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路切换的一体化地源热泵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356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水路切换的一体化地源热泵主机,涉及地源热泵领域,包括冷凝用板式换热器、蒸发用板式换热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七电磁阀和第八电磁阀,所述冷凝用板式换热器的接口二和蒸发用板式换热器的接口四上分别连接有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简化了地源热泵的内部系统结构,减少了四通换向阀使得管路系统更加简单,消除了因四通换向阀串气而导致系统损坏,增加了系统稳定性,地埋侧板换和空调侧板换的功能确定不会变化,可以更好的匹配换热面积。更好的匹配换热面积。更好的匹配换热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路切换的一体化地源热泵主机


[0001]本技术涉及地源热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路切换的一体化地源热泵主机。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地源热泵主机中四通换向阀在制冷和制热模式的切换中,两个板式换热器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制冷时,地埋侧板换作为冷凝器使用,空调侧板换作为蒸发器使用,制热时两种板换的功能发生改变,在制冷系统中,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换热面积是不同的,在四通阀换向的系统中,地埋侧和空调侧的板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只能选择相同。并且四通换向阀设计紧凑,存在冷热换热浪费能量。
[0003]而且在该系统中的节流机构一般使用热力膨胀阀,而热力膨胀阀是有其方向性,但制冷制热时候的制冷剂流向是相反的,所以该系统难以使制冷和制热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路切换的一体化地源热泵主机,简化了地源热泵的内部系统结构,减少了四通换向阀使得管路系统更加简单,消除了因四通换向阀串气而导致系统损坏,增加了系统稳定性,地埋侧板换和空调侧板换的功能确定不会变化,可以更好的匹配换热面积,水泵的流量能够根据地埋侧和空调侧的换热量来匹配相应的水泵,制冷剂在热力膨胀阀中的流向确定,大大提高系统效率,实现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一体化水路与电控组合智能切换。
[0005]一种水路切换的一体化地源热泵主机,包括冷凝用板式换热器、蒸发用板式换热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七电磁阀和第八电磁阀,所述冷凝用板式换热器的接口二和蒸发用板式换热器的接口四上分别连接有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
[0006]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进水端连接在冷冻水泵上,其出水端连接至系统水箱出水侧,所述第二电磁阀的进水端也连接在冷冻水泵上,其出水端连接至储能水箱出水侧,所述第三电磁阀的进水端连接在冷却水泵,其出水端连接至系统水箱出水侧,所述第四电磁阀的进水端连接在冷却水泵,其出水端连接至储能水箱出水侧,所述第五电磁阀的进水端连接在蒸发用板式换热器的接口三上,其出水端连接至系统水箱回水侧,所述第六电磁阀的进水端连接在蒸发用板式换热器的接口三上,其出水端连接至储能水箱回水侧,所述第七电磁阀的进水端连接在冷凝用板式换热器的接口一上,其出水端连接至系统水箱回水侧,所述第八电磁阀的进水端连接在冷凝用板式换热器的接口一上,其出水端连接至储能水箱回水侧。
[0007]优选的,所述蒸发用板式换热器的接口三上还连接有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还与压缩机相连,所述压缩机还与冷凝用板式换热器的接口一直接相连。
[0008]优选的,所所述冷凝用板式换热器的接口一与蒸发用板式换热器的接口三之间通
过干燥过滤器和热力膨胀阀相连。
[0009]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简化了地源热泵的内部系统结构,减少了四通换向阀使得管路系统更加简单,消除了因四通换向阀串气而导致系统损坏,增加了系统稳定性,地埋侧板换和空调侧板换的功能确定不会变化,可以更好的匹配换热面积,水泵的流量能够根据地埋侧和空调侧的换热量来匹配相应的水泵,制冷剂在热力膨胀阀中的流向确定,大大提高系统效率,实现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一体化水路与电控组合智能切换。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连接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中冷凝用板式换热器和蒸发用板式换热器的接口示意图;
[0012]其中,1、压缩机、2、冷凝用板式换热器、3、干燥过滤器、4、热力膨胀阀、5、蒸发用板式换热器、6、气液分离器、7、冷却水泵、8、冷冻水泵,101、第一电磁阀,102、第二电磁阀,103、第三电磁阀,104、第四电磁阀,105、第五电磁阀,106、第六电磁阀,107、第七电磁阀,108、第八电磁阀,201、储能水箱回水侧,202、储能水箱出水侧,203、系统水箱回水侧,204、系统水箱出水侧。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4]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水路切换的一体化地源热泵主机,包括冷凝用板式换热器2、蒸发用板式换热器5、第一电磁阀101、第二电磁阀102、第三电磁阀103、第四电磁阀104、第五电磁阀105、第六电磁阀106、第七电磁阀107和第八电磁阀108,所述冷凝用板式换热器2的接口二和蒸发用板式换热器5的接口四上分别连接有冷却水泵7和冷冻水泵8;
[0015]所述第一电磁阀101的进水端连接在冷冻水泵8上,其出水端连接至系统水箱出水侧204,所述第二电磁阀102的进水端也连接在冷冻水泵8上,其出水端连接至储能水箱出水侧202,所述第三电磁阀103的进水端连接在冷却水泵7,其出水端连接至系统水箱出水侧204,所述第四电磁阀104的进水端连接在冷却水泵7,其出水端连接至储能水箱出水侧202,所述第五电磁阀105的进水端连接在蒸发用板式换热器5的接口三上,其出水端连接至系统水箱回水侧203,所述第六电磁阀106的进水端连接在蒸发用板式换热器5的接口三上,其出水端连接至储能水箱回水侧201,所述第七电磁阀107的进水端连接在冷凝用板式换热器2的接口一上,其出水端连接至系统水箱回水侧203,所述第八电磁阀108的进水端连接在冷凝用板式换热器2的接口一上,其出水端连接至储能水箱回水侧201。简化了地源热泵的内部系统结构,减少了四通换向阀使得管路系统更加简单,减少了材料,消除了因四通换向阀串气而导致系统损坏,增加了系统稳定性。
[0016]所述蒸发用板式换热器5的接口三上还连接有气液分离器6,所述气液分离器6还与压缩机1相连,所述压缩机1还与冷凝用板式换热器2的接口一直接相连。
[0017]所所述冷凝用板式换热器2的接口一与蒸发用板式换热器5的接口三之间通过干燥过滤器3和热力膨胀阀4相连。
[0018]具体实施方式及原理:
[0019]在系统进行制冷运行时候,第一电磁阀101、第四电磁阀104、第五电磁阀105和第八电磁阀108打开,第二电磁阀102、第三电磁阀103、第六电磁阀106和第七电磁阀107关闭,系统进行正常的能量交换;当系统进行制热运行时候,第一电磁阀101、第四电磁阀104、第五电磁阀105和第八电磁阀108关闭,第二电磁阀102、第三电磁阀103、第六电磁阀106和第七电磁阀107打开,此时系统的内部制冷剂的能量交换没有改变,并完成制冷和制热功能的切换。
[0020]基于上述,本技术简化了地源热泵的内部系统结构,减少了四通换向阀使得管路系统更加简单,消除了因四通换向阀串气而导致系统损坏,增加了系统稳定性,地埋侧板换和空调侧板换的功能确定不会变化,可以更好的匹配换热面积,水泵的流量能够根据地埋侧和空调侧的换热量来匹配相应的水泵,制冷剂在热力膨胀阀中的流向确定,大大提高系统效率,实现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一体化水路与电控组合智能切换。
[0021]由技术常识可知,本技术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路切换的一体化地源热泵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用板式换热器(2)、蒸发用板式换热器(5)、第一电磁阀(101)、第二电磁阀(102)、第三电磁阀(103)、第四电磁阀(104)、第五电磁阀(105)、第六电磁阀(106)、第七电磁阀(107)和第八电磁阀(108),所述冷凝用板式换热器(2)的接口二和蒸发用板式换热器(5)的接口四上分别连接有冷却水泵(7)和冷冻水泵(8);所述第一电磁阀(101)的进水端连接在冷冻水泵(8)上,其出水端连接至系统水箱出水侧(204),所述第二电磁阀(102)的进水端也连接在冷冻水泵(8)上,其出水端连接至储能水箱出水侧(202),所述第三电磁阀(103)的进水端连接在冷却水泵(7),其出水端连接至系统水箱出水侧(204),所述第四电磁阀(104)的进水端连接在冷却水泵(7),其出水端连接至储能水箱出水侧(202),所述第五电磁阀(105)的进水端连接在蒸发用板式换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全勤吴自龙汪浩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弋江海创高新智能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