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输送构件、工件输送装置以及热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5569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35
该工件输送构件具备:至少一对支承梁,其分别具有在上端部设置有载置部的结构,该载置部构成为供加热了的工件载置,该至少一对支承梁沿预定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以在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分隔开的方式配置;和连结部,其在比所述上端部的位置靠下方的位置使至少一对所述支承梁相互连结。少一对所述支承梁相互连结。少一对所述支承梁相互连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工件输送构件、工件输送装置以及热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件输送构件、工件输送装置以及热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适于热压用钢板的输送和热处理的工件输送构件、工件输送装置以及热处理装置。
[0002]本申请基于2018年6月15日向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8-114113号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技术介绍

[0003]为了兼顾汽车车身的强度、刚性以及碰撞安全性的进一步提高和由汽车车身的轻量化带来的燃料经济性的提高,高强度钢板被广泛用作汽车车身的构成构件。不过,钢板的冲压成形性随着钢板的高强度化而降低。因此,有时无法制造具有所期望的形状的高强度的冲压成形品。
[0004]另一方面,近年来热压法(也称为热冲压法)被用作汽车车身的构成构件的冲压成形法。在热压法中,针对冲压成形所提供的热压用钢板(坯料)在利用加热装置加热到Ac3点以上的温度之后立即进行冲压成形和骤冷而淬火。其处理也称为模内淬火(die quench)。由此,制造具有所期望的形状的高强度的冲压成形品。
[0005]为了将热压用钢板等作为工件相对于加热炉送入送出,有时使用送入送出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送入送出装置具有机械臂和安装到机械臂的顶端的叉状的手。
[0006]手具有多个细长的棒状的叉并行地排列而成的结构。各叉的与该叉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通常是四边形。并且,可在各叉载置平板状的工件。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0333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1]在高温的工件载置于叉的上表面时,该叉受到来自工件的辐射热。该辐射热主要向叉的上部传递。因此,叉的上部的温度大幅度上升。另一方面,叉的下部的温度并不怎么上升。其结果,对于叉,上部的热膨胀量比下部的热膨胀量大。于是,在叉、尤其是叉的顶端产生朝向下侧的翘曲。
[0012]若叉的翘曲量变大,则叉和载置于该叉的工件的合计的高度增加。若该合计的高度增加,则在工件的输送时,叉和工件同加热炉的入口和出口接触。其结果,有可能产生热处理炉、叉破损这样的不良情况和工件损伤这样的不良情况。
[0013]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为了防止这样的叉的翘曲,使辐射热的反射率较高的罩构件覆盖在叉的上表面。意图在于根据该结构,使热膨胀量在叉的上部和下部更均等。另外,也想到如下结构:为了防止叉的翘曲,由上下分割开的材料形成叉,并且,使上
侧的构件的热膨胀系数比下侧的构件的热膨胀系数小。
[0014]然而,在上述的使用罩构件的结构中,除了形成叉的材料以外还需要形成罩构件的材料,手的制造成本变高。另外,在使热膨胀系数于叉的上部和下部变更的结构中,需要使用两个异种材料并且组合这些材料这样的特殊加工,叉的制造成本变高。
[0015]另外,若工件的加热模式和工件的加热温度(以下,也称为工件的加热模式等)不同,则从工件受热的叉的翘曲量也不同。因此,在使用罩构件的情况下,需要根据工件的加热模式等变更叉的上述的罩构件的厚度。其结果,产生根据工件的加热模式等准备许多种类的手的需要。另外,在使热膨胀系数于叉的上部和下部变更的情况下,需要选定与工件的加热模式等相应的热膨胀系数的材料。其结果,产生准备许多种类的手的需要。
[0016]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状况而做成的,以提供能够抑制起因于从工件受到的热的翘曲的产生、且使与工件输送有关的成本较少的工件输送构件、工件输送装置以及热处理装置为目的。
[0017]本专利技术的别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工件进行热处理的热处理装置的运转率的工件输送构件、工件输送装置以及热处理装置。
[0018]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9](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某技术方案的工件输送构件具备:至少一对支承梁,其分别具有在上端部设置有载置部的结构,该载置部构成为供加热了的工件载置,该至少一对支承梁沿预定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以在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分隔开的方式配置;和连结部,其在比所述上端部的位置靠下方的位置使至少一对所述支承梁相互连结。
[0020]例如,在设置有使多个支承梁的上部彼此连结的第1连结部和使多个支承梁的下部彼此连结的第2连结部的结构中,起因于来自工件的辐射热的、第1连结部的伸长量与第2连结部的伸长量不同。其结果,在支承梁产生起因于辐射热的、支承梁的上端部的伸长量比支承梁的下端部的伸长量大这样的翘曲。另一方面,根据上述(1)的结构,能够利用一个连结部使支承梁彼此连结。若是这样的结构,则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在支承梁产生工件输送构件的翘曲,尤其是起因于来自工件的辐射热的、支承梁的上端部的伸长量比支承梁的下端部的伸长量大这样的翘曲。而且,由于能够以单一材料形成工件输送构件,因此,能够使工件输送构件的制造成本更少。另外,不管工件的加热模式和工件的加热温度如何,都能够抑制工件输送构件的翘曲。由此,无需根据工件的加热模式等不同的工件来更换工件输送构件,而能够使用相同的工件输送构件。因此,能够减少对工件进行热处理的工序中的工件输送构件的更换频率,因此,能够使与工件输送有关的成本较少,并且,进一步提高使用工件输送构件的热处理装置的运转率。
[0021](2)存在如下情况:所述连结部在高度方向上的一处使至少一对所述支承梁相互连结,该高度方向与所述长度方向以及所述宽度方向这两者正交。
[0022]根据该结构,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在支承梁产生工件输送构件的翘曲,尤其是支承梁的上端部的伸长量比支承梁的下端部的伸长量大这样的翘曲。
[0023](3)存在如下情况:所述支承梁以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分隔开的方式设置有两个,各所述支承梁形成为以所述宽度方向为厚度方向的平板状。
[0024]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工件与各支承梁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少而使从工件向工件输送
构件传递的热量更少,并且利用两个支承梁稳定地支承工件。
[0025](4)存在如下情况:所述连结部配置于所述支承梁的所述高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从而沿所述长度方向看所述工件输送构件形成为H字形状。
[0026]根据该结构,能够实现针对工件的载荷的弯曲刚性极高的工件输送构件。另外,能够缩小连结部的从支承梁的上端侧观察时的投影面积,因此,能够减小来自工件的辐射热的影响。其结果,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起因于辐射热的支承梁的翘曲。而且,能够使起因于来自工件的导热的、支承梁的厚度方向上的该支承梁的温度分布更均等。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在支承梁产生使较大的翘曲产生这样的温度差。
[0027](5)存在如下情况:所述连结部配置于所述支承梁的所述高度方向上的下端部,从而沿所述长度方向看所述工件输送构件形成为U字形状。
[0028]根据该结构,能够实现针对工件的载荷的弯曲刚性足够高的工件输送构件。
[0029](6)存在如下情况:所述连结部形成为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板状。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工件输送构件,其中,该工件输送构件具备:至少一对支承梁,其分别具有在上端部设置有载置部的结构,该载置部构成为供加热了的工件载置,该至少一对支承梁沿预定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以在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分隔开的方式配置;以及连结部,其在比所述上端部的位置靠下方的位置使至少一对所述支承梁相互连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输送构件,其中,所述连结部在高度方向上的一处使至少一对所述支承梁相互连结,该高度方向与所述长度方向以及所述宽度方向这两者正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输送构件,其中,所述支承梁以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分隔开的方式设置有两个,各所述支承梁形成为以所述宽度方向为厚度方向的平板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件输送构件,其中,所述连结部配置于所述支承梁的所述高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从而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山真二郎森本良祐
申请(专利权)人:日铁综合工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