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牢靠的汽车油箱橡胶减震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3069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装牢靠的汽车油箱橡胶减震垫,包括橡胶垫主体、油箱仿形槽和第一金属片,所述橡胶垫主体中间开设有油箱仿形槽,所述第一金属片设置在橡胶垫主体的左上角,所述橡胶垫主体的左下角设置有第二金属片,所述橡胶垫主体的右下角设置有第三金属片,所述橡胶垫主体的右上角设置有第四金属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橡胶垫主体的四角设置金属片,可以用沉头螺钉穿过金属片上的沉头孔将橡胶垫主体固定安装在汽车内,通过设置四个等高柱,可以方便观察橡胶垫主体四角安装时被下压的量,从而确保四角的安装力度相同,避免出现安装过紧或过松的情况。安装过紧或过松的情况。安装过紧或过松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装牢靠的汽车油箱橡胶减震垫


[0001]本技术是一种安装牢靠的汽车油箱橡胶减震垫,属于汽车配件


技术介绍

[0002]普通汽车油箱里装的是汽油或者柴油燃料,正常情况下的汽油或者柴油燃料是液体,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燃料在油箱内会随汽车的移动产生晃动,液体燃料的晃动会使得汽车油箱产生振动,而汽车在开动的过程中也会使油箱产生一定的振动,双重振动之下的汽车油箱长时间使用的话很可能会与安装点产生间隙,严重的话很可能会使汽车油箱脱落,所以一般情况下汽车油箱在安装的过程中会在油箱与安装点之间设置一个橡胶减震垫,因为橡胶具有弹性,橡胶减震垫通过自身的特性对汽车油箱的振动产生阻尼作用,尽可能的减缓了油箱产生的振动。
[0003]而在安装橡胶减震垫的时候由于橡胶具有弹性,橡胶的弹性会使得安装的力度不好掌握,安装过紧会影响减振垫的正常使用,安装过松易造成安装不牢的情况,而且目前汽车油箱减震垫一般是直接粘贴在油箱底面上,粘贴时如果角度出现偏差会使减震垫与油箱之间产生气泡,影响粘贴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牢靠的汽车油箱橡胶减震垫,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安装牢靠的汽车油箱橡胶减震垫,包括橡胶垫主体、油箱仿形槽和第一金属片,所述橡胶垫主体中间开设有油箱仿形槽,所述第一金属片设置在橡胶垫主体的左上角,所述橡胶垫主体的左下角设置有第二金属片,所述橡胶垫主体的右下角设置有第三金属片,所述橡胶垫主体的右上角设置有第四金属片,所述第一金属片的拐角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下方开设有第一沉头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右方开设有第二沉头孔,所述第二金属片的拐角处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上方开设有第三沉头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右方开设有第四沉头孔,所述第三金属片的拐角处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左方开设有第五沉头孔,所述第三通孔的上方开设有第六沉头孔,所述第四金属片的拐角处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下方开设有第七沉头孔,所述第四通孔的左方开设有第八沉头孔;
[0006]所述橡胶垫主体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橡胶垫主体与第二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橡胶垫主体与第三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橡胶垫主体与第四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等高柱,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等高柱,所述第三凹槽内设有第三等高柱,所述第四凹槽内设有第四等高柱。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片、第二金属片、第三金属片和第四金属片的材质均为一种不锈钢材质。
[0008]进一步地,所述油箱仿形槽的槽底面为一种向上凸起的弧形面,所述槽底面上设置有强力粘胶,所述强力粘胶上方设置有防粘保护膜。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等高柱、第二等高柱、第三等高柱和第四等高柱上均设有距离刻度。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安装牢靠的汽车油箱橡胶减震垫,通过在橡胶垫主体的四角设置金属片,可以用沉头螺钉穿过金属片上的沉头孔将橡胶垫主体固定安装在汽车内,通过设置四个等高柱,可以方便观察橡胶垫主体四角安装时被下压的量,从而确保四角的安装力度相同,避免出现安装过紧或过松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1]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安装牢靠的汽车油箱橡胶减震垫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安装牢靠的汽车油箱橡胶减震垫的主视图;
[0014]图中:1-橡胶垫主体、2-油箱仿形槽、3-第一金属片、4-第二金属片、5-第三金属片、6-第四金属片、7-第一沉头孔、8-第二沉头孔、9-第一通孔、10-第一等高柱、11-第三沉头孔、12-第四沉头孔、13-第二通孔、14-第五沉头孔、15-第六沉头孔、16-第三通孔、17-第七沉头孔、18-第八沉头孔、19-第四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6]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安装牢靠的汽车油箱橡胶减震垫,包括橡胶垫主体1、油箱仿形槽2和第一金属片3,橡胶垫主体1中间开设有油箱仿形槽2,第一金属片3设置在橡胶垫主体1的左上角,橡胶垫主体1的左下角设置有第二金属片4,橡胶垫主体1的右下角设置有第三金属片5,橡胶垫主体1的右上角设置有第四金属片6,第一金属片3的拐角处开设有第一通孔9,第一通孔9的下方开设有第一沉头孔7,第一通孔9的右方开设有第二沉头孔8,第二金属片4的拐角处开设有第二通孔13,第二通孔13的上方开设有第三沉头孔11,第二通孔13的右方开设有第四沉头孔12,第三金属片5的拐角处开设有第三通孔16,第三通孔16的左方开设有第五沉头孔14,第三通孔16的上方开设有第六沉头孔15,第四金属片6的拐角处开设有第四通孔19,第四通孔19的下方开设有第七沉头孔17,第四通孔19的左方开设有第八沉头孔18;
[0017]橡胶垫主体1与第一通孔9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凹槽,橡胶垫主体1与第二通孔13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凹槽,橡胶垫主体1与第三通孔16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三凹槽,橡胶垫主体1与第四通孔19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四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等高柱10,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等高柱,第三凹槽内设有第三等高柱,第四凹槽内设有第四等高柱。
[0018]第一金属片3、第二金属片4、第三金属片5和第四金属片6的材质均为一种不锈钢材质,防止因长时间的使用而出现锈蚀的情况,增加使用寿命。
[0019]油箱仿形槽2的槽底面为一种向上凸起的弧形面,槽底面上设置有强力粘胶,强力粘胶上方设置有防粘保护膜,可以确保在进行粘贴时,槽底面中心先与油箱底面接触,然后下压使空气挤出,防止产生气泡。
[0020]第一等高柱10、第二等高柱、第三等高柱和第四等高柱上均设有距离刻度,方便直接观察橡胶垫主体1的四角被安装在汽车上时的下压量,从而避免安装过紧或安装过松。
[0021]做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实际使用时,先用多个沉头螺钉依次通过第一沉头孔7、第六沉头孔15、第四沉头孔12、第八沉头孔18、第二沉头孔8、第五沉头孔14、第三沉头孔11和第七沉头孔17将橡胶垫主体1固定安装在汽车上,同时在橡胶垫主体被沉头螺钉固定时,第一金属片、第二金属片、第三金属片和第四金属片被向下挤压,同时第一等高柱、第二等高柱、第三等高柱和第四等高柱分别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中露出,根据第一等高柱、第二等高柱、第三等高柱和第四等高柱露出的刻度的数值来判断四角的安装力度,第一等高柱至第四等高柱露出的刻度为1mm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牢靠的汽车油箱橡胶减震垫,包括橡胶垫主体、油箱仿形槽和第一金属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主体中间开设有油箱仿形槽,所述第一金属片设置在橡胶垫主体的左上角,所述橡胶垫主体的左下角设置有第二金属片,所述橡胶垫主体的右下角设置有第三金属片,所述橡胶垫主体的右上角设置有第四金属片,所述第一金属片的拐角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下方开设有第一沉头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右方开设有第二沉头孔,所述第二金属片的拐角处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上方开设有第三沉头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右方开设有第四沉头孔,所述第三金属片的拐角处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左方开设有第五沉头孔,所述第三通孔的上方开设有第六沉头孔,所述第四金属片的拐角处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下方开设有第七沉头孔,所述第四通孔的左方开设有第八沉头孔;所述橡胶垫主体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俊陈广圣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紫金潮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