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机器人抓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626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下机器人抓取装置,包括主体,主体为矩形结构,且主体的后侧为弧面,主体的内部中空且主体前侧壁面开放式结构,且主体的内部上侧壁面中心处开设有监控槽,监控槽矩形的槽,且监控槽的内部设置有监控器,且监控槽的内部壁面固定安装有透光板,主体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伸缩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活动板与弹簧,当前板与活动装置向着相互靠近的一侧移动将水下物品进行夹取时,物品与活动板上表面接触挤压,活动板向下移动变形,且活动板带动弹簧向下发生形变,避免物品由于前板与活动装置之间夹取力度过大导致物品损坏的情况发生,同时活动板向下形变,将物体在活动装置上向后引导的作用。向后引导的作用。向后引导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机器人抓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下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水下机器人抓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下机器人也称无人遥控潜水器,是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水下环境恶劣危险,人的潜水深度有限,所以水下机器人已成为开发海洋的重要工具。
[0003]现有的水下机器人通过使用不同形状的机械爪对水下物品进行抓取操作,但是由于人们通过视频遥控对水下物品进行抓取时,无法精确控制力道,可能在抓取水下物品时导致物品表面破损的情况发生,无法对抓取物进行保护形抓取收容,为此提出一种水下机器人抓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机器人抓取装置,具备对水下物品进行保护收容等优点,解决了抓取水下物品无法保护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机器人抓取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矩形结构,且主体的后侧为弧面,所述主体的内部中空且主体前侧壁面开放式结构,且主体的内部上侧壁面中心处开设有监控槽,所述监控槽矩形的槽,且监控槽的内部设置有监控器,且监控槽的内部壁面固定安装有透光板,所述主体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伸缩杆,所述主体的内部上下壁面后侧对称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为矩形的槽,且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滤网装置,滤网装置由中间过滤网和上下两个矩形块组成,滤网装置的上下两个矩形块对应卡接在卡槽的内部,将滤网装置固定在主体的内部,所述主体的内部后侧壁面固定安装有引流装置,引流装置由后侧防水电机、电机传动轴和扇叶组成,所述主体的后侧弧形面开设有换气孔。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嘴由连接杆、转轴、转轴滚轮和滚轮上矩形毛刷组成,活动装置与前板上下相互对应。
[0009]优选的,所述活动板剖面为L形结构,所述活动板的下壁面均固定安装有弹簧,弹簧的下壁面与活动装置对应梯形块顶部固定连接在一起。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孔为剖面矩形的通孔,且连接孔与监控槽上下相互的对应,形变伸缩杆向下延伸穿过连接孔的内部到主体的下方。
[0011]优选的,所述卡块剖面为矩形结构,且卡块在活动装置的梯形块顶部呈由上到下高度减小的阶梯状分布。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机器人抓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水下机器人抓取装置,通过设置有气囊和形变伸缩杆,当形变伸缩杆向下延伸时,形变伸缩杆带动气囊向下变形,增大了气囊与主体内部占地空间面积,可以将更多水下采集物品进行收容,且气囊由于良好的弹性,不会对气囊内部采集物品造成挤压损伤的情况发生。
[0015]2、该水下机器人抓取装置,启动固定嘴时,固定嘴上滚轮带动滚轮上矩形毛刷旋转,将前板下方抓取的物品与引流装置带动主体内部水流向旋转的协同作用,将前板与活动装置采集物品引流到气囊内部,方便对下一个物品进行抓取收容。
[0016]3、该水下机器人抓取装置,通过设置有活动板与弹簧,当前板与活动装置向着相互靠近的一侧移动将水下物品进行夹取时,物品与活动板上表面接触挤压,活动板向下移动变形,且活动板带动弹簧向下发生形变,避免物品由于前板与活动装置之间夹取力度过大导致物品损坏的情况发生,同时活动板向下形变,将物体在活动装置上向后引导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机器人抓取装置侧面剖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固定嘴处局部半剖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
[0021]图中:1、主体;2、监控槽;3、监控器;4、透光板;5、控制伸缩杆;6、卡槽;7、滤网装置;8、引流装置;9、换气孔;10、连接孔;11、形变伸缩杆;12、气囊;13、前板;14、固定嘴;15、活动装置;16、卡块;17、活动板;18、弹簧;19、移动槽;20、滑动杆;21、滑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图3,一种水下机器人抓取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为矩形结构,且主体1的后侧为弧面,主体1的内部中空且主体1前侧壁面开放式结构,且主体1的内部上侧壁面中心处开设有监控槽2,监控槽2矩形的槽,且监控槽2的内部设置有监控器3,监控器3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监控器3的输入端与主体1的内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且监控器3为市场上水下专用摄像器,监控器3的摄像视角垂直向下,且监控槽2的内部壁面固定安装有透光板4,透光板4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透光板4为钢化玻璃板或者强化塑料板等材质,具有良好的透光性,主体1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伸缩杆5,控制伸缩杆5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控制伸缩杆5的上端垂直向上延伸,主体1的内部上下壁面后侧对称开设有卡槽6,卡槽6为矩形的槽,且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滤网装置7,滤网装置7由中间过滤网和上下两个矩形块组成,滤网装置7的上下两个矩形块对应卡接在卡槽6的内部,将滤网装置7固定在主体1的内部,主体1的内部后侧壁面固定安装有引流装置8,引流装置8由后侧防水电机、电机传动轴和扇叶组成,当启动引流装置8时,引流装置8上电机转轴带动扇叶旋转,将带动主体1内部水流向后旋转,主体1的后侧弧形面开设有换气孔9,换气孔9为圆形的通孔,且换气
孔9的数量根据主体1的大小进行开设,主体1的内部下壁面开设有连接孔10,连接孔10为剖面矩形的通孔,且连接孔10与监控槽2上下相互的对应,主体1内部上壁面固定安装有形变伸缩杆11,形变伸缩杆11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形变伸缩杆11向下延伸穿过连接孔10的内部到主体1的下方,主体1的下壁面固定安装有气囊12,气囊12为剖面半圆形结构,且气囊12与皮质材质构成,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延展性,且气囊12的内部与连接孔10内部相通,形变伸缩杆11的下壁面与气囊12的内壁面相互接触。
[0024]主体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前板13,前板13为剖面弧形结构,且前板13的内部弧形壁面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嘴14,固定嘴14由连接杆、转轴、转轴滚轮和滚轮上矩形毛刷组成,且固定嘴14的输入端与主体1内部电源电性连接,且固定嘴14与主体1电源连接防水。
[0025]主体1的前侧壁面固定安装有活动装置15,活动装置15由前侧剖面梯形块和后侧矩形组成,活动装置15与前板13上下相互对应,活动装置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卡块16,卡块16剖面为矩形结构,且卡块16在活动装置15的梯形块顶部呈由上到下高度减小的阶梯状分布,两个卡块16之间均设置有活动板17,活动板17剖面为L形结构,且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机器人抓取装置,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内部中空且主体(1)前侧壁面开放式结构,且主体(1)的内部上侧壁面中心处开设有监控槽(2),且监控槽(2)的内部设置有监控器(3),监控槽(2)的内部壁面固定安装有透光板(4),所述主体(1)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伸缩杆(5),控制伸缩杆(5)的上端垂直向上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上下壁面后侧对称开设有卡槽(6),所述卡槽(6)为矩形的槽,且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滤网装置(7),所述主体(1)的内部后侧壁面固定安装有引流装置(8),引流装置(8)由后侧防水电机、电机传动轴和扇叶组成,所述主体(1)的后侧弧形面开设有换气孔(9),所述主体(1)的内部下壁面开设有连接孔(10);所述主体(1)内部上壁面固定安装有形变伸缩杆(11),所述主体(1)的下壁面固定安装有气囊(12),所述气囊(12)为剖面半圆形结构,且气囊(12)的内部与连接孔(10)内部相通,所述主体(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前板(13),且前板(13)的内部弧形壁面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嘴(14);所述主体(1)的前侧壁面固定安装有活动装置(15),活动装置(15)由前侧剖面梯形块和后侧矩形组成,所述活动装置(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卡块(16),两个所述卡块(16)之间均设置有活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士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云小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