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3497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下穿铁路框构桥的顶进施工领域,主要是涉及一种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准备工作;S2、拆除轨枕墙、声屏障;S3、应力放散;S4、轨束梁施工;S5、横抬梁施工;S6、线路加固;S7、挖取工作坑;S8、预制框构桥;S9、顶进框构桥;S10、线路恢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预制框构桥,然后试顶进框构桥后再对框构桥进行分次顶进,直至框构桥顶进施工完成,分次顶进不仅有利于提高框构桥的顶进速度和效率,同时还使得施工人员能够控制框构桥的顶进精度和在框构桥出现偏差时及时进行纠偏,该框构桥顶进施工方法不仅降低了框构桥顶进施工误差,而且提高了框构桥顶进施工精度,同时降低框构桥顶进施工的总成本投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下穿铁路框构桥的顶进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线穿梭于各城市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铁路交通网,铁路与公路形成平交道口,由于平交道口的频繁出事对铁路行车安全构成了巨大的隐患,因此铁路平交道口陆续的被取消,而选择使用上跨立交桥或下穿框构桥取代平交道口,上跨立交桥的施工费用较为昂贵,而下穿框构桥的施工成本相对较低,在改进施工工艺的情况下会进一步的降低总投入,为了降本增效,并且降低框构桥顶进施工的误差,并确保框构桥顶进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降低总投入,基于此,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了一种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方法改进框构桥顶进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降低框构桥顶进施工误差,并提高框构桥顶进施工精度,同时降低框构桥顶进施工的总成本投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方法,其通过预制框构桥,然后试顶进框构桥后再对框构桥进行分次顶进,直至框构桥顶进施工完成,分次顶进不仅有利于提高框构桥的顶进速度和效率,同时还使得施工人员能够控制框构桥的顶进精度和在框构桥出现偏差时及时进行纠偏,该框构桥顶进施工方法不仅降低了框构桥顶进施工误差,而且提高了框构桥顶进施工精度,同时降低框构桥顶进施工的总成本投入。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施工准备工作

5、s2、拆除轨枕墙、声屏障;

6、s3、应力放散;

7、s4、轨束梁施工;

8、s5、横抬梁施工;

9、s6、线路加固;

10、s7、挖取工作坑;

11、s8、预制框构桥;

12、预制框构桥的工艺流程包括:钢筋加工及安装、框构桥底板施工、框构桥边墙和顶板施工、防水层与保护层、后背桩覆土;

13、s9、顶进框构桥;

14、顶进框构桥混凝土达到100%强度且纵横工字钢梁完成后方可对框构桥进行顶进作业,顶进前需对铁路路基进行注浆加固;

15、s91、试顶;

16、安装好全部液压系统后,测试正常运行后试顶;

17、试顶力为结构自重的1.2倍,顶镐逐步加压,每次加压后对设备滑板、框构进行检查,加压过程中如油表突然下降,表明框架开始滑动,继续顶进;

18、s92、顶进;

19、安设千斤顶、顶进控制台、油泵;顶铁、千斤顶轴线与顶进作业方向一致,且与分配梁垂直,顶进中观察顶进千斤顶状况;

20、顶进过程中分3次凿除正面支撑桩,桩基凿除位置是框构桥底板下10cm,分节凿除运送出工作坑;随着顶进施工,在横梁与框构桥顶面间逐步安放直径10cm砂浆钢管、100工字钢及调高钢板;

21、框构桥钢刃角顶进靠近支撑桩正面50cm处时,第一次封锁,凿除框构桥顶进面路基防护桩,顶进施工至线路中心处支撑桩,第二次封锁点凿除支撑桩;重复顶进至外侧路基防护桩,第三次封锁凿除防护桩;继续顶进至钢刃角到达外侧抗滑桩处,拆除钢刃角,将框构桥顶进至设计位置;

22、s10、线路恢复。

23、优选的,所述s1包括以下步骤:

24、s11、技术准备;

25、s12、材料准备;

26、s13、机具准备;

27、s14、作业条件准备。

28、优选的,所述s3包括以下步骤:

29、施工准备、拆除扣件、安放滚筒、测量轨温、轨温是否在锁定轨温范围、轨温在锁定轨温范围采用滚筒法放散应力、轨温不在锁定轨温范围采用拉伸法放散应力、撞轨放散应力、应力放散均匀、拆除滚筒、钢轨落槽、上紧扣件、锁定线路。

30、优选的,所述s4包括以下步骤:

31、轨束梁施工前利用封锁将横抬梁加固范围内的枕木抽换为木枕;

32、每根木枕用p60铁垫板道钉钉固,抽换完毕后及时进行捣固、补足道碴;每条线路抽换木枕长度不小于新建框构桥边墙以外21m;扣轨用u型螺栓随枕木穿入放倒,不得高于主轨轨面;

33、吊轨梁采用43kg/m钢轨,组装方式为3-5-5-3扣轨;两股钢轨外侧采用1+2扣轨,轨道内侧采用2+3扣轨,扣轨采用12.5m和6.25m两种长度钢轨交错布置保证接头相互交错,钢轨接头须错开1.0m以上,两端与纵梁平齐,并加设临时梭头;吊枕与其下面的枕木用u型螺栓和角钢连在一起以增强其整体性,并按每2.5m一根设置轨距杆;

34、扣件使用u型螺栓和钢扣板组合使用。

35、优选的,所述s5包括以下步骤:

36、路基防护桩冠梁及支撑冠梁完成后进行横抬梁安装,横抬梁施工;

37、横梁采用i56b工字钢,横梁的一端支撑在框架顶板顶上,另一端支撑在上行线侧防护桩顶冠梁上,中间为支撑冠梁;

38、横梁绑扎在枕木下方,横梁间距不大于0.6m,横梁悬空长度不大于8m;采用直径22u型螺栓将横梁与吊轨、枕木联接牢固;每安装一根横梁后立即将其底下道碴捣固密实;

39、纵梁采用i56b工字钢,双根一束布置,置于横梁上;位于线路两侧2.1m处,用u型螺栓与横梁连接。

40、优选的,所述s6包括以下步骤:

41、线路加固包括设置防护桩、冠梁、支撑桩、抗移桩;

42、防护桩和冠梁:在铁路线路基两侧位置设置路基防护桩,按照距离框构桥顶进开挖土方侧桩长越长,远离框构桥施工侧桩长越短设置,路基防护桩顶设置冠梁连接,路基防护桩和冠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43、支撑桩:框构桥线路加固方法采用横抬梁加固方法,穿设横抬梁工字钢前需在即有线铁路线路间与路肩设置支撑桩,加强横抬梁结构的支撑承载力满足要求,保证横抬梁结构稳定和铁路正常行车安全;支撑桩钢筋、混凝土设置形式与路基防护桩一致,支撑桩在框构桥顶进施工过程使用人工破除;

44、抗移桩:框构桥顶进施工时为防止顶进过程顶进的推力造成横抬梁工字钢位移,而引起铁路线路变化影响行车;于顶进坑前方路基外侧设置抗移桩和冠梁固定横抬梁工字钢;抗移桩桩顶设置l型冠梁,冠梁顶面横抬梁安装横梁位置设置预埋钢板,待横梁工字钢安装完成后焊接,防止框构桥顶进施工时横梁工字钢发生移动;抗移桩钢筋与混凝土配置方式与路基防护桩一致;

45、后背桩:后背桩设置于距离铁路10米以外工作坑一侧,桩基施工使用旋挖钻机成孔,水下灌注混凝土成桩施工,施工方法与路基防护桩桩基施工方法一致。

46、优选的,所述s7包括以下步骤:

47、后背桩与防护桩同时施工,每个工作坑后背桩设置14个,桩径1.25,桩长9m,桩间距1.35m;防护桩上设置冠梁,冠梁宽1.5m,高1.2m,长2.057m;

48、工作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挖掘,汽车运输土方;工作坑按框构桥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还包括下步骤:

10.一种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装置,其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下穿铁路框构桥顶紧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焕民窦宏宇刘洋王振宇陈博文马广哲鞠传昌苗慧柴方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