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毛球扣球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60820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羽毛球扣球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架、存球筒、击球拍,击球拍包括拍体和拍杆,拍杆和拍体之间设有壳体,壳体固定在拍杆的一端;旋转机构,设置在壳体内部,其输出端与拍体连接,用于驱动拍体绕拍杆转动;扇形块,固定在支撑架的侧壁上;拍杆穿过槽缝的端部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并且扇形块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推动机构,设置在拍杆一侧,用于推动拍杆绕支撑杆转动;夹持机构,设置在支撑架上,位于存球筒和所述击球拍之间,用于夹持从出球口滑出的羽毛球;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独自训练时使用,能模拟真实的对打场景,同时还能模拟真实的挥拍角度和挥拍速度的羽毛球扣球训练装置。的挥拍角度和挥拍速度的羽毛球扣球训练装置。的挥拍角度和挥拍速度的羽毛球扣球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羽毛球扣球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体育训练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羽毛球扣球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羽毛球是一项室内、室外都可以进行的体育运动,依据参与的人数可分为单打和双打,在羽毛球竞技比赛中,羽毛球扣杀球是每个训练者必须训练的技能,羽毛球杀球是把对方击来的球在尽量高的击球点上斜向下压下去,这种球力量大、弧线直、落地快给对方的威胁很大,杀球分为正手杀球直线和对角线、头顶杀直线和对角线、正手腾空突击杀直线和反手杀直线球,无论是哪种扣杀球训练,都必须进行反复大量的训练,在反复大量的训练后,才能提高扣杀球技能;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羽毛球扣球训练时,大部分采用的对打的训练方式,并不能实现独自训练,同时也不能模拟真实的训练场景,造成训练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羽毛球扣球训练装置,适用于独自训练时使用,能模拟真实的对打场景,同时还能模拟真实的挥拍角度和挥拍速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羽毛球扣球训练装置,包括:
[0006]支撑架;
[0007]存球筒,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其下端开设有出球口,所述存球筒内部沿其纵向并排放置有多个羽毛球,最下方的羽毛球小端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出球口滑出,出球口设有用于检测羽毛球的红外传感器;
[0008]击球拍,所述击球拍包括拍体和拍杆,拍杆和拍体之间设有壳体,壳体固定在拍杆的一端,拍杆另一端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支撑杆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
[0009]旋转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其输出端与所述拍体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拍体绕拍杆转动;
[0010]扇形块,其弧形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拍杆配合的槽缝,拍杆另一端从槽缝一侧穿入并且从槽缝另一侧穿出,拍杆穿过槽缝的端部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并且扇形块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
[0011]推动机构,设置在扇形块上,用于推动拍杆绕支撑杆转动;
[0012]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位于所述存球筒和所述击球拍之间,用于夹持从所述出球口滑出的羽毛球,并释放羽毛球使其掉落在拍体上;
[0013]开关装置,设置在手环内,手环佩戴在运动员手腕上;
[0014]所述旋转机构、推动机构、夹持机构、红外传感器以及开关装置均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与电源电连接,微处理器还信号连接有随机数字发生器和计时器。
[0015]上述推动机构包括:
[0016]弧形滑块,与所述击球拍的拍杆固定连接;
[0017]弧形滑槽,与所述弧形滑块连接,弧形滑槽固定在所述扇形块的下表面;
[0018]弹簧,布设在所述弧形滑槽内部,弹簧的一端与弧形滑槽的端部固定连接,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弧形滑块固定连接,弹簧用于推动弧形滑块从弧形滑槽的一端滑动到另一端,弧形滑块带动拍杆同步转动;
[0019]拨动杆,穿过所述弧形滑槽侧壁开设的槽缝与所述弧形滑块固定连接;
[0020]复位机构,设置在所述扇形块的下表面,用于带动弧形滑块压缩所述弹簧复位。
[0021]上述复位机构包括:
[0022]绳体,绳体的一端与所述拨动杆固定连接,绳体另一端固定在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
[0023]第三电机,固定在所述扇形块上,第三电机转动带动绳体拉动拨动杆复位,第三电机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0024]电动推杆,固定在所述扇形块上,电动推杆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也穿过所述弧形滑槽侧壁开设的槽缝,用于阻挡拨动杆弹出。
[0025]上述夹持机构包括:
[0026]座体,其侧壁固定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支撑架上开设的第一滑槽滑动连接;
[0027]杆体,固定在所述座体中部;
[0028]第一夹持臂,为弧形结构;
[0029]第二夹持臂,与所述第一夹持臂的结构相同,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的弧形一端均铰接在所述杆体的侧壁上;并且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的侧壁上均固定有用于夹持羽毛球的夹持件;
[0030]螺杆,包括左旋螺杆和右旋螺杆,左旋螺杆的右端与右旋螺杆的左端固定连接,并且左旋螺杆的左端与右旋螺杆的右端均通过轴承与所述座体连接;
[0031]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臂的侧壁铰接,另一端与左旋螺母的侧壁铰接,左旋螺母与所述左旋螺杆螺纹连接;
[0032]第二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臂的侧壁铰接,另一端与右旋螺母的侧壁铰接,右旋螺母与所述右旋螺杆螺纹连接;
[0033]第二电机,其输出轴与所述螺杆的一端连接,并且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座体上,第二电机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0034]气压缸,其外壳体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其伸缩端与所述座体固定连接,气压缸用于带动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上下运动,气压缸与上述微处理器连接。
[0035]上述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的侧壁均固定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第二滑槽开设在所述座体上。
[0036]上述旋转机构包括:
[0037]主动锥齿轮;
[0038]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一端贯穿所述主动锥齿轮中部并且与主动锥齿轮通过键连接,第一转轴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壳体连接;
[0039]从动锥齿轮,与所述主动锥齿轮啮合;
[0040]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一端贯穿所述从动锥齿轮中部并且与从动锥齿轮通过键连接,第二转轴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壳体连接,并且贯穿所述壳体与所述拍体固定连接;
[0041]第一电机,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并且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设有用于测量角度量的角度传感器,第一电机和角度传感器均与微处理器连接。
[0042]上述拍杆的一端固定有套筒,套筒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
[0043]上述出球口的直径大于羽毛球小端直径,同时出球口的直径小于羽毛球大端直径,存球筒内部还适配有推动板,推动板固定在推动杆的端部,存球筒的侧壁还开设有与推动板匹配的槽缝,推动板沿槽缝向下滑动推动存球筒内部的羽毛球向下滑动。
[004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45]1、目前在训练羽毛球扣球技术时,一般采用两个人对打的方式进行训练而不能独自一人进行训练,而本申请提供一种羽毛球扣球训练装置,能模拟真实的扣球训练发球场景,由于羽毛球扣球训练时需要模拟真实的对打场景,需要接收不同方向的羽毛球进行扣球训练,所以本申请利用旋转机构模拟真实的挥拍角度,同时利用推动机构模拟真实的挥拍速度,使训练场景更贴近真实的对打场景,能提高扣球训练效果的羽毛球扣球训练装置。
[0046]2、本专利技术的推动机构利用弹簧推动弧形滑块沿弧形滑槽滑动,由于弹簧在蓄积弹性势能后会以很快的速度弹出,这时弹出的速度就是推动弧形滑块沿弧形滑槽滑动的速度,弧形滑块滑动的同时又会带动拍杆绕支撑架转动,这样就能模拟真实的挥拍场景,模拟真实的对打场景,使其更能接近真实训练的场景。
[0047]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羽毛球扣球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存球筒(2),固定在所述支撑架(1)上,其下端开设有出球口(3),所述存球筒(2)内部沿其纵向并排放置有多个羽毛球,最下方的羽毛球小端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出球口(3)滑出,出球口(3)设有用于检测羽毛球的红外传感器(35),红外传感器(35)固定在存球筒(2)的侧壁上;击球拍(4),所述击球拍(4)包括拍体和拍杆,拍杆和拍体之间设有壳体(5),壳体(5)固定在拍杆的一端,拍杆另一端套设在所述支撑杆(33)上,支撑杆(33)固定在所述支撑架(1)上;旋转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5)内部,其输出端与所述拍体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拍体绕拍杆转动;扇形块(6),其弧形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拍杆配合的槽缝,拍杆远离拍体的一端从槽缝一侧穿入并且从槽缝另一侧穿出,拍杆穿过槽缝的端部套设在所述支撑杆(33)上;并且扇形块(6)固定在所述支撑杆(33)上;推动机构,设置在扇形块(6)上,用于推动拍杆绕所述支撑杆(33)转动;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上,位于所述存球筒(2)和所述击球拍(4)之间,用于夹持从所述出球口(3)滑出的羽毛球,并释放羽毛球使其掉落在拍体上;开关装置(39),设置在手环内,手环佩戴在运动员手腕上;所述旋转机构、推动机构、夹持机构、红外传感器(35)以及开关装置(39)均与微处理器(40)连接,微处理器(40)与电源(41)电连接,微处理器(40)还信号连接有随机数字发生器(42)和计时器(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毛球扣球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弧形滑块(13),与所述击球拍(4)的拍杆固定连接;弧形滑槽(14),与所述弧形滑块(13)连接,弧形滑槽(14)固定在所述扇形块(6)的下表面;弹簧(15),布设在所述弧形滑槽(14)内部,弹簧(15)的一端与弧形滑槽(14)的端部固定连接,弹簧(15)另一端与所述弧形滑块(13)固定连接,弹簧(15)用于推动弧形滑块(13)从弧形滑槽(14)的一端滑动到另一端,弧形滑块(13)带动拍杆同步转动;拨动杆(16),穿过所述弧形滑槽(14)侧壁开设的槽缝与所述弧形滑块(13)固定连接;复位机构,设置在所述扇形块(6)的下表面,用于带动弧形滑块(13)压缩所述弹簧(15)复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羽毛球扣球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绳体(30),绳体(30)的一端与所述拨动杆(16)固定连接,绳体(30)另一端固定在第三电机(31)的输出轴上;第三电机(31),固定在所述扇形块(6)上,第三电机(31)转动带动绳体(30)拉动拨动杆(16)复位,第三电机(31)与所述微处理器(40)连接;电动推杆(12),固定在所述扇形块(6)上,电动推杆(12)与所述微处理器(40)连接,电动推杆(12)的伸缩端也穿过所述弧形滑槽(14)侧壁开设的槽缝,用于阻挡拨动杆(16)弹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钊郭敏刚阳艺武钟国红伍艺昭戴健林友良朱雄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