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气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344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氨气吸收装置,包括:吸收塔体,呈竖向设置,所述吸收塔体的内底部形成有吸收液储存室,所述吸收塔体的侧壁上连通设置有进气口,在所述进气口处设置第一氨气检测仪和进气流量计,所述吸收塔体的顶部连通设置有出气口,喷淋部,设置在所述吸收塔体的内顶部;流量调节管路,包括位于所述吸收塔体的外部并连接在所述吸收液储存室和喷淋部之间的第一管路,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的变频水泵;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氨气检测仪、进气流量计和变频水泵电连接。和变频水泵电连接。和变频水泵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气吸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氨气吸收装置,属于环境保护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工农业发展,造成大量的氨气挥发,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及人畜呼吸系统疾病,而且造成了大量氮肥的损失。为减小环境污染、人畜呼吸疾病以及氮肥的损失等问题,特别是在目前环保政策情况下,减少氨气挥发具有重要意义,最经济合理的方式就是进行氨气吸收再利用。
[0003]目前,氨气吸收塔作为一种集成度较高、吸收效果较好、吸收液可以利用的氨气吸收再利用设备,在工农业环境控制中开始逐步推广利用。然而,现有的氨气吸收塔内部结构比较粗糙,比如多采用单喷头,孔径较大,雾化效果差,气液接触面积小,优化吸收效果差,在使用过程中,氨气吸收塔内的吸收液喷淋量基本固定,使得氨气吸收塔存在能耗高、吸收液材料消耗大的问题。
[0004]为此,亟需开发一种能够克服上述问题的氨气吸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氨气吸收装置,能够调节气液比,降低能耗和吸收液的消耗,提高氨气吸收效果,并且,可根据吸收液pH值监测实现吸收液的及时置换,保证氨气吸收效果最优化。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氨气吸收装置,包括:
[0007]吸收塔体,呈竖向设置,所述吸收塔体的内底部形成有吸收液储存室,所述吸收塔体的侧壁上连通设置有进气口,在所述进气口处设置第一氨气检测仪和进气流量计,所述吸收塔体的顶部连通设置有出气口,
[0008]喷淋部,设置在所述吸收塔体的内顶部;
[0009]流量调节管路,包括位于所述吸收塔体的外部并连接在所述吸收液储存室和喷淋部之间的第一管路,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的变频水泵;
[0010]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氨气检测仪、进气流量计和变频水泵电连接。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吸收液储存室的侧壁上径向插置一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吸收液储存室的内部,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吸收液储存室的外部,作为所述进气口,所述进气管伸入所述吸收液储存室内部的管壁上均布有若干进气孔,所述进气管和吸收液储存室的侧壁之间为密封配合。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吸收液储存室的顶部设置固定分布板,所述固定分布板上均布有网孔,在所述固定分布板上放置有多个多孔陶瓷球。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淋部包括悬设于所述吸收塔体的内顶部的多个雾化喷头,多个所述雾化喷头呈米字型排布。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收液储存室与第一pH监测仪连接,所述第一pH监测仪用
于采集吸收液储存室内吸收液的pH值;
[0015]还包括外部储液池、液体泵和第二pH监测仪,所述外部储液池内放置有吸收液,在所述吸收液储存室的侧壁上设置有注液口、取样口和放液口,在所述取样口和放液口处分别设置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注液口和放液口均通过管路与外部储液池连接,液体泵设置在所述注液口和外部储液池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二pH监测仪与所述外部储液池连接,用于监测所述外部储液池内吸收液的pH值;
[0016]第一pH监测仪、液体泵、第二pH监测仪和第二阀门均与控制器连接。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出气口处设置第二氨气检测仪,第二氨气检测仪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吸收液储存室的侧壁上连通设置有备用进气口。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氨气吸收装置放置于室外,在所述氨气吸收装置的厂界处放置一氨气检测仪;吸收液为5%硫酸溶液。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采用可编程控制器。
[0021]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氨气吸收装置,包括吸收塔体、喷淋部、流量调节管路和控制器,流量调节管路包括连接吸收塔体内的吸收液储存室和喷淋部之间的第一管路,设置在第一管路上的变频水泵,吸收塔体的进气口处设置第一氨气检测仪和进气流量计,控制器根据第一氨气检测仪和进气流量计采集的数据控制变频水泵的工作频率,改变第一管路内的吸收液流量,进而调节吸收塔体内气液比,提高氨气吸收效果,使得出气口处的氨气浓度在标准范围内,降低装置能耗和吸收液的消耗。
[0022]2、本技术提供的氨气吸收装置,通过进气口结构优化、米字型排布的多个雾化喷头、带网孔的固体分布板和多孔陶瓷球,实现装置本身吸收效果优化。
[0023]3、本技术提供的氨气吸收装置,还包括外部储液池、液体泵、第一pH监测仪和第二pH监测仪,吸收塔体的吸收液储存室侧壁上设置注液口和放液口,注液口和放液口均通过管路与外部储液池连接,液体泵设置在注液口和外部储液池之间的管路上,放液口处设置阀门,可根据第一pH监测仪和第二pH监测仪采集的pH值信息,及时进行外部储液池和吸收液储存室之间的吸收液循环以及外部储液池内的吸收液的更换,保证氨气吸收效果最优化,降低运行能耗,实现吸收液最大限度利用。
[0024]4、本技术提供的氨气吸收装置,在吸收塔体的出气口处设置第二氨气检测仪,第二氨气检测仪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根据第二氨气检测仪采集到的出气氨气浓度超过标准值(10mg/m3)的次数和次数阈值,控制氨气吸收装置正常运行或停运,保证装置的安全运行和及时检修,降低装置运行能耗和吸收液消耗。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技术固定分布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技术喷淋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技术出气口处氨气浓度随监测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0030]图6是本技术出气口处氨气排放量随监测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0031]图7是本技术厂界氨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0032]图中,1、吸收塔体;2、喷淋部;3、流量调节管路;4、第二氨气检测仪;5、进气管;6、固定分布板;7、外部储液池;8、液体泵;9、第一pH监测仪;10、第二pH监测仪;11、吸收液储存室;12、进气口;13、出气口;15、备用进气口;16、注液口;17、取样口;18、放液口;21、雾化喷头;31、管路;32、变频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003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氨气吸收装置,包括吸收塔体1、喷淋部2、流量调节管路3和控制器;
[0035]吸收塔体1呈竖向设置,吸收塔体1的内底部形成有吸收液储存室11;吸收塔体1的侧壁上连通设置有进气口12,在进气口12处设置第一氨气检测仪和进气流量计,第一氨气检测仪用于采集进气口12处的进气氨气浓度,进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体,呈竖向设置,所述吸收塔体的内底部形成有吸收液储存室,所述吸收塔体的侧壁上连通设置有进气口,在所述进气口处设置第一氨气检测仪和进气流量计,所述吸收塔体的顶部连通设置有出气口,喷淋部,设置在所述吸收塔体的内顶部;流量调节管路,包括位于所述吸收塔体的外部并连接在所述吸收液储存室和喷淋部之间的第一管路,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的变频水泵;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氨气检测仪、进气流量计和变频水泵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收液储存室的侧壁上径向插置一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吸收液储存室的内部,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吸收液储存室的外部,作为所述进气口,所述进气管伸入所述吸收液储存室内部的管壁上均布有若干进气孔,所述进气管和吸收液储存室的侧壁之间为密封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收液储存室的顶部设置固定分布板,所述固定分布板上均布有网孔,在所述固定分布板上放置有多个多孔陶瓷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部包括悬设于所述吸收塔体的内顶部的多个雾化喷头,多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文涛王悦孙钦平刘本生梁丽娜邹国元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