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间起重用悬臂式起重机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7258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间起重用悬臂式起重机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起重机技术领域,包括:空心立柱;液压缸,液压缸设置于空心立柱内;辅助滑动机构,辅助滑动机构设置于空心立柱内,且辅助滑动机构与液压缸相连接,辅助滑动机构通过液压缸实现升降;夹持机构,夹持机构设置于空心立柱的右侧,夹持机构用以实现对物品的夹持;卷线机构,卷线机构设置于夹持机构的上侧,卷线机构与夹持机构相连接,卷线机构用以实现对夹持机构的收放;最终可以实现在调节悬臂和钩爪的角度时提高了起重机的稳定性,防止起重机因为中心不稳损坏,进而提高了起重机的使用寿命,同时防止了车间发生意外。同时防止了车间发生意外。同时防止了车间发生意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间起重用悬臂式起重机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起重机
,具体涉及一种车间起重用悬臂式起重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又称天车,航吊,吊车。轮胎起重机的主要特点是:其行驶驾驶室与起重操纵室合二为一、是由履带起重机(履带吊)演变而成,将行走机构的履带和行走支架部分变成有轮胎的底盘,克服了履带起重机(履带吊)履带板对路面造成破坏的缺点,属于物料搬运机械。桥式起重机是横架于车间、仓库和料场上空进行物料吊运的起重设备。由于它的两端坐落在高大的水泥柱或者金属支架上,形状似桥。桥式起重机的桥架沿铺设在两侧高架上的轨道纵向运行,可以充分利用桥架下面的空间吊运物料,不受地面设备的阻碍。它是使用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起重机械。
[0003]目前常用的悬臂式起重机在车间使用时,大都不便于调节起重机悬臂和钩爪的角度,在车间通过钩爪钩取物品时存在诸多不便,便于调节起重机悬臂和钩爪角度的起重机又存在当起重机悬臂和钩爪调节角度时起重机重心不稳的问题,重心不稳十分容易造成起重机损坏,从而导致意外事故发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车间起重用悬臂式起重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间起重用悬臂式起重机及其使用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悬臂和钩爪角度调节时起重机重心不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间起重用悬臂式起重机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空心立柱;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设置于空心立柱内;辅助滑动机构,所述辅助滑动机构设置于空心立柱内,且辅助滑动机构与液压缸相连接,所述辅助滑动机构通过液压缸实现升降;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空心立柱的右侧,所述夹持机构用以实现对物品的夹持;卷线机构,所述卷线机构设置于夹持机构的上侧,所述卷线机构与夹持机构相连接,所述卷线机构用以实现对夹持机构的收放;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于空心立柱的右侧,所述移动机构与卷线机构相连接,所述移动机构用以实现对卷线机构的移动;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空心立柱的右侧,所述升降机构位于移动机构的下侧;第一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设置于空心立柱的右侧,所述第一支撑机构用以实
现支撑移动机构;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设置于空心立柱的下侧,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用以实现支撑空心立柱和液压缸;底部支撑机构,所述底部支撑机构设置于空心立柱的下侧,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位于底部支撑机构内,所述底部支撑机构用以实现容纳角度调节机构;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设置于角度调节机构的下侧,所述第二支撑机构用以实现支撑底部支撑机构,最终可以实现在调节悬臂和钩爪的角度时提高了起重机的稳定性,防止起重机因为中心不稳损坏,进而提高了起重机的使用寿命,同时防止了车间发生意外。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空心立柱包括第一滑槽、弧形槽和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滑槽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分别开设于空心立柱的左右两端,所述弧形槽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弧形槽均开设于空心立柱的下端,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于空心立柱的右端,所述液压缸位于空心立柱内,所述辅助滑动机构包括辅助滑块、T形滑块和T形滑板,所述辅助滑块滑动连接于空心立柱内,且辅助滑块固定连接于液压缸的伸长端,所述T形滑块固定连接于辅助滑块的左端,且T形滑块滑动连接于位于左侧的第一滑槽内,所述T形滑板固定连接于辅助滑块的右端,且T形滑板滑动连接于位于右侧的第一滑槽内。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保护壳、第一安装孔、气缸、移动齿条、间歇齿轮和钩爪,所述保护壳设置于空心立柱的右侧,所述第一安装孔开设于保护壳内,所述气缸固定连接于保护壳的上内壁,所述移动齿条固定连接于气缸的伸长端,所述间歇齿轮设置为两个,所述间歇齿轮通过铰轴活动交接于保护壳的前后内壁之间,所述钩爪设置为两个,所述钩爪固定连接于间歇齿轮的表面,所述移动齿条与间歇齿轮相啮合。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卷线机构包括T形限位杆、第一连接件、第二固定板、第一转杆、第二伺服电机、L形固定架、第二转杆、第一皮带轮、第一传动皮带、钢绳和第二连接件,所述T形限位杆设置于空心立柱的右侧,所述第一连接件套设于T形限位杆的表面,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于空心立柱的右侧,所述第一转杆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件的前端,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贯穿第一连接件的前端,且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转杆的前端,所述L形固定架固定连接于第二伺服电机的前端,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均套设于第一转杆的表面,所述第二转杆转动连接于两个第二连接件之间,且第二转杆的前端向外延伸,所述第一皮带轮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转杆和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表面,所述第一传动皮带套设于两个第一皮带轮的表面,且两个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传动皮带传动连接,所述钢绳固定连接于第一转杆的表面,且钢绳缠绕于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表面,所述保护壳固定连接于钢绳的另一端。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工字横梁、第二滑槽、第一安装槽、固定齿条、移动齿轮、滑孔、第一伺服电机、限位滑板、第一限位滑块和第二限位滑块,所述工字横梁固定连接于T形滑板的右端,所述第二滑槽设置为四个,每两个所述第二滑槽设置为一组,两组所述第二滑槽分别开设于工字横梁的上下两端,且两组第二滑槽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槽开设于工字横梁的右端,所述固定齿条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槽的下内壁,所述移动齿轮啮合连接于固定齿条的上端,所述T形限位杆固定连接于移动齿轮的前端中
心处,所述滑孔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孔分别开设于工字横梁的前后两端,且两个滑孔均与第一安装槽相连通,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移动齿轮的后端中心处,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于滑孔相匹配,所述限位滑板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滑板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伺服电机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一限位滑块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滑块固定连接于限位滑板的上端,且第一限位滑块滑动连接于位于上侧的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限位滑块设置为两个,所述工字横梁固定连接于限位滑板的下端,且第二限位滑块滑动连接于位于下侧的第二滑槽内。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所述第一螺杆、第三伺服电机、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连接皮带、弧形安装块和螺母,所述第一螺杆、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连接皮带和弧形安装块设置均两个,所述弧形安装块固定连接于空心立柱的表面,所述第一螺杆转动连接于弧形安装块的下端,所述第三伺服电机设置于空心立柱的右侧,所述主动皮带轮固定连接于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表面,所述从动皮带轮固定连接于第一螺杆的表面,所述连接皮带套设于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的表面,且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通过连接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螺母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螺母分别螺纹连接于两个第一螺杆的表面。
[00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间起重用悬臂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立柱(1);液压缸(2),所述液压缸(2)设置于空心立柱(1)内;辅助滑动机构(3),所述辅助滑动机构(3)设置于空心立柱(1)内,且辅助滑动机构(3)与液压缸(2)相连接,所述辅助滑动机构(3)通过液压缸(2)实现升降;夹持机构(6),所述夹持机构(6)设置于空心立柱(1)的右侧,所述夹持机构(6)用以实现对物品的夹持;卷线机构(5),所述卷线机构(5)设置于夹持机构(6)的上侧,所述卷线机构(5)与夹持机构(6)相连接,所述卷线机构(5)用以实现对夹持机构(6)的收放;移动机构(4),所述移动机构(4)设置于空心立柱(1)的右侧,所述移动机构(4)与卷线机构(5)相连接,所述移动机构(4)用以实现对卷线机构(5)的移动;升降机构(7),所述升降机构(7)设置于空心立柱(1)的右侧,所述升降机构(7)位于移动机构(4)的下侧;第一支撑机构(8),所述第一支撑机构(8)设置于空心立柱(1)的右侧,所述第一支撑机构(8)用以实现支撑移动机构(4);角度调节机构(10),所述角度调节机构(10)设置于空心立柱(1)的下侧,所述角度调节机构(10)用以实现支撑空心立柱(1)和液压缸(2);底部支撑机构(9),所述底部支撑机构(9)设置于空心立柱(1)的下侧,所述角度调节机构(10)位于底部支撑机构(9)内,所述底部支撑机构(9)用以实现容纳角度调节机构(10);第二支撑机构(11),所述第二支撑机构(11)设置于角度调节机构(10)的下侧,所述第二支撑机构(11)用以实现支撑底部支撑机构(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间起重用悬臂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立柱(1)包括第一滑槽(101)、弧形槽(102)和第一固定板(103),所述第一滑槽(101)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滑槽(101)分别开设于空心立柱(1)的左右两端,所述弧形槽(102)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弧形槽(102)均开设于空心立柱(1)的下端,所述第一固定板(103)固定连接于空心立柱(1)的右端,所述液压缸(2)位于空心立柱(1)内,所述辅助滑动机构(3)包括辅助滑块(301)、T形滑块(302)和T形滑板(303),所述辅助滑块(301)滑动连接于空心立柱(1)内,且辅助滑块(301)固定连接于液压缸(2)的伸长端,所述T形滑块(302)固定连接于辅助滑块(301)的左端,且T形滑块(302)滑动连接于位于左侧的第一滑槽(101)内,所述T形滑板(303)固定连接于辅助滑块(301)的右端,且T形滑板(303)滑动连接于位于右侧的第一滑槽(10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间起重用悬臂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6)包括保护壳(601)、第一安装孔(602)、气缸(603)、移动齿条(604)、间歇齿轮(605)和钩爪(606),所述保护壳(601)设置于空心立柱(1)的右侧,所述第一安装孔(602)开设于保护壳(601)内,所述气缸(603)固定连接于保护壳(601)的上内壁,所述移动齿条(604)固定连接于气缸(603)的伸长端,所述间歇齿轮(605)设置为两个,所述间歇齿轮(605)通过铰轴活动交接于保护壳(601)的前后内壁之间,所述钩爪(606)设置为两个,所述钩爪(606)固定连接于间歇齿轮(605)的表面,所述移动齿条(604)与间歇齿轮(605)相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间起重用悬臂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机构
(5)包括T形限位杆(501)、第一连接件(502)、第二固定板(503)、第一转杆(504)、第二伺服电机(505)、L形固定架(506)、第二转杆(507)、第一皮带轮(508)、第一传动皮带(509)、钢绳(510)和第二连接件(511),所述T形限位杆(501)设置于空心立柱(1)的右侧,所述第一连接件(502)套设于T形限位杆(501)的表面,所述第二固定板(503)设置于空心立柱(1)的右侧,所述第一转杆(504)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件(502)和第二固定板(503)之间,所述第二伺服电机(505)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件(502)的前端,所述第二伺服电机(505)的输出端活动贯穿第一连接件(502)的前端,且第二伺服电机(50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转杆(504)的前端,所述L形固定架(506)固定连接于第二伺服电机(505)的前端,所述第二连接件(511)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511)均套设于第一转杆(504)的表面,所述第二转杆(507)转动连接于两个第二连接件(511)之间,且第二转杆(507)的前端向外延伸,所述第一皮带轮(508)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508)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转杆(507)和第二伺服电机(505)的输出端表面,所述第一传动皮带(509)套设于两个第一皮带轮(508)的表面,且两个第一皮带轮(508)通过第一传动皮带(509)传动连接,所述钢绳(510)固定连接于第一转杆(504)的表面,且钢绳(510)缠绕于第一转杆(504)和第二转杆(507)的表面,所述保护壳(601)固定连接于钢绳(510)的另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间起重用悬臂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4)包括工字横梁(401)、第二滑槽(402)、第一安装槽(403)、固定齿条(404)、移动齿轮(405)、滑孔(406)、第一伺服电机(407)、限位滑板(408)、第一限位滑块(409)和第二限位滑块(410),所述工字横梁(401)固定连接于T形滑板(303)的右端,所述第二滑槽(402)设置为四个,每两个所述第二滑槽(402)设置为一组,两组所述第二滑槽(402)分别开设于工字横梁(401)的上下两端,且两组第二滑槽(402)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槽(403)开设于工字横梁(401)的右端,所述固定齿条(404)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槽(403)的下内壁,所述移动齿轮(405)啮合连接于固定齿条(404)的上端,所述T形限位杆(501)固定连接于移动齿轮(405)的前端中心处,所述滑孔(406)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孔(406)分别开设于工字横梁(401)的前后两端,且两个滑孔(406)均与第一安装槽(403)相连通,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0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移动齿轮(405)的后端中心处,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07)的输出端于滑孔(406)相匹配,所述限位滑板(408)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滑板(408)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伺服电机(407)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一限位滑块(409)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滑块(409)固定连接于限位滑板(408)的上端,且第一限位滑块(409)滑动连接于位于上侧的第二滑槽(402)内,所述第二限位滑块(410)设置为两个,所述工字横梁(401)固定连接于限位滑板(408)的下端,且第二限位滑块(410)滑动连接于位于下侧的第二滑槽(402)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间起重用悬臂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7)包括所述第一螺杆(701)、第三伺服电机(702)、主动皮带轮(703)、从动皮带轮(704)、连接皮带(705)、弧形安装块(706)和螺母(707),所述第一螺杆(701)、主动皮带轮(703)、从动皮带轮(704)、连接皮带(705)和弧形安装块(706)设置均两个,所述弧形安装块(706)固定连接于空心立柱(1)的表面,所述第一螺杆(701)转动连接于弧形安装块(706)的下端,所述第三伺服电机(702)设置于空心立柱(1)的右侧,所述主动皮带轮(703)固定连接于第三伺服电机(702)的输出端表面,所述从动皮带轮(704)固定连接于第一螺杆(701)的表面,所述连接皮带(705)套设于主动皮带轮(703)和从动皮带轮(704)的表面,且主动皮带轮(703)和
从动皮带轮(704)通过连接皮带(705)传动连接,所述螺母(707)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螺母(707)分别螺纹连接于两个第一螺杆(701)的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间起重用悬臂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8)包括安装套筒(801)、支撑架(802)、第一从动齿轮(803)、第四伺服电机(804)、第一主动齿轮(805)、第三固定板(806)和U形固定架(807),所述安装套筒(801)、支撑架(802)、第一从动齿轮(803)、第四伺服电机(804)、第一主动齿轮(805)、第三固定板(806)和U形固定架(807)均设置为两个,所述安装套筒(8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恭建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纷呈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