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径流小区集流池分层、多杯泥沙采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60878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径流小区集流池分层、多杯泥沙采样器,包括固定支架、旋转立柱和池底固定底座,池底固定底座固定在旋转立柱的底端,旋转立柱的顶端可旋转地连接在固定支架上;在旋转立柱上设有若干层采样机构,每一层采样机构包括沿旋转立柱周向方向均匀分布的若干固定支臂,固定支臂一端固定在旋转立柱上,另一端设有泥沙采样杯。采样时,固定支架固定在集流池上,通过旋转立柱的旋转使集流池泥沙搅拌均匀,通过分层设置的采样机构可更精确的得到测量结果,具有结构简便、安装方便、成本低廉、适用性较高、测量准确等优点。适用性较高、测量准确等优点。适用性较高、测量准确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径流小区集流池分层、多杯泥沙采样器


[0001]本技术涉及人工径流小区泥沙采样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搅拌、多杯收集的人工径流小区集流池泥沙采样器。

技术介绍

[0002]径流小区水流泥沙浓度是径流小区水土保持定位观测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土壤侵蚀研究的基础参数。
[0003]目前有关径流小区泥沙浓度测定装置及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传统的人工取样测定,这种方法可信度、精度比较高,但是费时费力,对于次降雨量较大、泥沙含量较高的南方地区而言,该方法耗时耗力;且在两次降雨间隔较短的情况下,往往第一场次降雨数据未收集完成,第二场次降雨已经发生,对观测数据产生不利影响。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光电等传感器自动测量,包括振动法、光电法、γ射线法、超声法、激光法等。其中振动法稳定性较差、零点漂移严重,不适用低含沙量测定,且受温度影响较大;光电法难以适用于较为复杂的野外实际情况,如泥沙颗粒互相遮掩、浓度分布不均匀、泥沙颗粒粒径性状差异较大等;γ射线法在野外使用的安全性有待商榷;超声法中的超声反射法量程范围较窄(0~3Kg m-3
),而超声衰减法对于不同批次泥沙样测定可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激光法测定结果包含泥沙浓度、粒径及运行速度,需要对结果进一步分离。总体而言,上述基于光电等传感器测定泥沙浓度的装置尚难以在野外地区广泛使用。
[0004]因此,寻求一种能够简便的、普适性的一种人工径流小区泥沙采样器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人工径流小区集流池分层、多杯泥沙采样器,其具有结构简便、安装方便、成本低廉、适用性较高、测量准确等优点。
[0006]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人工径流小区集流池分层、多杯泥沙采样器,包括固定支架、旋转立柱和池底固定底座,池底固定底座固定在旋转立柱的底端,旋转立柱的顶端可旋转地连接在固定支架上;在旋转立柱上设有若干层采样机构,每一层采样机构包括沿旋转立柱周向方向均匀分布的若干固定支臂,固定支臂一端固定在旋转立柱上,另一端通过夹具固定泥沙采样杯。采样时,固定支架固定在集流池上,通过旋转立柱的旋转使集流池泥沙搅拌均匀,通过分层设置的采样机构可更精确的得到测量结果。
[0007]优选的,各采样杯中轴线与固定支臂轴线垂直,与水平面夹角不小于45
°
,每个采样杯下端底面全部封闭,上端开口封闭一部分。采用该结构可以避免取样的时候泥沙洒出来,保证采样的稳定性。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为十字交叉结构,在固定支架末端设有固定部,采样时固定部固定在集流池上,池底固定底座放置在集流池底。这种结构简单且牢靠。
[0009]更进一步的,固定支架固定部之间的距离分别与集流池外壁长与宽一致。便于更好的固定。
[0010]更进一步的,固定部为固定支架末端凸起,在该凸起中设有内螺纹,在采样时,固定螺栓穿过上述内螺纹以将固定支架和集流池进行固定。
[0011]优选的,旋转立柱伸出固定支架,在旋转立柱顶端固定一减速齿轮组,减速齿轮组一端固定有手动摇臂。通过手动摇臂可带动减速齿轮组,进而带动旋转立柱转动,无需电力器件,更加适用于野外环境。
[0012]优选的,不同层的采样机构上的泥沙采样杯交错分布。检测的数值能够更准确。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泥沙采样器无需电力驱动,能够对集流池内的泥沙进行分层采样,特别适用于野外径流小区使用,具有结构简便、安装方便、成本低廉等突出优点。
[0015]2、本技术泥沙采样器在采样时,先驱动旋转立柱旋转使集流池内泥沙搅拌均匀,待水流稳定后再进行取样,可整体反应集流池泥沙分布和均值,具有测量准确的优点。
[0016]3、本技术在计算泥沙浓度时,采用三级漏斗过滤,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又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且设备简易方便野外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施例泥沙采样器的正视图。
[0018]图2是本实施例泥沙采样器的俯视图。
[0019]图3是采用本实施例泥沙采样器对集流池内水流进行采集时的正视图。
[0020]图4是采用本实施例泥沙采样器对集流池内水流进行采集时的俯视图。
[0021]图5是测定泥沙采样杯中泥沙含量时的装置图。
[0022]图6是本实施例采用的泥沙采样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将本实施例泥沙采样杯通过夹具进行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7中,1-固定支架、2-固定螺栓、3-泥沙采样杯、4-固定支臂、5-手动摇臂、6-减速齿轮组、7-旋转立柱、8-池底固定底座、9-集流池、10-集流池排水阀、11-采样杯夹具、12-采样杯夹具螺栓、1-1-试验架、1-2-烧杯、1-3-玻璃漏斗、1-4-快速定性滤纸、1-5中速定性滤纸、1-6慢速定性滤纸。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6]实施例
[0027]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工径流小区集流池分层泥沙采样器,该采样器主要包括固定支架1、旋转立柱7和池底固定底座8,固定支架1用于采样时固定在集流池9上,池底固定底座8在采样时放置在集流池9内部的底端。在旋转立柱7上设有两层采样机构,每一层的采样机构都包括3个固定支臂4,固定支臂4一端固定在旋转立柱7上,另一端通过夹具11固定泥沙采样杯3,如图7所示,采样杯夹具11通过采样杯夹具螺栓12固定在固定支臂4上,采样杯夹具11夹紧泥沙采样杯3的上边缘。泥沙采样杯3的结构如图6、7所示,采样
杯中轴线与固定支臂轴线垂直,与水平面夹角不小于45
°
,采样杯下端底面A是封闭的,采样杯上端B封闭了三分之二,仅留下三分之一的开口,这样在采样时可保证采样的稳定性。
[0028]在将所述泥沙采样器用于对集流池9内水流进行采集时,泥沙采样器和集流池9的安装结构如图3、4所述。泥沙采样器中固定支架1为十字交叉结构,在固定支架1末端设有矩形的固定部,在该固定部内设有内螺纹,内螺纹的轴线与固定支架1上表面平行,在采样时,固定螺栓2穿过上述内螺纹以将固定支架1和集流池9进行固定。十字交叉结构有4个端部,相对称的两个端部分别构成了固定支架1的长和宽,固定支架1的长和宽与集流池9外壁长与宽一致。也就是说,若集流池9为正方形,那么W1=W2=集流池外壁周长/4;若集流池9为长方形,那么W1=集流池外壁长,W2=集流池外壁宽;若集流池9为圆形,那么W1=W2=集流池外壁周长/2/π(π为圆周率常数)。
[0029]本实施例中池底固定底座8与集流池9底紧密结合,二者间通过摩擦力固定。池底固定底座8可以为圆形、方形等便于加工的形状,旋转立柱7固定在其中心位置,二者可通过轴承连接,且在二者连接处设有垫片等防水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人工径流小区集流池分层、多杯泥沙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旋转立柱和池底固定底座,池底固定底座固定在旋转立柱的底端,旋转立柱的顶端可旋转地连接在固定支架上;在旋转立柱上设有若干层采样机构,每一层采样机构包括沿旋转立柱周向方向均匀分布的若干固定支臂,固定支臂一端固定在旋转立柱上,另一端通过夹具固定泥沙采样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沙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各采样杯中轴线与固定支臂轴线垂直,与水平面夹角不小于45
°
,每个采样杯下端底面全部封闭,上端开口封闭一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沙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为十字交叉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金平伟姜学兵李乐林丽萍寇馨月向家平刘斌方宗福徐舟
申请(专利权)人: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