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纤维混纺织物织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7017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静电纤维混纺织物织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织物规格;步骤二,整经工序;步骤三,浆纱准备;步骤四,工艺路线;步骤五,参数设定;步骤六,浆纱操作;步骤七,浆料配方;步骤八,烘房处理;步骤九,上浆加工;步骤十,穿笱工艺;步骤十一,织造工艺;该发明专利技术,整浆并工艺参数的选择优化,保证织造顺利,整经速度适当降低,以保证经丝弹性、减少断头,并使经轴达到张力、排列和卷绕司均匀,针对涤纶丝具有初始模量大、弹性好、强力高的特性,在整个浆丝过程中掌握重被覆、求渗透、小伸长、低温上浆的原则;并轴工序,用适当的并轴卷取张力,轴架张力以称重为基准来调整一致,缩小片纱张力差异。纱张力差异。纱张力差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静电纤维混纺织物织造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静电纤维混纺织物
,具体为一种防静电纤维混纺织物织造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当今社会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安全防护意识不断提高;其中防静电服装需求急剧增加,涤棉防静电织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常规的电能量相比,静电的能量虽然小,但是却具有高电位、强电场的特点,所以导致纺织品在使用的过程中影响服用性能甚至产生危害,影响服装的服用性、舒适性与外观美,严重者还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等灾害;针对这些缺陷,设计一种防静电纤维混纺织物织造工艺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纤维混纺织物织造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静电纤维混纺织物织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织物规格;步骤二,整经工序;步骤三,浆纱准备;步骤四,工艺路线;步骤五,参数设定;步骤六,浆纱操作;步骤七,浆料配方;步骤八,烘房处理;步骤九,上浆加工;步骤十,穿笱工艺;步骤十一,织造工艺;
[0005]其中上述步骤一中,织物规格包括以下步骤:
[0006]1)织物经纱为两种,即JC/T,60/40,36.7tex混纺纱、JC/T,60/40,19.5tex混纺纱与2.2tex导电丝合股线,两种纱的比例为27:1;
[0007]2)织物纬纱采用JC/T,60/40,36.7tex混纺纱,织物经密354根/10cm,纬密212.5根/10cm,织物幅宽160cm;
[0008]其中上述步骤二中,整经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0009]1)人工将织物经纱与纬纱和509根正常混纺纱卷成一个经轴,经过计算确定简子架第2排和第6排放导电纱,剩余44个导电纱筒子放第4排,从第4排的横向位来看,每3个正常纱简子中间成L个导电纱筒子;
[0010]2)整经采用小张力、低车速的丁艺,车速宜控制在450m/min,在整经工序中,正常纱整经张力前、中、后按4、3、2格配置,凡遇导电纱则适当减小张力,按2、l、0格配置;
[0011]其中上述步骤三中,根据需要织造纺织物,选定合适的浆纱工艺,采用SLl32型双浆槽浆纱机,浆纱速度控制在30~10m/min;
[0012]其中上述步骤四中,根据导电纱仅在一个经轴中,将含导电纱的经轴放在纱片上层,即将带导电纱的经轴放在第一个经轴架上,通过后浆槽上浆引入车头;
[0013]其中上述步骤五中,人工确定织造张力,将浆纱五段张力确定为,退绕张力900N,喂入张力650N,湿区张力810N,分绞张力2300N,卷绕张力4100N;
[0014]其中上述步骤六中,浆纱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0015]1)人工在下轴前,在导电纱与涤棉混纺纱之间穿一根绞线分开两种纱,为穿经工序按比例穿两种纱提供条件;;
[0016]2)同时上轴前对盘片间距及圆整度进行校正,确保轴面平整,并做到导电纱与涤棉混纺纱卷绕张力一致,避免穿轴时涌穿或者穿错导电纱;
[0017]其中上述步骤七中,浆料配方选用以酣化淀粉为主体浆料,再辅以少掀PVA、丙烯酸类浆料和适址的平滑剂;
[0018]其中上述步骤八中,烘房温度严格按照先高温后低温顺序执行,预烘锡林温度140℃,以加快浆膜干燥定形,减少浆纱进出多个烘筒反复摩擦浆膜引起毛羽增多的几率;
[0019]其中上述步骤九中,上浆加工包括以下步骤:
[0020]1)涤棉混纺纱上浆采用变性PVA及丙烯类浆料混合上浆,应以被覆毛羽为主,兼顾渗透则,力求纱线表面浆膜完整,贴伏毛羽;
[0021]2)上浆率为11
±
n%,上浆工艺6,浆纱主要质屈指标数据为浆槽黏度9.5、含固猛10.3%,浆纱减伸率27.50%,上浆率11.48%,毛羽降低率45.2%;
[0022]其中上述步骤十中,基础组织是二上一下左斜纹,导电纱组织选用一上二下的组织,将导电纱放在紧靠箱齿的右侧,导电纱放在第1页综框,导电纱则4入/箱;
[0023]其中上述步骤十一中,织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4]1)采用CA082-l90塑喷气织机,优化上机工艺,减少停车,采用双后梁,织机采用小开口,大张力,低后梁的工艺配置;
[0025]2)织机设定张力后梁略高于胸梁接近水平位置,使上下层经纱张力相等,以达到斜纹匀、深、直的效果。
[002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1)中JC/T 60/40,36.7tex纱质楹指标为断裂强度17.7,cN/tex,单强CV7.3%,条干CV10.7%,细节2个/km,粗节17个/km,棉结46个/km,3mm毛羽13.1根/m。
[002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2)中需要将片纱横动从正常的2mm增加到5mm,整经在下轴前20m处穿一根绞线分开导电纱和正常涤棉混纺纱。
[002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七中浆料配方为:62.5kg,FZ-1;25kg,PVA;25kg,XZW-1;2kg,963;2kg,SLM0-96。
[002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八中干区锡林温度110℃,在慢车落轴时提前控制进气。
[003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十中实际生产过程中导电纱可以向左或向右滑移。
[003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十一1)中织物总紧度为88.8%。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专利技术,整浆并工艺参数的选择优化,保证织造顺利,整经速度适当降低,以保证经丝弹性、减少断头,并使经轴达到张力、排列和卷绕司均匀,针对涤纶丝具有初始模量大、弹性好、强力高的特性,在整个浆丝过程中掌握重被覆、求渗透、小伸长、低温上浆的原则;并轴工序,用适当的并轴卷取张力,轴架张力以称重为基准来调整一致,缩小片纱张力差异,布机车速的选取与布机上机工艺参数精确调节,缩小片纱张力差异,车间温湿度的严格控制,防止因静电产生断头,操作与运转管理的控制要点保证织机顺利运转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3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工艺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静电纤维混纺织物织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织物规格;步骤二,整经工序;步骤三,浆纱准备;步骤四,工艺路线;步骤五,参数设定;步骤六,浆纱操作;步骤七,浆料配方;步骤八,烘房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纤维混纺织物织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织物规格;步骤二,整经工序;步骤三,浆纱准备;步骤四,工艺路线;步骤五,参数设定;步骤六,浆纱操作;步骤七,浆料配方;步骤八,烘房处理;步骤九,上浆加工;步骤十,穿笱工艺;步骤十一,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步骤一中,织物规格包括以下步骤:1)织物经纱为两种,即JC/T,60/40,36.7tex混纺纱、JC/T,60/40,19.5tex混纺纱与2.2tex导电丝合股线,两种纱的比例为27:1;2)织物纬纱采用JC/T,60/40,36.7tex混纺纱,织物经密354根/10cm,纬密212.5根/10cm,织物幅宽160cm;其中上述步骤二中,整经工序包括以下步骤:1)人工将织物经纱与纬纱和509根正常混纺纱卷成一个经轴,经过计算确定简子架第2排和第6排放导电纱,剩余44个导电纱筒子放第4排,从第4排的横向位来看,每3个正常纱简子中间成L个导电纱筒子;2)整经采用小张力、低车速的丁艺,车速宜控制在450m/min,在整经工序中,正常纱整经张力前、中、后按4、3、2格配置,凡遇导电纱则适当减小张力,按2、l、0格配置;其中上述步骤三中,根据需要织造纺织物,选定合适的浆纱工艺,采用SLl32型双浆槽浆纱机,浆纱速度控制在30~10m/min;其中上述步骤四中,根据导电纱仅在一个经轴中,将含导电纱的经轴放在纱片上层,即将带导电纱的经轴放在第一个经轴架上,通过后浆槽上浆引入车头;其中上述步骤五中,人工确定织造张力,将浆纱五段张力确定为,退绕张力900N,喂入张力650N,湿区张力810N,分绞张力2300N,卷绕张力4100N;其中上述步骤六中,浆纱操作包括以下步骤:1)人工在下轴前,在导电纱与涤棉混纺纱之间穿一根绞线分开两种纱,为穿经工序按比例穿两种纱提供条件;;2)同时上轴前对盘片间距及圆整度进行校正,确保轴面平整,并做到导电纱与涤棉混纺纱卷绕张力一致,避免穿轴时涌穿或者穿错导电纱;其中上述步骤七中,浆料配方选用以酣化淀粉为主体浆料,再辅以少掀PVA、丙烯酸类浆料和适址的平滑剂;其中上述步骤八中,烘房温度严格按照先高温后低温顺序执行,预烘锡林温度140℃,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芹宋宛丽李禹马国平罗延平卢瑞丽陈晓云李显艾荣丽王雪万华瑞胡敏芬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华星科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