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轴淬火系统的下料机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3564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齿轴淬火系统的下料机构,包括外壳、外壳固定连接的轴套以及置于轴套内的轴芯,轴套与轴芯均为竖向放置的空心状结构,轴套与轴芯同轴设置,轴芯的外端面活动铰接有连杆,连杆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杆部、第二连杆部以及把手部,第一连杆的一端与轴芯活动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连接处与外壳活动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把手部连接,且第二连杆倾斜于把手部以及第一连杆部,轴芯的上方具有夹持组,轴芯随着连杆的上下动作而驱动夹持组对齿轴的支撑或下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使齿轴快速下料,从而实现齿轴的快速冷却,提高淬火效果。提高淬火效果。提高淬火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轴淬火系统的下料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齿轴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齿轴淬火系统的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淬火是将齿轴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进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淬火可以提高齿轴的硬度以及耐磨性。目前对于齿轴淬火时,通常采用高频淬火,将齿轴放入感应器内,感应器为一般是输入中频或高频交流电(1000-300000Hz或更高)的加热铜管。产生交变磁场在工件中产生出同频率的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在工件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表面强,而在内部很弱,到心部接近于0,利用这个集肤效应,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在几秒钟内表面温度上升到800-1000℃,从而对齿轴表面达到加热的效果。
[0003]而现有对齿轴进行淬火时,齿轴外部加设夹持机构,通过夹持机构将齿轴移动至加热铜管内,再人工取下齿轴放入淬火液箱内进行冷却,存在如下缺陷:高频淬火加热温度极高,人工卸料具有一定危险性,而且人工卸料时产生一定的时间,使齿轴表面的高温逐步消散,再进行淬火液冷却,降低了淬火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齿轴淬火系统的下料机构,使齿轴快速下料,从而实现齿轴的快速冷却,提高淬火效果。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齿轴淬火系统的下料机构,包括外壳、外壳固定连接的轴套以及置于轴套内的轴芯,轴套与轴芯均为竖向放置的空心状结构,轴套与轴芯同轴设置,轴芯的外端面活动铰接有连杆,连杆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杆部、第二连杆部以及把手部,第一连杆部的一端与轴芯活动铰接,第一连杆部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部的连接处与外壳活动铰接,第二连杆部的另一端与把手部连接,且第二连杆倾斜于把手部以及第一连杆部,轴芯的上方具有夹持组,轴芯随着连杆的上下动作而驱动夹持组对齿轴的支撑或下料。
[0006]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夹持组包括与置于轴套内的两摆臂,两摆臂的下端分别与轴套的内壁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两摆臂分别竖向设置在轴芯的两侧位置,摆臂的下端与轴芯的上端两侧啮合设置,摆臂的上端均向内延伸有托板。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轴芯的上端两侧分别向内凹陷有台阶,台阶的端面上沿着台阶的延伸方向设有齿条段a,同时摆臂的下端具有扇形部,转动轴置于扇形部的中心位置,扇形部的圆弧面上具有与齿条段a相互啮合的齿条段b。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托板置于摆臂上端面的下方位置,摆臂上位于托板上方的位置具有弧形板,两摆臂的弧形板对称设置,且弧形板的端面具有向摆臂凹陷的弧形槽,两弧形板的弧形槽同心设置。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轴套的上端沿内壁延伸有进料口,进料口与轴芯
同轴设置。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轴套的下端为封闭面,轴芯的下端贯穿轴套的中心设置。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2]本技术的齿轴经淬火机构淬火后,通过上下摇动连杆,使齿轴快速通过夹持组落入轴芯,掉入淬火液内实现快速冷却,齿轴下落速度快,无需人工进行下料,从而达到快速冷却的效果,有效提高齿轴的表面硬度以及耐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齿轴淬火系统的下料机构在淬火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齿轴淬火系统的下料机构在下料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0016]图中标号:
[0017]1-外壳、2-齿轴;
[0018]41-轴套、42-轴芯、43-连杆、431-第一连杆部、432-第二连杆部、433-把手部、44-摆臂、45-转动轴、46-托板、47-台阶、48-齿条段a、49-扇形部、410
-ꢀ
圆弧面、411-齿条段b、412-进料口、413-封闭面、414-弧形板、415-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如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在本技术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连接”“设有”“具有”等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以是拆卸式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说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基本含义。
[0022]如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种齿轴淬火系统的下料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外壳1、与外壳1固定连接的轴套41以及置于轴套41内的轴芯42,轴套 41与轴芯42均为竖向放置的空心状结构,轴套41与轴芯42同轴设置,轴芯 42的外端面活动铰接有连杆43,连杆43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杆部431、第二连杆部432以及把手部433,第一连杆部431的一端与轴芯42活动铰接,第一连杆部43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部432的连接处与外壳1活动铰接,第二连杆部432的另一端与把手部433连接,且第二连杆部432倾斜于把手部433以及第一连杆部431,轴芯42的上方具有夹持组,轴芯42随着连杆43的上下动作而驱动夹持组对齿轴2的支撑或下料。
[0023]进一步的,夹持组包括与置于轴套41内的两摆臂44,两摆臂44的下端分别与轴套41的内壁通过转动轴45活动连接,两摆臂44分别竖向设置在轴芯42 的两侧位置,摆臂44的下端与轴芯42的上端两侧啮合设置,摆臂44的上端均向内延伸有托板46。
[0024]轴芯42的上端两侧分别向内凹陷有台阶47,台阶47的端面上沿着台阶47 的延伸方向设有齿条段a48,同时摆臂44的下端具有扇形部49,转动轴45置于扇形部49的中心位置,扇形部49的圆弧面410上具有与齿条段a48相互啮合的齿条段b411。
[0025]夹持组的工作原理:
[0026]连杆43的把手部433处于水平状态下时,两摆臂44为平行状态,操作者可将齿轴2竖向放置在两托板46上,两托板46在水平状态下的间距小于齿轴2 的直径,此时齿轴2上方外圆周可通过外部的加热铜管对齿轴2外表面进行加热,此时操作者以第二连杆部432与轴套41的连接处为铰接点下压连杆43的把手部433,使轴芯42向上移动,轴芯42上移的过程中,齿条段a48与齿条段 b411咬合,从而驱动摆臂44绕着转动轴45作向外摆动,如图2所示,使高温加热后的齿轴2从托板46上经过轴芯42内孔落入淬火液箱中冷却,实现快速下料。
[0027]进一步的,托板46置于摆臂44上端面的下方位置,如图3所示,摆臂44 上位于托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轴淬火系统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与外壳(1)固定连接的轴套(41)以及置于轴套(41)内的轴芯(42),所述轴套(41)与轴芯(42)均为竖向放置的空心状结构,所述轴套(41)与轴芯(42)同轴设置,所述轴芯(42)的外端面活动铰接有连杆(43),所述连杆(43)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杆部(431)、第二连杆部(432)以及把手部(433),所述第一连杆部(431)的一端与轴芯(42)活动铰接,第一连杆部(43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部(432)的连接处与外壳(1)活动铰接,所述第二连杆部(432)的另一端与把手部(433)连接,且第二连杆部(432)倾斜于把手部(433)以及第一连杆部(431),所述轴芯(42)的上方具有夹持组,所述轴芯(42)随着连杆(43)的上下动作而驱动夹持组对齿轴(2)的支撑或下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齿轴淬火系统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包括与置于轴套(41)内的两摆臂(44),所述两摆臂(44)的下端分别与轴套(41)的内壁通过转动轴(45)活动连接,所述两摆臂(44)分别竖向设置在轴芯(42)的两侧位置,所述摆臂(44)的下端与轴芯(42)的上端两侧啮合设置,所述摆臂(4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志进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中吕齿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