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理危险废物的投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33018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理危险废物的投料系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水泥窑协同处理危险废弃物装置,采用分解炉直接开口投料或用柱塞泵直接喷入分解炉,这种投料方式会对维持分解炉负压状态有一定影响的问题。其包括用于对危险废弃物进行干燥和磨粉的预处理系统、第一输送组件、微干料成品仓、第二输送组件、干料成品仓、水泥窑、第三输送组件、第四输送组件,所述水泥窑包括窑体、分解炉、篦冷机、下料管、三次风管。采用本申请,在提高水泥生料与危险废弃物均匀度的同时,能增加危险废物在分解炉内的停留时间,提高分解效率,对于将危险废弃物含有的重金属固化在水泥熟料内有促进作用,实现水泥熟料的平稳出料。实现水泥熟料的平稳出料。实现水泥熟料的平稳出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理危险废物的投料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危废处理领域,尤其是危险废弃物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理危险废物的投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针对危险废弃物,现有的处理方法包括焚烧、填埋、物化等。近年来,国内开始兴起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危险废弃物。生态环境部于2013年12月27日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 662-2013)。水泥窑具有温度高、热稳定性好及体量大等特点,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不仅能实现多种危险废弃物大规模无害化处置,还能将危废纳入水泥窑系统实现资源化利用。此外,在水泥窑高温碱性条件下,能有效避免二恶英、重金属等带来的二次污染。截至2017年5月底,全国具有水泥窑综合处置危废经营许可证的水泥企业35家,核准处置规模超过200万吨。
[0003]目前,水泥窑协同处理危险废弃物的下料方式主要以下两类:在分解炉直接开口投入、用柱塞泵直接喷入分解炉。然而,这两种直接投入分解炉的方式会对分解炉形成一定冲击,对维持分解炉的负压状态也有一定影响,危险废物与水泥生料的均匀度也会下降。
[0004]为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装置和/或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水泥窑协同处理危险废弃物装置,采用分解炉直接开口投料或用柱塞泵直接喷入分解炉,这种投料方式会对维持分解炉负压状态有一定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理危险废物的投料系统。本申请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投料方式对分解炉内热平衡的冲击问题,同时可提高水泥生料与危险废弃物的均匀度。采用本申请,在提高水泥生料与危险废弃物均匀度的同时,能增加危险废物在分解炉内的停留时间,提高分解效率,对于将危险废弃物含有的重金属固化在水泥熟料内有促进作用,实现水泥熟料的平稳出料。本申请构思巧妙,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有利于促进危险废弃物的处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理危险废物的投料系统,包括用于对危险废弃物进行干燥和磨粉的预处理系统、第一输送组件、微干料成品仓、第二输送组件、干料成品仓、水泥窑、第三输送组件、第四输送组件,所述水泥窑包括窑体、分解炉、篦冷机、下料管、三次风管,所述三次风管的两端分别与篦冷机、分解炉相连,所述下料管与分解炉相连,所述分解炉与窑体相连,所述窑体与篦冷机相连,所述预处理系统通过第一输送组件与干料成品仓相连且预处理系统干燥和磨粉所得含水率低于设定值时的物料能被第一输送组件输送至干料成品仓内进行储存,所述预处理系统通过第二输送组件与微干料成品仓相连且预处理系统干燥和磨粉所得含水率高于设定值时的物料能被第二输送组件输送至微干料成品仓内进行储存,所述微干料成品仓通过第三输送组件与三次风管相连,所述干料成品仓通过第四输送组件
与下料管相连。
[0008]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给料设备、第一斗式提升机,所述预处理系统依次通过第一给料设备、第一斗式提升机与干料成品仓相连且预处理系统干燥和磨粉所得含水率低于设定值时的物料依次通过第一给料设备输送、第一斗式提升机提升后能被输送至干料成品仓内进行储存;
[0009]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第二给料设备、第二斗式提升机,所述预处理系统依次通过第二给料设备、第二斗式提升机与微干料成品仓相连且预处理系统干燥和磨粉所得含水率高于设定值时的物料依次通过第二给料设备输送、第二斗式提升机提升后能被输送至微干料成品仓内进行储存。
[0010]所述第一给料设备、第二给料设备为不同的给料设备或同一个给料设备。
[0011]所述第一给料设备、第二给料设备分别为输送带。
[0012]所述第三输送组件包括第三给料设备、第三斗式提升机,所述微干料成品仓依次通过第三给料设备、第三斗式提升机与三次风管相连且微干料成品仓依次经第三给料设备输送、第三斗式提升机提升后能进入三次风管内。
[0013]所述第三给料设备为输送带。
[0014]所述第四输送组件包括第四给料设备、第四斗式提升机,所述干料成品仓依次通过第四给料设备、第四斗式提升机与下料管相连且干料成品仓依次经第四给料设备输送、第四斗式提升机提升后能进入下料管内。
[0015]所述第四给料设备为输送带。
[0016]针对前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理危险废物的投料系统。该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第一输送组件、微干料成品仓、第二输送组件、干料成品仓、水泥窑、第三输送组件、第四输送组件。本申请中,预处理系统、微干料成品仓、干料成品仓分别呈微负压状态。
[0017]本申请中,危险废弃物先经预处理系统进行磨粉干燥,磨粉干燥后的粉料经过检测,含水率≤2%的粉料进入干料成品仓进行均化,含水率2%-10%的粉料进入微干料成品仓进行均化;然后,干料成品仓均化后的粉料依次经第四给料设备输送、第四斗式提升机提升后,进入水泥窑的下料管内;而微干料成品仓均化后的粉料则依次经第三给料设备输送、第三斗式提升机提升后,进入水泥窑三次风管内;最终,通过分解炉进入回转窑中,进行焚烧处理。本申请中,进入下料管的物料可协同水泥生料一同在分解炉内沸腾收集,再经分解炉分解,能提高与生料的均匀度,增加危险废物粉料的停留时间,对于在回转窑内将危险废弃物含有的重金属固化在水泥熟料内有促进作用,可实现水泥熟料的平稳出料。同时,微干料成品仓均化后的粉料在三次分管内进行预热与预干燥,再经分解炉分解,可缓解物料直接进入带来的冲击,对分解炉内的热平衡有积极的稳定效果。
[0018]与现有装置相比,本申请有效解决了现有投料方式对维持分解炉负压状态存在一定影响的问题。本申请的系统运行稳定、灵活性好、对水泥线及环境影响小。采用本申请,能实现对危险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置,危险废弃物可作为水泥生产的替代原料,实现危险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同时,本申请设计合理,成本低,对于实现废弃物的有效处置,实现减量化目标,推进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0019]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采用本申请,进入下料管的物料可协同水泥生料一同在分解炉内沸腾收集,再经分解炉分解,能增加危险废物粉料的停留时间,提高与生料的均匀度,分解率可由70%-75%提高至85%-90%;
[0021](2)采用本申请,在回转窑内,对于将危险废弃物内含有的重金属固化在水泥熟料内有促进作用,可实现水泥熟料的平稳出料;
[0022](3)微干料成品仓均化后的粉料在三次分管内进行预热与预干燥,再经分解炉分解,可缓解物料直接进入带来的冲击,对分解炉内的热平衡有积极的稳定效果,并能提高分解效率;
[0023](4)本申请构思巧妙,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有利于促进危险废弃物的处理,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实施例1中水泥窑协同处理危险废物的投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理危险废物的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危险废弃物进行干燥和磨粉的预处理系统、第一输送组件、微干料成品仓、第二输送组件、干料成品仓、水泥窑、第三输送组件、第四输送组件,所述水泥窑包括窑体、分解炉、篦冷机、下料管、三次风管,所述三次风管的两端分别与篦冷机、分解炉相连,所述下料管与分解炉相连,所述分解炉与窑体相连,所述窑体与篦冷机相连,所述预处理系统通过第一输送组件与干料成品仓相连且预处理系统干燥和磨粉所得含水率低于设定值时的物料能被第一输送组件输送至干料成品仓内进行储存,所述预处理系统通过第二输送组件与微干料成品仓相连且预处理系统干燥和磨粉所得含水率高于设定值时的物料能被第二输送组件输送至微干料成品仓内进行储存,所述微干料成品仓通过第三输送组件与三次风管相连,所述干料成品仓通过第四输送组件与下料管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给料设备、第一斗式提升机,所述预处理系统依次通过第一给料设备、第一斗式提升机与干料成品仓相连且预处理系统干燥和磨粉所得含水率低于设定值时的物料依次通过第一给料设备输送、第一斗式提升机提升后能被输送至干料成品仓内进行储存;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第二给料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谌戡何小芬李聪何昀田志强张良成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久远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