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染用一浴速漂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737174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染用一浴速漂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速漂药剂包括分剂Ⅰ、分剂Ⅱ和分剂Ⅲ,分剂Ⅰ:分剂Ⅱ:分剂Ⅲ的质量比为1:1:2;分剂Ⅰ包括占其总质量88%的纤维无定型区通道扩充剂,余量为水;纤维无定型区通道扩充剂包括占其总质量的以下组分: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染用一浴速漂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印染助剂
,特别是涉及一种印染用一浴速漂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品印染传统工艺中,涤/棉织物传统工艺需要先进行前处理,在碱性和双氧水条件下漂白棉,水洗后再在酸性条件下用分散染料对涤纶染进行染色。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水,给污水处理加大负担,并污染了环境,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蒸汽,能耗、时间及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寻求一种既能在分散染料上染涤纶的时候漂白棉,又不影响分散染料上染涤纶纤维的深度和色光的速漂药剂,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印染用一浴速漂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采用该速漂药剂进行印染可以减排大量水,降低成本并且节能环保。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印染用一浴速漂药剂,其特征在于:该速漂药剂包括分剂Ⅰ、分剂Ⅱ和分剂Ⅲ,分剂Ⅰ:分剂Ⅱ:分剂Ⅲ的质量比为1:1:2;所述分剂Ⅰ包括占其总质量88%的纤维无定型区通道扩充剂,余量为水;所述纤维无定型区通道扩充剂包括占其总质量的以下组分:30-40%苯甲酸苄酯、10-15%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或邻苯二甲酸二丙二醇酯、20-25%马来酸二丁酯、15-2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10%乙二醇丁醚;所述分剂Ⅱ包括占其总质量9-12%的分散剂,余量为水;所述分剂Ⅲ包括占其总质量25-30%的染料防氧化剂,余量为水。
[0006]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为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或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
[0007]所述分散剂为C
12~18
H
25-37
O(CH2CH2O)
15~20
H或聚维酮K30。
[0008]所述染料防氧化剂为HO(C4H2O5M2)nNa。
[0009]所述纤维无定型区通道扩充剂包括占其总质量的以下组分:38%苯甲酸苄酯、14%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23%马来酸二丁酯、15%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0%乙二醇丁醚;所述分散剂为占分剂Ⅱ总质量的10%的聚维酮K30;所述染料防氧化剂为占分剂Ⅲ总质量的27%的HO(C4H2O5M2)nNa。
[0010]由于涤纶纤维结构紧密,结晶度高,染色困难,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苯甲酸苄酯作为分散染料的载体,对分散染料具有增溶作用,使溶解在纤维表面载体吸附层的染料量远远高于染浴中溶解的染料量,从而增大纤维内外染料浓度差,加快染料向涤纶纤维内部扩散,且苯甲酸苄酯对涤纶纤维具有增塑作用,可以降低涤纶纤维的Tg,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涤纶纤维无定型区大分子链段便可运动,纤维内微隙增大,空穴增多,从而增加涤纶纤维对分散染料的上染率。当苯甲酸苄酯质量份数过高时,其对分散染料分子和纤维之间的结合反而起阻碍作用,易造成纤维上染率和断裂强度有所下降,因此,苯甲酸苄酯占纤维无定型区通道
扩充剂总质量的30-40%。
[0011]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或邻苯二甲酸二丙二醇酯能够与苯甲酸苄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等其他组分发生协同增效作用,进一步扩展涤纶纤维的无定形区间,使分散染料更容易进入纤维内部,同时,已经进入纤维内部的分散染料也容易从纤维内部向外部扩散和迁移。
[001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是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化学性质稳定,耐强酸、浓碱、耐高温,不易被氧化,泡沫少,在染色中可以防止分散染料颗粒的聚集,还能作为匀染剂,延缓染料上染纤维的速度,避免出现深浅不匀和色斑现象。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作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一种,更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作为取代壬基酚类表面活性剂的最佳替代品。
[0013]乙二醇丁醚是一种安全环保溶剂,能够有效促进分剂Ⅰ中其他组分的溶解,同时也能够有效促进分散染料的分散。
[0014]C
12~18
H
25-37
O(CH2CH2O)
15~20
H和聚维酮K30作为非离子螯合分散剂,具有抗沉积、护色作用。
[0015]HO(C4H2O5M2)nNa(聚环氧琥珀酸钠)是一种绿色阻垢分散剂,在漂白和染色工序中,可减少水中Ca
2+
、Mg
2+
、Cu
2+
、Fe
2+
等金属离子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对双氧水的分解也具有保护作用,可显著提高白度,消除面料黄斑现象。
[0016]一种印染用一浴速漂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a)将苯甲酸苄酯、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或邻苯二甲酸二丙二醇酯、马来酸二丁酯按比例在85-100℃下加热搅拌均匀,冷却至35-50℃,并在该温度下按比例分批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乙二醇丁醚,搅拌均匀得到分剂Ⅰ;
[0018](b)将分散剂、水在35℃下按比例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分剂Ⅱ;
[0019](c)在常温下,将染料防氧化剂、水按比例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分剂Ⅲ。
[0020]所述速漂药剂可用于涤棉织物印染工艺。
[0021]所述涤棉织物印染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涤棉织物置入印染机中,按浴比1:10-15在印染机内注水后加入分剂Ⅰ、分剂Ⅱ和分剂Ⅲ,升温至40℃运转10-15分钟,接着加入冰醋酸、双氧水和分散染料,以1-2℃/min的速率升温至85-130℃染色25-40min,后降温至60℃,经排水、还原清洗、水洗后采用活性染料进行染棉,再经皂洗、固色处理,得到涤棉印染织物。
[0022]分剂Ⅰ的用量为1g/L,分剂Ⅱ的用量为1g/L,分剂Ⅲ的用量为2g/L,冰醋酸的用量为1.5-2g/L,双氧水的用量为4.5-5.5g/L,分散染料的用量为涤棉织物重量的0.25-0.5%。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速漂药剂各组分的合理配比,充分发挥各组分间的协同增效作用,染色时既能漂白棉纤维,又不影响分散染料上染涤纶纤维的深度和色光,且其应用于涤棉印染工艺,能够省去传统染色工艺的前处理步骤,从而节约大量的水、蒸汽、电消耗,实现节能减排,并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现有技术中涤棉印染工艺的工艺曲线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涤棉印染工艺的工艺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7]实施例1
[0028]一种印染用一浴速漂药剂,该速漂药剂包括分剂Ⅰ、分剂Ⅱ和分剂Ⅲ,分剂Ⅰ:分剂Ⅱ:分剂Ⅲ的质量比为1:1:2;所述分剂Ⅰ包括占其总质量88%的纤维无定型区通道扩充剂,余量为水;所述纤维无定型区通道扩充剂包括占其总质量的以下组分:38%苯甲酸苄酯、14%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23%马来酸二丁酯、15%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0%乙二醇丁醚;所述分剂Ⅱ包括占其总质量10%的分散剂聚维酮K30,余量为水;所述分剂Ⅲ包括占其总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染用一浴速漂药剂,其特征在于:该速漂药剂包括分剂Ⅰ、分剂Ⅱ和分剂Ⅲ,分剂Ⅰ:分剂Ⅱ:分剂Ⅲ的质量比为1:1:2;所述分剂Ⅰ包括占其总质量88%的纤维无定型区通道扩充剂,余量为水;所述纤维无定型区通道扩充剂包括占其总质量的以下组分:30-40%苯甲酸苄酯、10-15%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或邻苯二甲酸二丙二醇酯、20-25%马来酸二丁酯、15-2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10%乙二醇丁醚;所述分剂Ⅱ包括占其总质量9-12%的分散剂,余量为水;所述分剂Ⅲ包括占其总质量25-30%的染料防氧化剂,余量为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印染用一浴速漂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为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或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印染用一浴速漂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C
12~18
H
25-37
O(CH2CH2O)
15~20
H或聚维酮K30。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印染用一浴速漂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料防氧化剂为HO(C4H2O5M2)nNa。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印染用一浴速漂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无定型区通道扩充剂包括占其总质量的以下组分:38%苯甲酸苄酯、14%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23%马来酸二丁酯、15%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0%乙二醇丁醚;所述分散剂为占分剂Ⅱ总质量的10%的聚维酮K30;所述染料防氧化剂为占分剂Ⅲ总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卫勇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集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