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系统隔热罩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3462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气系统隔热罩,其包括:排气歧管隔热罩,用于罩设排气歧管;涡轮增压器隔热罩,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排气歧管隔热罩,用于罩设涡轮增压器以及压气机;所述排气歧管隔热罩与所述排气歧管之间设有空隙;所述涡轮增压器隔热罩与涡轮增压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排气歧管隔热罩和/或所述涡轮增压器隔热罩包括:外层壳体、内层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外层壳体与所述内层壳体之间的冷却液中间层。上述排气系统的隔热罩能够减少发动机排气的热量损失,改善发动机的燃烧和排放,获得更好的燃油经济性。油经济性。油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气系统隔热罩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隔热罩,尤其涉及一种车用发动机排气系统用的隔热罩。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排气系统包含排气歧管以及涡轮增压器,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其内部流动气流温度可高达700℃,导致发动机排气系统外表面温度超过许多易燃物的着火温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防爆隔热罩的主要功能是隔热及防护,其安装目的是为了防止油或者车辆在行驶过中煤炭粉尘等易燃物附着到排气管上引发起火,以及防止排气管自身产生的高温辐射到邻近零部件造成安全隐患,增强发动机工作时的安全性能。
[0003]现有排气系统的隔热方式大多采用直接在排气歧管及涡轮增压器外部加装一层不锈钢或铸铁外壳,在排气歧管和涡轮增压器与外壳之间使用冷却水冷却,冷却水直接冷却排气歧管和涡轮增压器虽然可以降低外表温度满足安全需求,但是同时会导致流经涡轮的发动机排气焓值降低,涡轮做功能力下降,影响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发动机排气的热量损失的排气系统的隔热罩。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排气系统隔热罩,其包括:排气歧管隔热罩,用于罩设排气歧管;涡轮增压器隔热罩,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排气歧管隔热罩,用于罩设涡轮增压器以及压气机;所述排气歧管隔热罩与所述排气歧管之间设有空隙;所述涡轮增压器隔热罩与涡轮增压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排气歧管隔热罩和/或所述涡轮增压器隔热罩包括:外层壳体、内层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外层壳体与所述内层壳体之间的冷却液中间层。
[0007]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排气歧管焊接于排气歧管底座上,所述排气歧管隔热罩焊接于所述排气歧管底座上。
[0008]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涡轮增压器固定于所述排气歧管隔热罩的外层壳体上,所述涡轮增压器隔热罩罩设于所述涡轮增压器上并与所述排气歧管隔热罩通过螺栓连接。
[0009]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排气歧管隔热罩的外层壳体上设有第一冷却液进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所述第一冷却液进口与所述第一冷却液出口位于所述排气歧管隔热罩的不同的面上。
[0010]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排气歧管隔热罩的外层壳体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涡轮增压器的连接螺栓。
[0011]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涡轮增压器隔热罩的外层壳体上设有第二冷却液进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所述第二冷却液进口与所述第二冷却液出口位于不同的面上。
[0012]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涡轮增压器隔热罩上设有穿设于所述外层壳体
以及内层壳体的压气机入口孔、压气机出口孔以及涡轮出口孔,所述压气机入口孔、所述压气机出口孔以及所述涡轮出口孔位于不同的面上。
[0013]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涡轮增压器隔热罩内部设有用于隔离所述压气机与所述涡轮增压器的隔热壁。
[0014]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涡轮增压器隔热罩上还设有用于与所述排气歧管隔热罩连接的涡轮增压器隔热罩固定板。
[0015]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外层壳体及所述内层壳体均由不锈钢制成;所述外层壳体的厚度大于所述内层壳体的厚度。
[001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7]1.本技术的排气系统隔热罩设计为包括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的双层结构,并在排气歧管、涡轮增压器与罩壳的内壁之间保留有足够的空隙,形成空气隔热层,减少了发动机排气的热量损失,可以提高涡轮增压器的做功效率,提高进气压力,改善发动机的燃烧和排放,获得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同时,在隔热罩的双层壁面之间加入循环冷却液,在使外表面温度满足防爆法规要求的150℃的前提下,防止冷却液与排气歧管和涡轮增压器热表面接触产生的腐蚀,延长排气歧管和涡轮增压器使用寿命。
[0018]2.本技术将涡轮增压器全部覆盖在涡轮增压器隔热罩内,可以防止由于压气机表面温度过高引起的安全隐患,同时在涡轮增压器和压气机中间加入隔热壁,可以减少涡轮增压器对压气机的热辐射,降低压气机温度,提高发动机的增压度,改善燃油经济性。同时该隔热壁可以降低涡轮增压器连接轴内部润滑油温度,减少润滑油温度过高引起的故障。
[0019]3.本技术的排气歧管隔热罩与排气歧管为一体焊接式固定,涡轮增压器隔热罩与涡轮增压器则为独立安装结构,安装方便,加工简单,且满足防爆要求。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排气系统隔热罩结构图;
[0021]图2是本技术中排气歧管隔热罩的前立体结构图;
[0022]图3是本技术中排气歧管隔热罩的部分剖视图;
[0023]图4是本技术中涡轮增压器隔热罩的第一立体结构图;
[0024]图5是本技术中涡轮增压器隔热罩的第二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6]图1为本技术的排气系统隔热罩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排气歧管隔热罩2和涡轮增压器隔热罩1,两部分连接后整体连接于发动机上。其中,涡轮增压器隔热罩1用于罩设涡轮增压器和压气机(图中未示出),排气歧管隔热罩2用于罩设排气歧管。
[0027]以下分别介绍排气歧管隔热罩2和涡轮增压器隔热罩1的结构以及两者的连接方
式。
[0028]<排气歧管隔热罩>
[0029]如图2、图3所示,所述排气歧管隔热罩2包括外层壳体A、内层壳体B以及位于所述外层壳体A与所述内层壳体B之间的冷却液中间层。在排气歧管隔热罩2的双层壁面(即外层壳体201与内层壳体202)之间加入循环冷却液,在使外表面温度满足防爆法规要求的150℃的前提下,防止冷却液与排气歧管热表面接触产生的腐蚀,延长排气歧管的使用寿命。
[0030]具体地,所述外层壳体A为厚度3mm的不锈钢板,所述内层壳体B为厚度1mm不锈钢板,所述冷却液中间层所含冷却液为发动机防冻液或发动机循环水。外层壳体A与内层壳体B在设计时应保证各接合面之间宽度不小于13mm,厚度不小于5mm,表面粗糙度Ra不超过6.3μm,并至少能承受0.8MPa压力不变形。
[0031]所述排气歧管3焊接于排气歧管底座4上,所述排气歧管隔热罩2焊接于所述排气歧管底座4上。所述排气歧管隔热罩2与所述排气歧管3之间设有空隙,由于排气歧管3与排气歧管隔热罩2的内壁面之间保留有足够的空隙,形成空气隔热层,减少了发动机排气的热量损失,可以提高涡轮增压器的做功效率,提高进气压力,改善发动机的燃烧和排放,获得更好的燃油经济性。
[0032]具体地,所述排气歧管3为发动机使用排气歧管,常见材料为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系统隔热罩,其包括:排气歧管隔热罩,用于罩设排气歧管;涡轮增压器隔热罩,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排气歧管隔热罩,用于罩设涡轮增压器以及压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歧管隔热罩与所述排气歧管之间设有空隙;所述涡轮增压器隔热罩与涡轮增压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排气歧管隔热罩和/或所述涡轮增压器隔热罩包括:外层壳体、内层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外层壳体与所述内层壳体之间的冷却液中间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系统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歧管焊接于排气歧管底座上,所述排气歧管隔热罩焊接于所述排气歧管底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系统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增压器固定于所述排气歧管隔热罩的外层壳体上,所述涡轮增压器隔热罩罩设于所述涡轮增压器上并与所述排气歧管隔热罩通过螺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系统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歧管隔热罩的外层壳体上设有第一冷却液进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所述第一冷却液进口与所述第一冷却液出口位于所述排气歧管隔热罩的不同的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爱军许联航李文君张子龙魏涛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