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员工种识别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36207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员工种识别系统及方法,包括人员工种终端和与人员工种终端通信连接的人员识别分析仪,人员工种终端包括第一通信模块和与第一通信模块连接的第一储存模块,第一储存模块内储存有员工工种信息;人员识别分析仪包括对比模块,对比模块连接有第二储存模块、摄像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通信连接,第二储存模块内储存有员工的脸部信息,摄像模块用于识别员工的人脸以及视频录像,对比模块用于将摄像模块实时识别的脸部信息与第二储存模块内储存有员工的脸部信息进行对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单一的一种识别技术的限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选择,或者多种技术融合来提高识别率。或者多种技术融合来提高识别率。或者多种技术融合来提高识别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员工种识别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种识别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人员工种识别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015年,住建部印发了建筑业现代化标准设计体系,“智慧工地”应运而生,智慧工地是智慧城市理念在建筑工程行业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崭新的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
[0003]广义上——“智慧工地”指工地信息化。通过互联网 +,运用物联网技术、空间定位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建立互联协同、安全管控、智能化施工等项目信息化生态圈,并将此数据在虚拟环境下与物联网采集到的工程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实现工程可视化智能化管理,实现零时间决策,零距离管控,从而逐步实现绿色建造、生态建造和智慧建造。
[0004]狭义上——就是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施工项目现场参建各方的交互方式、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消除各种浪费,持续改进工程质量、进度、成本,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满足客户需求,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其核心特点是以单点业务为核心的专业化应用,提升一线业务工作效能;以物联网为核心的智能化应用,提高管理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云技术为核心的平台化应用,提升综合管理协同效率;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智慧化应用,提高科学分析和决策能力。
[0005]然而由于工地环境复杂,场所多变,在工地信息化当中识别人员工种、时效、进度、轨迹分析时困难重重。现大多项目上是没有应用这方面的技术,有部分是基于工人的手机GPS定位,通过定位来分析人员轨迹,然后这样定位精度不高,偏移比较大,信息不够清晰。这样业主及项目经理各方无法及时准确掌握专业技术工种人员配备情况、现场施工情况、施工人员进行掌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实时采集各种建筑信息,监控各项工程进度,应对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提高验收工程质量,建立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共同协作监管,利用全寿命周期的富有详细信息的BIM模型对建筑过程中的各个专业设计人员、领导、监理人员、施工单位各专业施工人员、第三方检测单位人员、项目监测单元人员等人员工种进行合理的工程管理。
[0006]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人员工种识别系统,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人员工种识别系统,包括人员工种终端和与所述人员工种终端通信连接的人员识别分析仪,所述人员工种终端包括第一通信模块和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连接的第一储存模块,所述第一储存模块内储存有员工工种信息;所述人员识别分析仪包括对比模块,所述对比模块连接有第二储存模块、摄像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通
信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储存模块内储存有员工的脸部信息,所述摄像模块用于识别员工的人脸以及视频录像,所述对比模块用于将摄像模块实时识别的脸部信息与第二储存模块内储存有员工的脸部信息进行对比。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包括第一北斗模块、第一蓝牙模块、第一WiFi模块、第一RFID模块和第一移动网络模块。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包括第二北斗模块、第二蓝牙模块、第二WiFi模块、第二RFID模块和第二移动网络模块。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大数据分析平台,所述大数据分析平台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模块和所述第二移动网络模块。
[0012]进一步的,所述对比模块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
[0013]一种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人员工种识别系统的方法,包括步骤:S1:给人员工种终端写入工种信息,场地选点,安装人员识别分析仪;S2:给相应的工种人员发放对应的工种终端,同时录入人脸数据;S3:人员工种终端通过WiFi或蓝牙与人员识别分析仪相连,人员识别分析仪不断扫描人员工种终端数据来进行人员工种识别和定位,同时摄像模块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进行工种识别;S4:人员识别分析仪将识别到的工种信息上传到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分析计算,并建立详细的全生命周期的BIM模型。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人员在遮挡脸部时无法识别的问题。
[0015]2.本专利技术解决了根据项目对人员工种特定抓拍、录像和分析的需求。
[0016]3.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单一的一种识别技术的限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选择,或者多种技术融合来提高识别率。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人员工种识别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0019]图2是人员工种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人员工种识别系统,包括人员工种终端和与所述人员工种终端通信连接的人员识别分析仪,所述人员工种终端包括第一通信模块
和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连接的第一储存模块,所述第一储存模块内储存有员工工种信息;所述人员识别分析仪包括对比模块,所述对比模块连接有第二储存模块、摄像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储存模块内储存有员工的脸部信息,所述摄像模块用于识别员工的人脸以及视频录像,所述对比模块用于将摄像模块实时识别的脸部信息与第二储存模块内储存有员工的脸部信息进行对比。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包括第一北斗模块、第一蓝牙模块、第一WiFi模块、第一RFID模块和第一移动网络模块。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包括第二北斗模块、第二蓝牙模块、第二WiFi模块、第二RFID模块和第二移动网络模块。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大数据分析平台,所述大数据分析平台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模块和所述第二移动网络模块。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对比模块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
[0026]如图2所示,一种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人员工种识别系统的方法,包括步骤:S1:给人员工种终端写入工种信息,场地选点,安装人员识别分析仪;S2:给相应的工种人员发放对应的工种终端,同时录入人脸数据;S3:人员工种终端通过WiFi或蓝牙与人员识别分析仪相连,人员识别分析仪不断扫描人员工种终端数据来进行人员工种识别和定位,同时摄像模块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进行工种识别;S4:人员识别分析仪将识别到的工种信息上传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员工种识别系统,包括人员工种终端和与所述人员工种终端通信连接的人员识别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工种终端包括第一通信模块和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连接的第一储存模块,所述第一储存模块内储存有员工工种信息;所述人员识别分析仪包括对比模块,所述对比模块连接有第二储存模块、摄像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储存模块内储存有员工的脸部信息,所述摄像模块用于识别员工的人脸以及视频录像,所述对比模块用于将摄像模块实时识别的脸部信息与第二储存模块内储存有员工的脸部信息进行对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员工种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包括第一北斗模块、第一蓝牙模块、第一WiFi模块、第一RFID模块和第一移动网络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员工种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包括第二北斗模块、第二蓝牙模块、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建永庞明亮牛俊永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