架(22)用于与地面处理机构相连;主连杆(23)和副连杆(24),所述主连杆(23)和所述副连杆(24)中的一个与所述固定架(21)通过转动副连接,所述主连杆(23)和所述副连杆(24)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固定架(21)通过球副连接,所述主连杆(23)和所述副连杆(24)分别与所述驱动架(22)通过球副连接,所述固定架(21)、所述驱动架(22)、所述主连杆(23)和所述副连杆(24)组成四连杆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副由至少两个转动副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还包括活动铰接杆(26),所述活动铰接杆(26)的第一端与所述主连杆(23)和所述副连杆(24)中的一个沿垂直于所述连接支架(2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枢轴连接,所述活动铰接杆(26)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架(22)沿所述连接支架(20)所在平面上的枢轴连接,所述活动铰接杆(26)及其两端的枢轴连接结构组成一个球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铰接杆(26)的第一端与所述主连杆(23)沿垂直于所述连接支架(2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枢轴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还包括:伸缩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堃冯文龙李思桥宗晓胡伟徐振伟肖南平
申请(专利权)人:筑石科技湖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