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称重免配重极不对称梁水平转体施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3335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免称重免配重极不对称梁水平转体施工装置,它包括上、下球铰、承重撑脚、撑脚、砂箱、牵引索、反力座、动力装置等,球铰和承重撑脚作为支撑系统承担上部荷载,其中球铰承担上部的竖向荷载,同时可利用球铰的摩擦力矩抵消部分不平衡力矩,承重撑脚承担两侧梁跨度不对称引起的部分或全部不平衡力矩,从而保证上部结构在不加配重的情况下处于平衡状态,并且不再需要进行称重试验,因此节省了称重试验和施加配重的时间和费用,进一步加快了桥梁施工速度,对加快桥梁建设速度、节省造价具有重要意义。造价具有重要意义。造价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称重免配重极不对称梁水平转体施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免称重免配重极不对称梁水平转体施工装置,属于桥梁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桥梁转体施工是指利用有利地形和支架将半桥进行预制,然后通过机械设备将半桥旋转到桥位轴线位置并合拢成桥。转体施工能够利用有利地形预制桥梁,施工过程中不影响临近交通,且施工设备少、工序简单、施工速度快,尤其在桥梁跨越河流、峡谷、铁路或公路干线时具有显著优势,已经广泛应用桥梁工程建设。但实际工程中常出现两侧梁跨度不对称的情况,导致两侧桥体重量差距较大,产生很大的不平衡力矩。为保证水平转体时梁体处于平衡状态,一般先进行称重试验,确定不平衡力矩,然后制定配重方案,施加配重,使上部梁体处于平衡状态。但随着桥梁吨位以及两端不对称性的增大,称重试验以及配重的施加难度越来越大,耗费的时间、费用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提出一种免称重免配重极不对称梁水平转体施工装置,提出一种免称重、免配重的适用于极不对称梁水平转体施工装置,能够节省承重试验和配重的时间和费用,加快桥梁建设速度、降低造价,对于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免称重免配重极不对称梁水平转体施工装置,包括两个千斤顶、上球铰、上转盘、承重撑脚、若干砂箱、滑道、牵引索、两个反力支座、若干撑脚和下球铰,所述滑道呈环形,其上安装有若干砂箱,所述下球铰位于滑道的中心,所述下球铰上依次安装有上球铰和上转盘,所述上球铰和下球铰通过中心的定位销轴连接,所述上转盘下嵌有承重撑脚和若干撑脚,所述承重撑脚布置在梁体跨度较大一侧,承担两侧不对称梁体引起的部分或全部不平衡弯矩,还能利用下球铰的摩擦力矩抵消部分不平衡力矩,所述上转盘上预埋有牵引索,所述牵引索的两个牵引端分别依次穿过反力支座和千斤顶。
[0005]优选地,承重撑脚和撑脚的区别在于前者承担上部梁体不对称引起的不平衡弯矩,后者仅作为保护措施,撑脚与滑道之间留有空隙,只有上部梁体倾覆的情况下撑脚才会与滑道接触。
[0006]优选地,所述上球铰下球铰之间设置聚四氟乙烯滑片和黄油,以便减小摩擦。
[0007]优选地,所述承重撑脚为钢管混凝土柱,内填微膨胀混凝土。
[0008]优选地,所述承重撑脚与滑道之间设置低摩擦系数材料。
[0009]优选地,所述低摩擦系数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滑片。
[0010]优选地,两个千斤顶在牵引索上施加相同大小、方向相反的力,从而形成力矩,带动上转盘发生转动。
[0011]本技术所述的免称重免配重极不对称梁水平转体施工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0012]1、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的一种免称重免配重极不对称梁水平转体施工装置通过设置承重撑脚承担上部的不平衡力矩,不再需要进行承重试验,也不需要加配重,因此节省承重试验以及施加配重的费用和时间,能够进一步加快施工速度、降低造价。
[0013]2、该装置传力路径明确,合理可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4]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5]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免称重免配重极不对称梁水平转体施工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免称重免配重极不对称梁水平转体施工装置系统受力示意图,其中向下的箭头表示竖向力,弧形的箭头表示不平衡力矩;
[0018]图中:1-千斤顶;2-上球铰;3-上转盘;4-承重撑脚;5-砂箱;6-滑道;7-牵引索;8
-ꢀ
反力支座;9-撑脚;10-下球铰。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免称重免配重极不对称梁水平转体施工装置,包括两个千斤顶1、上球铰2、上转盘3、承重撑脚4、若干砂箱5、滑道6、牵引索7、两个反力支座8、若干撑脚9和下球铰10,所述滑道6呈环形,其上安装有若干砂箱5,所述下球铰10位于滑道6的中心,所述下球铰10上依次安装有上球铰2和上转盘3,所述上球铰2和下球铰11通过中心的定位销轴连接,所述上转盘3 下嵌有承重撑脚4和若干撑脚9,所述承重撑脚4布置在梁体跨度较大一侧,承担两侧不对称梁体引起的部分或全部不平衡弯矩,还能利用下球铰10的摩擦力矩抵消部分不平衡力矩,所述上转盘3上预埋有牵引索7,所述牵引索7的两个牵引端分别依次穿过反力支座8 和千斤顶1。
[0021]所述的免称重、免配重极不对称梁水平转体施工装置,包括支撑系统、平衡系统和牵引系统三部分;所述支撑系统包括上球铰2、下球铰10,以及在梁体跨度较大一侧布置的承重撑脚4,所述承重撑脚4为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该撑脚与滑道6之间用一块四氟乙烯板填充,使该撑脚落地,撑脚承担两侧梁跨度不对称导致的不平衡弯矩,上、下球铰承担竖向轴压力。
[0022]所述上球铰2与下球铰10之间布置聚四氟乙烯滑片,并涂抹黄油,上、下球铰中心用定位销轴连接。承重撑脚2与滑道3间设聚氟乙烯板以减小摩擦,上、下球铰之间设聚四氟乙烯滑片并涂抹黄油以减小摩擦。
[0023]所述平衡系统包括砂箱5和撑脚9,分别作为桥梁预制期间的和转体期间的平衡装置,转体过程中移除砂箱5,撑脚9与滑道6之间预留空隙,正常情况下撑脚9与滑道6之间不接触,仅作为防护措施使用,一旦出现意外倾倒,撑脚着地并使得桥梁处于平衡状态,撑脚9与滑道6之间放置四氟乙烯板。
[0024]承重撑脚4和撑脚9均嵌入上转盘3中,均为圆钢管混凝土柱,内填微膨胀混凝土,
可充分用钢材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优势,克服二者的缺点,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大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延性,同时混凝土作为钢管的支撑,降低了钢管出现屈曲的可能性。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的组合作用,使得该类构件承载能力高、延性好。
[0025]所述牵引系统包括牵引反力支座8、牵引索7、千斤顶1和液压泵等,牵引索7预埋在上转盘3中,通过两个千斤顶1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从而形成力矩,转动上转盘 3及上部梁桥,根据实际需要,也可设置助推反力座等辅助装置。
[0026]本技术所述的免称重免配重极不对称梁水平转体施工装置的施工方法为:
[0027](1)施工下承台,安装下球铰10;
[0028](2)安装滑道6,并进行下承台二次浇筑;
[0029](3)清理下球铰10球面,安装聚四氟乙烯滑片,吊装销轴,涂抹黄油,安装上球铰 2;
[0030](4)浇筑反力座8,安装承重撑脚4、砂箱5和撑脚9,安装上转盘3底模,安装牵引索7,安装上转盘3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
[0031](5)施工上部墩身和梁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称重免配重极不对称梁水平转体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千斤顶(1)、上球铰(2)、上转盘(3)、承重撑脚(4)、若干砂箱(5)、滑道(6)、牵引索(7)、两个反力支座(8)、若干撑脚(9)和下球铰(10),所述滑道(6)呈环形,其上安装有若干砂箱(5),所述下球铰(10)位于滑道(6)的中心,所述下球铰(10)上依次安装有上球铰(2)和上转盘(3),所述上球铰(2)和下球铰(10)通过中心的定位销轴连接,所述上转盘(3)下嵌有承重撑脚(4)和若干撑脚(9),所述承重撑脚(4)布置在梁体跨度较大一侧,承担两侧不对称梁体引起的部分或全部不平衡弯矩,还能利用下球铰(10)的摩擦力矩抵消部分不平衡力矩,撑脚(9)与滑道之间留有空隙,仅作为保护措施,所述上转盘(3)上预埋有牵引索(7),所述牵引索(7)的两个牵引端分别依次穿过反力支座(8)和千斤顶(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称重免配重极不对称梁水平转体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球铰(2)与下球铰(10)之间设置聚四氟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焕民刘华东刘昌永王智刚王安石魏晨阳宋姗姗王志坚刘洋王石张斌高厚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