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处理装置及污泥焚烧烟气处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4674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烟气处理装置及污泥焚烧烟气处理系统,在烟气净化过程中,烟气从第二进烟口处进入预处理室内中;启动第一喷淋组件,第一喷淋组件从集液池内吸取脱酸液,并对预处理室内的烟气进行喷淋,利用脱酸液与烟气之间的温度差,带走烟气中大量热量,使得烟气温度迅速降低,保证进入洗涤塔内的烟气温度降低至预设温度,避免高温烟气直接进入洗涤塔内而对设备造成安全隐患。同时,烟气冷却过程中,会与脱酸液接触反应,使得烟气中的酸性物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实现烟气的预净化。预净化后的烟气通过第一进烟口流入烟道中,在洗涤塔的净化作用下,使得烟气得到进一步降温和脱酸;最后,净化后的烟气从第一排烟口处排出。净化后的烟气从第一排烟口处排出。净化后的烟气从第一排烟口处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烟气处理装置及污泥焚烧烟气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烟气净化
,特别是涉及烟气处理装置及污泥焚烧烟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焚烧所产生的烟气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净化处理,最后符合标准要求才能够进行排放,比如污泥焚烧过程所产生的烟气。随着城市污水处理率越来越高,城市污泥的产量也越来越高。城市污水厂污泥的处理方法有填埋、堆肥、干化填埋、干化焚烧等工艺。近年来,由于污泥干化焚烧工艺能实现污泥彻底的减量化和无害化,因此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0003]根据污泥成分,焚烧时会产生如下烟气污染物:粉尘颗粒物、HCL、HF、SO2、NO
x
、CO等。根据污泥焚烧烟气特性及所采用的排放标准确定不同的净化措施。
[0004]目前常见的污泥焚烧烟气净化系统工艺为湿法工艺,利用碱性吸收剂在洗涤塔内吸收烟气中有害气体,洗涤塔内主要采用填料塔、喷淋塔及除雾器。排出的烟气直接进入洗涤塔内,使得烟气依次流经喷淋塔、填料塔及除雾器,最终从塔顶排出。然而,焚烧炉刚排出的烟气温度通常高达190℃,因此,将烟气直接排入洗涤塔内,对塔内的设备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0005]为此,在传统的净化工艺中,通常在洗涤塔前增加烟气换热器(Gas Gas Heater简称GGH)或者其他冷却设备。然而,这样,不仅导致烟气净化工艺的成本剧增,而且新增冷却设备会占据大量的场地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烟气处理装置及污泥焚烧烟气处理系统,在实现烟气快速降温和有效脱酸的前提下,减少设备的投入,节省烟气处理系统的所占场地空间和处理成本。
[0007]一种烟气处理装置,所述烟气处理装置包括:洗涤塔,所述洗涤塔上设第一进烟口与第一排烟口,所述洗涤塔内设有集液池与烟道,所述集液池用于收集脱酸液,所述第一排烟口通过所述烟道与所述第一进烟口连通,所述洗涤塔用于对烟气进行净化;预处理室,所述预处理室上设有第二进烟口与第二排烟口,所述预处理室装设在所述洗涤塔上,所述第二排烟口与所述第一进烟口连通;及第一喷淋组件,所述第一喷淋组件与所述集液池连通,所述第一喷淋组件用于吸取所述集液池内的脱酸液、并对所述预处理室内的烟气进行喷淋。
[0008]上述的烟气处理装置,在烟气净化过程中,烟气从第二进烟口处进入预处理室内中;启动第一喷淋组件,第一喷淋组件从集液池内吸取脱酸液,并对预处理室内的烟气进行喷淋,利用脱酸液与烟气之间的温度差,带走烟气中大量热量,使得烟气温度迅速降低,保证进入洗涤塔内的烟气温度降低至预设温度,避免高温烟气直接进入洗涤塔内而对设备造成安全隐患。同时,烟气冷却过程中,会与脱酸液接触反应,使得烟气中的酸性物得到一定
程度的降低,实现烟气的预净化。预净化后的烟气通过第一进烟口流入烟道中,在洗涤塔的净化作用下,使得烟气得到进一步降温和脱酸;最后,净化后的烟气从第一排烟口处排出。由于本方案的预处理室直接集成在洗涤塔上,且利用集液池内的脱酸液对烟气循环降温,因此,在实现烟气快速降温和有效脱酸的前提下,减少额外烟气换热器或者其他冷却设备的投入,有效降低烟气处理装置的烟气处理成本。同时,也有利于减少烟气处理装置所占用的场地空间。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淋组件包括第一输送管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输送管上的第一喷嘴与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喷嘴位于所述预处理室内,所述第一输送管与所述集液池连通。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喷淋组件,所述第二喷淋组件与所述集液池连通,所述第二喷淋组件用于吸取所述集液池内的脱酸液、并对所述预处理室内的烟气进行喷淋,所述第一喷淋组件的喷淋端位于所述第二进烟口远离所述第一进烟口的一侧,所述第二喷淋组件的喷淋端位于所述第二进烟口靠近所述第一进烟口的一侧。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供氧组件,所述供氧组件装设在所述洗涤塔上,且所述供氧组件一端伸入所述集液池内,所述供氧组件用于向所述脱酸液中通氧气或者含氧气的混合气体。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氧组件包括供氧管及与所述供氧管连通的供气泵,所述供氧管装设在所述洗涤塔上,并伸入所述集液池内。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供碱站,所述供碱站与所述集液池连通,所述供碱站用于向所述集液池内提供碱液。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冷却站与连通管,所述冷却站通过所述连通管与所述供碱站连通,所述冷却站还与所述烟道连通,所述冷却站用于向所述洗涤塔内提供冷却液。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洗涤塔包括塔体、喷淋层、集液层、填料层及除雾器,所述塔体内设有所述集液池与所述烟道,所述喷淋层、所述集液层、所述填料层及所述除雾器均装设在所述烟道的内壁上,且所述喷淋层、所述集液层、所述填料层及所述除雾器沿着所述烟气流动方向依次间隔分布。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淋层与所述集液池连通,所述喷淋层用于吸取所述集液池内的脱酸液、并对所述烟道内的烟气进行喷淋。
[0017]一种污泥焚烧烟气处理系统,包括焚烧炉与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烟气处理装置,所述焚烧炉的排烟口与所述第二进烟口连通。
[0018]上述的污泥焚烧烟气处理系统,采用以上的烟气处理装置,在烟气净化过程中,烟气从第二进烟口处进入预处理室内中;启动第一喷淋组件,第一喷淋组件从集液池内吸取脱酸液,并对预处理室内的烟气进行喷淋,利用脱酸液与烟气之间的温度差,带走烟气中大量热量,使得烟气温度迅速降低,保证进入洗涤塔内的烟气温度降低至预设温度,避免高温烟气直接进入洗涤塔内而对设备造成安全隐患。同时,烟气冷却过程中,会与脱酸液接触反应,使得烟气中的酸性物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实现烟气的预净化。预净化后的烟气通过第一进烟口流入烟道中,在洗涤塔的净化作用下,使得烟气得到进一步降温和脱酸;最后,净
化后的烟气从第一排烟口处排出。由于本方案的预处理室直接集成在洗涤塔上,且利用集液池内的脱酸液对烟气循环降温,因此,在实现烟气快速降温和有效脱酸的前提下,减少额外烟气换热器或者其他冷却设备的投入,有效降低烟气处理装置的烟气处理成本。同时,也有利于减少烟气处理装置所占用的场地空间。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烟气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洗涤塔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处理装置包括:洗涤塔,所述洗涤塔上设第一进烟口与第一排烟口,所述洗涤塔内设有集液池与烟道,所述集液池用于收集脱酸液,所述第一排烟口通过所述烟道与所述第一进烟口连通,所述洗涤塔用于对烟气进行净化;预处理室,所述预处理室上设有第二进烟口与第二排烟口,所述预处理室装设在所述洗涤塔上,所述第二排烟口与所述第一进烟口连通;及第一喷淋组件,所述第一喷淋组件与所述集液池连通,所述第一喷淋组件用于吸取所述集液池内的脱酸液、并对所述预处理室内的烟气进行喷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组件包括第一输送管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输送管上的第一喷嘴与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喷嘴位于所述预处理室内,所述第一输送管与所述集液池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喷淋组件,所述第二喷淋组件与所述集液池连通,所述第二喷淋组件用于吸取所述集液池内的脱酸液、并对所述预处理室内的烟气进行喷淋,所述第一喷淋组件的喷淋端位于所述第二进烟口远离所述第一进烟口的一侧,所述第二喷淋组件的喷淋端位于所述第二进烟口靠近所述第一进烟口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供氧组件,所述供氧组件装设在所述洗涤塔上,且所述供氧组件一端伸入所述集液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栋周成陈腾远王耸
申请(专利权)人:安德里茨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