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铆接机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4510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铰链铆接机的输送装置,其包括传送机构和用于抓取传送机构所传送工件的取料机构,所述取料机构位于传送机构运动方向的末端,传送机构包括用于传送工件的第一传送部,所述第一传送部上排列有至少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支杆,支杆沿第一传送部传送方向设置,相邻两根所述支杆之间留有用于通过工件的料道,所述第一传送部靠近取料机构一侧设有用于感应工件并向取料机构发出动作信号的第一传感器。采用这种自动化方式输送铰链便于和后续工序结合,提高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铰链铆接机的输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铰链铆接机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铰链是一种可转动的家具部件,尤其是针对用于家具或家用电器的门体,铰链具有铰链板,安装孔位设置在铰链板处,安装孔位用于固定铰链与外框,固定轴设置在连接头处,门体与固定轴装配,并可沿固定轴轴心转动。现有上铰链结构多为两个钣金件铰链板和卷圆焊接而成,连接处强度较差,门体受力时上铰链容易变形。
[0003]如图1所示,目前有一种铰链1,包括铰链板2,铰链板2包括底板21和垂直设置底板21上的竖板22,竖板22上开设轴孔23,竖板22顶部设有伸出部24。
[0004]现需要在竖板22的轴孔23内安装铰链轴3,铰链轴3与竖板22通过增压油缸采用铆接的方式将铰链轴3与竖板22装配在一起,在实际生产中,由于产量较大,如果仅通过人工方式无法满足大批量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铰链铆接机的输送装置,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的效果。
[0006]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铰链铆接机的输送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和用于抓取传送机构所传送工件的取料机构,所述取料机构位于传送机构运动方向的末端,
[0008]传送机构包括用于传送工件的第一传送部,所述第一传送部上排列有至少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支杆,所述支杆沿第一传送部传送方向设置,相邻两根所述支杆之间留有用于通过工件的料道
[0009]所述第一传送部靠近取料机构一侧设有用于感应工件并向取料机构发出动作信号的第一传感器。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铰链放置于各条料道中,由第一传送部传送至末端,并由取料机构抓取送至下一道工序,工人只需将铰链放置于料道,剩余工序由输送装置完成,这样对于工人的要求较低,不需要培训即可工作。此外,采用这种自动化方式输送铰链便于和后续工序结合,提高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00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根所述支杆之间设有用于限制工件放反的防反杆,所述防反杆位于传输部上方,所述防反杆与支杆平行设置。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反杆位于工件上方,一方面与铰链底板与竖板的连接处抵靠,避免工人在排放铰链时将铰链放反,从而影响下一步操作,另一方面防反杆压在底板上,防止铰链在传送过程中抖动、翻倒。
[00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传送部包括水平设置的
撑架,所述撑架沿第一传送部运动方向的两端均转动设有第一传动辊,两根所述第一传动辊之间设有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部还包括用于驱动其中一根第一传动辊转动的动力组件。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组件驱动第一传动辊转动并带动传动带运动,这样便可输送铰链。
[00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传送部上方设有至少一个工件感应器,所述工件感应器位于第一传送部的料道上方。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件感应器用于感应第一传送部上是否有铰链传送过来,从而控制取料机构抓取第一传送部上的铰链。
[001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取料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传送部末端上方的取料组件,所述第一传送部末端的设有集料机构,所述取料组件用于将第一传送部上的工件运输至集料机构上,所述取料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平移气缸、由平移气缸驱动水平滑移的升降气缸、由升降气缸驱动竖直升降的夹爪气缸。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传送部上有铰链传送至其末端并被工件感应器检测到时,升降气缸驱动夹爪气缸下降,夹爪气缸启动抓取铰链,升降气缸将夹爪气缸升起,平移气缸水平移动升降气缸和夹爪气缸,由第一传送部移放至下一道工序。
[001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取料机构还包括用于取料组件沿垂直于第一传送部传送方向的取料平移组件。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料平移组件驱动取料组件在第一传送部的各条料道之间平移从而抓取各条料道上的铰链。
[002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取料平移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平移支架,所述平移支架上设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设置在平移支架两端的传动轮和驱动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轮转动的动力件,两个所述传动轮之间设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与取料组件固定连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件驱动其中一个传动轮转动,传动轮通过传动件传动,而取料组件由传动件带动滑移。
[002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集料机构包括第二传送部,所述第二传送部的传送方向垂直于第一传送部的传送方向。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传动部将铰链传送至其末端,从而便于进行下一道工序。
[002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集料机构还包括位于第二传送部上方的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上开设有沿第二传送部传动方向设置的限位槽。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对第二传送部上的铰链限位,避免铰链在第二传送部传送过程中抖动、翻倒。
[002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传送部传送方向的末端设有用于对工件限位的格挡件。
[00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格挡件避免铰链在第二传送部上传送时从而第二传送部上掉落,并对铰链在第二传送部的位置定位,方便下一道工序操作。
[002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时,可避免被干涉。
[0045]第一传送部121靠近取料机构130一侧设有多个用于感应工件并向取料机构130发出动作信号的第一传感器125,每个料道127对应一个第一传感器125,第一传感器125采用光电传感器,第一传感器125通过支架安装在第一传送部121上方用于检测各个料道127上是否有铰链1,从而给取料机构130发送相应的信号抓取铰链1。
[0046]参照图4和5,取料机构130包括取料平移组件131和取料组件132,取料平移组件 131驱动取料组件132沿垂直于第一传送部121传送方向。
[0047]参照图4和5,取料组件132用于将第一传送部121上的工件运输至集料机构140上,取料组件132包括水平设置的平移气缸1321、由平移气缸1321驱动水平滑移的升降气缸 1322、由升降气缸1322驱动竖直升降的夹爪气缸1323。
[0048]夹爪气缸1323的两个夹爪上设有夹板1324,夹板1324采用塑料材质制成,避免刚性材料对铰链1造成损伤,夹板1324末端设有凸出部1325,夹爪气缸1323夹取铰链1时,铰链1的伸出部24勾住其凸出部1325。
[0049]参照图4和5,平移气缸1321与取料平移组件131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链铆接机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机构(120)和用于抓取传送机构(120)所传送工件的取料机构(130),所述取料机构(130)位于传送机构(120)运动方向的末端,传送机构(120)包括用于传送工件的第一传送部(121),所述第一传送部(121)上排列有至少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支杆(126),所述支杆(126)沿第一传送部(121)传送方向设置,相邻两根所述支杆(126)之间留有用于通过工件的料道(127),所述第一传送部(121)靠近取料机构(130)一侧设有用于感应工件并向取料机构(130)发出动作信号的第一传感器(1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铆接机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支杆(126)之间设有用于限制工件放反的防反杆(124),所述防反杆(124)位于传输部上方,所述防反杆(124)与支杆(126)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铰链铆接机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部(121)包括水平设置的撑架(1211),所述撑架(1211)沿第一传送部(121)运动方向的两端均转动设有第一传动辊(1213),两根所述第一传动辊(1213)之间设有传送带(1214),所述第一传送部(121)还包括用于驱动其中一根第一传动辊(1213)转动的动力组件(12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铆接机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部(121)上方设有至少一个工件感应器,所述工件感应器位于第一传送部(121)的料道(127)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铆接机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机构(130)包括设置在第一传送部(121)末端上方的取料组件(132),所述第一传送部(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凯陆波梁志发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晶美精密滑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