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透光性汽车日行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3704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高透光性汽车日行灯,包括安装外壳,所述安装外壳的表面固定嵌设安装有一号日行灯,所述安装外壳的表面位于一号日行灯的下方固定嵌设安装有二号日行灯,所述二号日行灯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机组,所述一号日行灯、二号日行灯和所述散热风机组均连接安装有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防护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透光性汽车日行灯,能够以自然风的方式进行对一号日行灯和二号日行灯进行散热降温,从而可以降低启动散热风机组的能耗,并能将外界空气主动吸入进行散热降温,且能够防止导线被拉拽断开,这样便具有着良好的提示保护效果。保护效果。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透光性汽车日行灯


[0001]本技术涉及日行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高透光性汽车日行灯。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日行灯,早期的这类日行灯多半采用的是卤素灯泡,虽然耗电量不大,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车厂们所设计的昼行灯多半采用更高亮度的LED配置,能大幅降低达35%的电力,更可增加电瓶的寿命,且最常长寿命更达8000小时,几乎等同于车辆的使用年限,其高透光性使得其具备较好的提示效果;然而现有的高透光性汽车日行灯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在使用中日行灯的开启也将同时开启散热机构,并且不能够根据温度启停散热机构,导致其功耗增加,而且不能借助行驶时的气流来散热减少功耗,另外在维护和安装线路时,容易拉错线路或误拉导致线路用力过重因导线不具有缓冲性导致拽断,并且不具有提示作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透光性汽车日行灯,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新型高透光性汽车日行灯,包括安装外壳,所述安装外壳的表面固定嵌设安装有一号日行灯,所述安装外壳的表面位于一号日行灯的下方固定嵌设安装有二号日行灯,所述二号日行灯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机组,所述一号日行灯、二号日行灯和所述散热风机组均连接安装有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防护盒。
[0006]优选的,所述安装外壳的表面位于一号日行灯之间开设有一号缝隙,所述安装外壳的表面位于二号日行灯之间开设有二号缝隙,所述安装外壳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导流通道,所述安装外壳的后表面位于边缘位置固定安装有安装卡。
[0007]优选的,所述一号日行灯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翅片,所述二号日行灯的后表面位于导流通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热合金,所述导热合金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二号翅片,所述二号翅片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温度开关,所述一号日行灯和所述二号日行灯均通过支撑杆与安装外壳固定安装。
[0008]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机组的端口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连接导线的中部固定连接安装有螺旋导线,所述连接导线和螺旋导线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导电片,所述连接导线和螺旋导线另一端连接处固定安装有固定卡块,所述连接导线的表面套设安装有复位弹簧。
[0009]优选的,所述防护盒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嗡鸣器,所述防护盒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导电触脚,所述导电触脚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电刷。
[0010]优选的,所述嗡鸣器的内部设有电池,嗡鸣器通过电池供电,所述连接导线通过固
定卡块将一端固定。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安装外壳和散热风机组,在汽车行驶中,汽车前方的风将通过安装外壳的一号缝隙和二号缝隙灌入到导流罩中,然后顺着导流通道进入到散热风机组排出,这样便可以自然风的方式进行对一号日行灯和二号日行灯进行散热降温,从而可以降低启动散热风机组的能耗,当汽车使用中二号翅片或一号翅片温度超过警戒温度时温度开关将感应其温度并接通散热风机组工作,将外界空气主动吸入进行散热降温,从而起到两种散热方式兼顾的节能作用,通过设置的连接导线和防护盒,在检修维护时,当工作人员误拉错时,或者用力过重拉拽连接导线时,导电片将被拉动压缩复位弹簧,当拉动到防护盒内的导电触脚位置时,导电触脚正负极的电刷将被接通,从而使得电池给嗡鸣器供电,并发出报警嗡鸣声,这样便可及时的提示工作人员所拉拽的导线为日行灯线路,并且警示不能过重用力,防止导线被拉拽断开,这样便具有着良好的提示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高透光性汽车日行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高透光性汽车日行灯的局部拆解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高透光性汽车日行灯的局部剖面后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高透光性汽车日行灯的局部剖面图;
[0017]图5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高透光性汽车日行灯的防护盒的剖面视图;
[0018]图6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高透光性汽车日行灯的防护盒内部结构电路图。
[0019]图中:1、安装外壳;101、一号缝隙;102、二号缝隙;103、导流罩;104、导流通道;105、安装卡;2、一号日行灯;201、一号翅片;3、二号日行灯;301、导热合金;302、二号翅片;303、温度开关;4、散热风机组;401、过滤网;5、连接导线;501、螺旋导线;502、导电片;503、固定卡块;504、复位弹簧;6、防护盒;601、嗡鸣器;602、导电触脚;603、电刷。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如图1-6所示,一种新型高透光性汽车日行灯,包括安装外壳1,安装外壳1的表面
固定嵌设安装有一号日行灯2,安装外壳1的表面位于一号日行灯2的下方固定嵌设安装有二号日行灯3,二号日行灯3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机组4,一号日行灯2、二号日行灯3和散热风机组4均连接安装有连接导线5,连接导线5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防护盒6;
[0023]安装外壳1的表面位于一号日行灯2之间开设有一号缝隙101,安装外壳1的表面位于二号日行灯3之间开设有二号缝隙102,安装外壳1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导流罩103,导流罩103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导流通道104,安装外壳1的后表面位于边缘位置固定安装有安装卡105;一号日行灯2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翅片201,二号日行灯3的后表面位于导流通道10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热合金301,导热合金30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二号翅片302,二号翅片30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温度开关303,一号日行灯2和二号日行灯3均通过支撑杆与安装外壳1固定安装;散热风机组4的端口固定安装有过滤网401,连接导线5的中部固定连接安装有螺旋导线5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透光性汽车日行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外壳(1),所述安装外壳(1)的表面固定嵌设安装有一号日行灯(2),所述安装外壳(1)的表面位于一号日行灯(2)的下方固定嵌设安装有二号日行灯(3),所述二号日行灯(3)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机组(4),所述一号日行灯(2)、二号日行灯(3)和所述散热风机组(4)均连接安装有连接导线(5),所述连接导线(5)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防护盒(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透光性汽车日行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外壳(1)的表面位于一号日行灯(2)之间开设有一号缝隙(101),所述安装外壳(1)的表面位于二号日行灯(3)之间开设有二号缝隙(102),所述安装外壳(1)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导流罩(103),所述导流罩(103)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导流通道(104),所述安装外壳(1)的后表面位于边缘位置固定安装有安装卡(1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透光性汽车日行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日行灯(2)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翅片(201),所述二号日行灯(3)的后表面位于导流通道(10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热合金(30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肖萍陈锋肖正清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东港灯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