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混合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4010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领域,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混合连接节点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领域,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混合连接节点,尤其涉及一种兼顾抗震性能和经济性的中等高度超高层建筑上适用的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混合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0002]钢管混凝土柱利用钢管对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作用,极大的提高了混凝土受压能力,具有较高的竖向承载力、较小的结构面积及较好的抗震性能,同时,由于钢管兼做混凝土模板,施工也较为便捷,在国内外超高层建筑中得以大量运用。
[0003]当超高层建筑高度较高时,考虑到对梁抗弯抗震性能的要求,通常采用H型钢或其他型式的钢梁作为框架梁,钢管混凝土柱上设置环形节点板与钢梁连接;当超高层建筑处于中等高度时,如150m~250m之间,考虑到建筑经济性,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梁作为框架梁,钢管混凝土柱上设置钢筋混凝土环梁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以下简称“环梁节点”)。
[0004]后者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及环梁节点,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环梁节点受力复杂、框架梁与钢管混凝土柱之间的传力不够直接;节点体积大,自重较重,对于超高层建筑而言,层层叠加后将对钢管混凝土柱产生较大的额外荷载;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梁端受力大、纵筋多,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纵筋在横向排布困难;施工复杂,环梁钢筋均需加工成弧形,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纵筋数量较多,节点处钢筋异常密集,施工质量不易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混合连接节点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混合连接节点。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混合连接节点,包括圆钢管、从上到下依次套在圆钢管上的上环形节点板和下环形节点板以及焊接在上环形节点板和下环形节点板之间的抗剪腹板,上环形节点板和下环形节点板与圆钢管的连接处焊接有加强环板,上环形节点板和下环形节点板圆周方向上分别垂直固定安装有若干上翼缘板和与上翼缘板相对应的下翼缘板,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上前后交错焊接有可焊接套筒,可焊接套筒内插设有钢筋混凝土梁的纵筋,纵筋通过可焊接套筒实现与对应翼缘板之间的轴力传递。
[0007]进一步,上环形节点板和下环形节点板外浇筑环形混凝土,环形混凝土与上环形节点板和下环形节点板沿切线方向绑扎切向抗裂筋,沿径向方向绑扎径向抗裂筋。
[0008]进一步,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外侧绑扎门字形箍筋,内侧绑扎腰筋,纵筋垂直方向上绑扎梁箍筋。
[0009]进一步,前后相邻可焊接套筒净距不小于5倍纵筋直径。
[0010]进一步,上环形节点板和下环形节点板与对应的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厚度相同。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所公开的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混合连接节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将环形节点板运用于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并将钢筋与环形节点板伸出的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连接,以传递纵筋传来的轴向拉压力;第二部分是可焊接套筒内插设的纵筋与环形节点板的连接方式是通过前后交错焊接于环形节点板上的可焊接套筒连接,这样纵筋与钢筋混凝土梁传力直接,性能可靠,现场无需对纵筋实施焊接,连接位置前后交错,既能保持节点板塑性,又避免在同一横截面处造成应力集中,还能满足钢筋混凝土梁端较多钢筋数量的连接需求。
[0013]2、本技术所公开的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混合连接节点,适用于采用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的混合结构领域,可解决现场制作难度大、施工速度慢的问题。
[0014]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0016]图1为本技术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混合连接节点的平面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图1沿1-1方向的剖面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2沿2-2方向的剖面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1沿3-3方向的剖面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图4沿A-A方向的剖面图。
[0021]附图标记:上翼缘板1、抗剪腹板2、加强环板3、上环形节点板4、圆钢管5、可焊接套筒6、纵筋7、梁箍筋8、门字形箍筋9、切向抗裂筋10、径向抗裂筋11、环形混凝土12、腰筋13、下翼缘板14、下环形节点板15。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4]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
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5]如图1~5所示的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混合连接节点,包括圆钢管5、从上到下依次套在圆钢管5上的上环形节点板4和下环形节点板15以及焊接在上环形节点板4和下环形节点板15之间的抗剪腹板2,上环形节点板4和下环形节点板15与圆钢管5的连接处焊接有加强环板3,上环形节点板4和下环形节点板15圆周方向上分别垂直固定安装有若干上翼缘板1和与上翼缘板1相对应的下翼缘板14,上环形节点板4和下环形节点板15与对应的上翼缘板1和下翼缘板14厚度相同。上翼缘板1和下翼缘板14上前后交错焊接有可焊接套筒6,前后相邻可焊接套筒6净距不小于5倍纵筋7直径。可焊接套筒6内插设有钢筋混凝土梁的纵筋7,纵筋7通过可焊接套筒6实现与对应翼缘板之间的轴力传递。
[0026]上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混合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圆钢管、从上到下依次套在圆钢管上的上环形节点板和下环形节点板以及焊接在上环形节点板和下环形节点板之间的抗剪腹板,上环形节点板和下环形节点板与圆钢管的连接处焊接有加强环板,上环形节点板和下环形节点板圆周方向上分别垂直固定安装有若干上翼缘板和与上翼缘板相对应的下翼缘板,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上前后交错焊接有可焊接套筒,可焊接套筒内插设有钢筋混凝土梁的纵筋,纵筋通过可焊接套筒实现与对应翼缘板之间的轴力传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混合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形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杰胡时猛
申请(专利权)人: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