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3115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射频识别装置,包括防护外壳、设置在所述防护外壳内的检测元件、设置在所述检测元件与防护外壳相连接处的防护透镜、与所述检测元件的电性连接的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控制面板上的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控制面板与防护外壳相连接处的固定螺钉、用于对检测元件和控制面板进行供电的电池仓、设置在所述防护外壳后端的固定柱以及用于对防护外壳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射频识别装置便于通过防护透镜对检测元件进行防护,且便于通过电池仓对控制面板和检测元件进行供电,另外便于使用者通过支撑组件对防护外壳进行调节,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检测元件对射频卡进行识别的质量。射频卡进行识别的质量。射频卡进行识别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射频识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射频识别设备相关
,具体为一种射频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射频识别RFID是无线电频率识别的简称,即通过无线电波进行识别处理;射频识别系统通常由读卡器(阅读器)和应答器 (卡)两部分组成;其识别数据被存储在应答器电路中,应答器是一种非接触卡,该卡自身不带电源,当卡进入阅读器的电磁场范围时,便可通过耦合无线电波的能量,并经整流稳压后获得工作电源,在激活状态下,卡上存储的数据便可通过编码、调制送往阅读器以实现识别;
[0003]本技术的专利技术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射频识别装置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检测元件进行防护,进而降低了目前对射频识别装置的多种使用需求;
[0004]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射频识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频识别装置,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的射频识别装置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检测元件进行防护,且不便于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对检测元件进行调整,进而降低了目前对射频识别装置的多种使用需求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射频识别装置,包括防护外壳、设置在防护外壳内的检测元件、设置在检测元件与防护外壳相连接处的防护透镜、与检测元件的电性连接的控制面板、设置在控制面板上的控制开关、设置在控制面板与防护外壳相连接处的固定螺钉、设置在所述防护外壳后端的固定柱以及用于对防护外壳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进而便于通过防护透镜对检测元件进行防护,且便于通过电池仓对控制面板和检测元件进行供电,另外便于使用者通过支撑组件对防护外壳进行调节,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检测元件对射频卡进行识别的质量;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防护透镜设置为内嵌式,且防护外壳上设置有与防护透镜相适配的安装凹槽。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防护外壳上设置有与固定螺钉相适配的螺纹孔,螺纹孔设置为半贯穿性。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固定柱与防护外壳固定连接,且固定柱设置为圆柱形。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分别与防滑螺纹同曲率设置的第一限位挡圈和第二限位挡圈、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挡圈和第二限位挡圈开口端的第一连接翼边和第二连接翼边、用于将第一连接翼边和第二连接翼边相连接的连接螺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挡圈和第二限位挡圈弧度最高点的连接杆、分别与连接杆相连接
的支撑柱、与支撑柱相连接的固定底座、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一端的支撑座以及分别用于连接支撑座与第一限位挡圈和第二限位挡圈的固定螺杆,所述第一限位挡圈和第二限位挡圈的内壁分别设置有与防滑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且第一限位挡圈和第二限位挡圈的外周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面,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撑柱相切设置,且支撑柱上设置有与连接杆相适配的盲孔,所述支撑柱和支撑座分别与固定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杆分别贯穿于支撑座与第一限位挡圈和第二限位挡圈相连接,且第一限位挡圈和第二限位挡圈上分别设置有与固定螺杆相适配的螺纹孔。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还包括设置在防护外壳外周的防滑螺纹以及设置在固定柱上的防滑凸起,防滑螺纹与防护外壳固定连接,防滑凸起呈螺旋状设置,且防滑凸起与固定柱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另外还包括设置在电池仓旁的电量指示灯珠,电量指示灯珠与电池仓电性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且操作简单的特点,本技术一种射频识别装置包括防护外壳、设置在所述防护外壳内的检测元件、设置在所述检测元件与防护外壳相连接处的防护透镜、与所述检测元件的电性连接的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控制面板上的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控制面板与防护外壳相连接处的固定螺钉、用于对检测元件和控制面板进行供电的电池仓、设置在所述防护外壳后端的固定柱以及用于对防护外壳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进而便于通过防护透镜对检测元件进行防护,且便于通过电池仓对控制面板和检测元件进行供电,另外便于使用者通过支撑组件对防护外壳进行调节,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检测元件对射频卡进行识别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射频识别装置整体结构的局部爆炸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种射频识别装置中的图1的A处放大图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一种射频识别装置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一种射频识别装置中的图3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防护外壳、10-防滑螺纹、2-检测元件、3-防护透镜、4-控制面板、41-控制开关、5-固定螺钉、6-电池仓、61
-ꢀ
电量指示灯珠、7-固定柱、71-防滑凸起、81-第一限位挡圈、811-第一连接翼边、82-第二限位挡圈、821-第二连接翼边、9
-ꢀ
连接杆、100-固定底座、101-支撑柱、11-支撑座、12-固定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
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
[0021]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射频识别装置,包括防护外壳1、设置在防护外壳1 内的检测元件2、设置在检测元件2与防护外壳1相连接处的防护透镜3、与检测元件2的电性连接的控制面板4、设置在控制面板4上的控制开关41、设置在控制面板4与防护外壳1相连接处的固定螺钉5、用于对检测元件2和控制面板4进行供电的电池仓6、设置在防护外壳后端的固定柱以及用于对防护外壳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进而便于通过防护透镜对检测元件进行防护,且便于通过电池仓对控制面板和检测元件进行供电,另外便于使用者通过支撑组件对防护外壳进行调节,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检测元件对射频卡进行识别的质量;
[0022]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防护透镜3设置为内嵌式,且防护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外壳(1)、设置在所述防护外壳(1)内的检测元件(2)、设置在所述检测元件(2)与防护外壳(1)相连接处的防护透镜(3)、与所述检测元件(2)的电性连接的控制面板(4)、设置在所述控制面板(4)上的控制开关(41)、设置在所述控制面板(4)与防护外壳(1)相连接处的固定螺钉(5)、用于对检测元件(2)和控制面板(4)进行供电的电池仓(6)、设置在所述防护外壳(1)后端的固定柱(7)以及用于对防护外壳(1)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分别与防滑螺纹同曲率设置的第一限位挡圈(81)和第二限位挡圈(8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挡圈(81)和第二限位挡圈(82)开口端的第一连接翼边(811)和第二连接翼边(821)、用于将第一连接翼边(811)和第二连接翼边(821)相连接的连接螺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挡圈(81)和第二限位挡圈(82)弧度最高点的连接杆(9)、分别与连接杆(9)相连接的支撑柱(101)、与支撑柱(101)相连接的固定底座(100)、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100)一端的支撑座(11)以及分别用于连接支撑座(11)与第一限位挡圈(81)和第二限位挡圈(82)的固定螺杆(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频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透镜(3)设置为内嵌式,且防护外壳(1)上设置有与防护透镜(3)相适配的安装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射频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1)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兴
申请(专利权)人:河源市飞利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