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源地暖变频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916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源地暖变频空调装置,包括:变频压缩机、气液分离器、翅片换热器、空调水换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和储液罐等,通过合理地设计使空调水换热器与用户的地暖水系统连接,且使所述地暖水系统与所述空调水系统并联。通过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应用,提升了低环境温度下空调装置的制热能力,实现不同区域的广泛应用,满足不同冷热负荷工况下的设备稳定性要求,实现制冷采暖两联供系统的优化组合,简化了空调装置系统,使机组更紧凑、外形更小,节约安装空间,提高了换热效率,降低生产及用户成本,提升节能效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源地暖变频空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及节能换热
,尤其涉及一种空气源地暖变频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较为常见的空气源热泵两联供空调装置,其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四通阀,由四通阀分别连接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膨胀阀,期望满足空调冷热水以及低环境温度下制热采暖的需求。但现有的热泵空调装置在实际使用中不能满足用户的组合使用要求,主要表现在低温制热能力提升不强,不能很好适应不同地区的使用要求,也存在不能满足不同负荷工况下系统的稳定性要求;制冷系统复杂,管路连接复杂,制冷采暖两种功能结合效果欠佳,节能效果不好,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机组本体偏大或需要额外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源地暖变频空调装置,包括:变频压缩机、气液分离器、翅片换热器、空调水换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和储液罐,变频压缩机的吸气管与气液分离器连接,变频压缩机的排气管连接有一四通阀,四通阀相对于变频压缩机的排气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低压管、第一冷媒换向管和第二冷媒换向管连接,低压管、第一冷媒换向管和第二冷媒换向管并联,低压管相对于四通阀的另一端与气液分离器连接,第一冷媒换向管相对于四通阀的另一端与翅片换热器连接,第二冷媒换向管相对于四通阀的另一端与空调水换热器连接,翅片换热器相对于第一冷媒换向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一第一低压电磁阀,翅片换热器相对于第一冷媒换向管的另一端还连接有一第一单向阀组件,第一低压电磁阀和第一单向阀组件并联,第一低压电磁阀相对于第一冷媒换向管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出口管处,第一单向阀组件相对于第一冷媒换向管的另一端与储液罐连接,空调水换热器相对于第二冷媒换向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一第二低压电磁阀,空调水换热器相对于第二冷媒换向管的另一端还连接有一第二单向阀组件,第二低压电磁阀与第二单向阀组件并联,第二单向阀组件相对于空调水换热器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出口管处,第二单向阀组件相对于空调水换热器的另一端还与储液罐连接,第一电子膨胀阀相对于第二单向阀组件的另一端与储液罐连接。
[0004]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翅片换热器与第一冷媒换向管之间还设有一集气管总管,翅片换热器与第一低压电磁阀之间还设有一毛细管组,且毛细管组上还设有一感温包。
[0005]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空调水换热器的一侧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上设有一空调水泵,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与用户的空调水系统连接。
[0006]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进水管和出水管还分别与用户的地暖水系统连接,地暖水系统与空调水系统并联。
[0007]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进水管上和出水管上均设有一感温包和一压差流量开
关。
[0008]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低压电磁阀与第二低压电磁阀并联,且第一低压电磁阀和第二低压电磁阀通过一铜管三通连接于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出口管处。
[0009]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增焓管路,增焓管路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电子膨胀阀和储液罐之间的管路,增焓管路的另一端连接于变频压缩机内;
[0010]其中,储液罐包括:罐体以及设于罐体上的进液管、出液管、增焓进管和增焓出管,且出液管上还设有一冷媒过滤器,进液管与第一单向阀连接,进液管与第二单向阀连接,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并联,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进口管与出液管连接,增焓管路通过增焓进管和增焓出管使增焓管路部分设于罐体内。
[0011]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增焓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电子膨胀阀、换热盘管和增焓电磁阀,换热盘管设于罐体的内部的底端,第二电磁膨胀阀和增焓电磁阀均设于罐体的外部,第二电子膨胀阀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电子膨胀阀和出液管之间,增焓电磁阀设于变频压缩机与罐体之间,且增焓电磁阀与罐体之间还设有一感温包,增焓电磁阀与变频压缩机之间还设有一第三单向阀组件。
[0012]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变频压缩机的排气管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排气高压传感器。
[0013]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变频压缩机的吸气管上还设有一低压传感器,低压管上还设有一感温包。
[0014]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0015](1)通过对本技术的应用,提升了低环境温度下空调装置的制热能力,实现不同区域的广泛应用,满足不同冷热负荷工况下的设备稳定性要求,实现制冷采暖两联供系统的优化组合,简化了空调装置系统;
[0016](2)通过对本技术的应用,使机组更紧凑、外形更小,节约安装空间,提高了换热效率,降低生产及用户成本,提升节能效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空气源地暖变频空调装置的示意图。
[0018]附图中:
[0019]10、变频压缩机;20、气液分离器;30、翅片换热器;40、空调水换热器;50、第一电子膨胀阀;60、储液罐;70、四通阀;71、低压管;72、第一冷媒换向管;73、第二冷媒换向管;81、第一低压电磁阀;82、第二低压电磁阀;83、第二单向阀组件;31、集气管总管;32、毛细管组;91、感温包;41、进水管;42、出水管;43、空调水泵;100、增焓管路;61、罐体;62、进液管;63、出液管;64、增焓进管;65、增焓出管;101、第二电子膨胀阀;102、换热盘管;103、增焓电磁阀;84、第三单向阀组件;85、温度传感器;86、排气高压传感器;87、低压传感器;88、第一单向阀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21]如图1所示,示出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空气源地暖变频空调装置,包括:变频压缩机10、气液分离器20、翅片换热器30、空调水换热器40、第一电子膨胀阀50和储液罐60,变频压缩机10的吸气管与气液分离器20连接,变频压缩机10的排气管连接有一四通阀70,四通阀70相对于变频压缩机10的排气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低压管71、第一冷媒换向管72和第二冷媒换向管连接73,低压管71、第一冷媒换向管72和第二冷媒换向管73并联,低压管71相对于四通阀70的另一端与气液分离器20连接,第一冷媒换向管72相对于四通阀70的另一端与翅片换热器30连接,第二冷媒换向管73相对于四通阀70的另一端与空调水换热器40连接,翅片换热器30相对于第一冷媒换向管72的另一端连接有一第一低压电磁阀81,翅片换热器30相对于第一冷媒换向管72的另一端还连接有一第一单向阀组件88,第一低压电磁阀81和第一单向阀组件88并联,第一低压电磁阀81相对于第一冷媒换向管7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电子膨胀阀50的出口管处,第一单向阀组件88相对于第一冷媒换向管72的另一端与储液罐60连接,空调水换热器40相对于第二冷媒换向管73的另一端连接有一第二低压电磁阀82,空调水换热器40相对于第二冷媒换向管73的另一端还连接有一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源地暖变频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频压缩机、气液分离器、翅片换热器、空调水换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和储液罐,所述变频压缩机的吸气管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所述变频压缩机的排气管连接有一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相对于所述变频压缩机的排气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低压管、第一冷媒换向管和第二冷媒换向管连接,所述低压管、所述第一冷媒换向管和所述第二冷媒换向管并联,所述低压管相对于所述四通阀的另一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所述第一冷媒换向管相对于所述四通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翅片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冷媒换向管相对于所述四通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空调水换热器连接,所述翅片换热器相对于所述第一冷媒换向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一第一低压电磁阀,所述翅片换热器相对于所述第一冷媒换向管的另一端还连接有一第一单向阀组件,所述第一低压电磁阀和所述第一单向阀组件并联,所述第一低压电磁阀相对于所述第一冷媒换向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出口管处,所述第一单向阀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冷媒换向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液罐连接,所述空调水换热器相对于所述第二冷媒换向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一第二低压电磁阀,所述空调水换热器相对于所述第二冷媒换向管的另一端还连接有一第二单向阀组件,所述第二低压电磁阀与所述第二单向阀组件并联,所述第二单向阀组件相对于所述空调水换热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出口管处,所述第二单向阀组件相对于所述空调水换热器的另一端还与所述储液罐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相对于所述第二单向阀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液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地暖变频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换热器与所述第一冷媒换向管之间还设有一集气管总管,所述翅片换热器与所述第一低压电磁阀之间还设有一毛细管组,且所述毛细管组上还设有一感温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地暖变频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水换热器的一侧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一空调水泵,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均与用户的空调水系统连接。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贤林仝玉兵王盛楠常晓宇王克选任欢乐汪欢欣
申请(专利权)人:曼茨环境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