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仪表照明自动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2942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仪表照明自动控制电路,包括过压保护模块、升压模块及负载控制模块,过压保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外接电源以及负载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过压保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升压模块的输入端,其中过压保护模块内设有同时判断外接电源电压以负载控制模块输出端电压并执行过压保护的开关组件,升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负载控制模块,负载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外部照明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同时对输入和输出的电压进行监控,保证了任何一个环节的安全性,防止照明器件因为过压而损坏。而损坏。而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仪表照明自动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车用仪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仪表照明自动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各类车用仪表盘中,使用到了大量的LED灯等照明器件,如公开号CN201515529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仪表无级调光照明控制电路,其连接在受控发光电路两端,包括一达林顿管、一电位器VR,达林顿管的集电极与照明电源正极连接,电位器VR的一负载端与达林顿管的集电极连接,电位器VR的滑动端与达林顿管的基极连接,电位器VR的另一负载端与受控发光电路负极连接并接地,达林顿管的发射极与受控发光电路的正极连接。
[0003]但是现有技术缺少对电路和照明器件的保护,电源出问题后容易出现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保护措施不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仪表照明自动控制电路,通过对电源电压和模块的输出电压进行检测,实现两层的过压保护,防止电路元器件被损坏。
[0005]以下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仪表照明自动控制电路,包括过压保护模块、升压模块及负载控制模块,所述过压保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外接电源以及负载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过压保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升压模块的输入端,其中过压保护模块内设有同时判断外接电源电压以负载控制模块输出端电压并执行过压保护的开关组件,升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负载控制模块,负载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外部照明器件。
[0007]由于车用仪表盘的照明器件需要依赖外部电源,因此外部电源的电压是否安全是一个重要因素,本技术的过压保护模块中,输入的电压超过设定值时,硬件自动关断后级电路的供电,保护后级电路不会因输入过电压而损坏。同时,当负载控制模块输出端的电压超过设定值时,硬件也会自动关断后级电路的供电,保护后级电路不会因过压而损坏。双层的过压保护大幅提高了安全性。
[0008]作为优选,所述过压保护模块包括:二极管3D2、稳压管3ZD1、稳压管3ZD2、稳压管3ZD3、三极管3Q4、三极管3Q5、MOS管0Q2以及若干电阻,所述二极管3D2的阳极连接外接电源,二极管3D2的阴极连接三极管3Q4的发射极和稳压管3ZD1的阴极,稳压管3ZD1的阳极通过电阻3R19连接三极管3Q5的基极,稳压管3ZD3的阴极连接负载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稳压管3ZD3的阳极通过电阻3R1连接三极管3Q5的基极,三极管3Q5的基极通过电阻3R21连接电源负极,三极管3Q5的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三极管3Q5的集电极通过电阻3R22连接三极管3Q4的基极,三极管3Q4的发射极连接稳压管3ZD2的阴极,三极管3Q4的集电极连接稳压管3ZD2的阳极,稳压管3ZD2两端并联电阻3R23,MOS管0Q2的源极连接稳压管3ZD2的阴极,MOS管0Q2的栅极连接稳压管3ZD2的阳极并通过电阻3R24连接电源负极,MOS管OQ2的漏极作为过压保
护模块的输出端。其中三极管3Q5的基极,间接连接了两个两个电压,当任何一个过高时,均会触发三极管3Q5以及三极管3Q4,最终控制MOS管0Q2关断。
[0009]作为优选,所述升压模块包括稳压芯片以及稳压芯片工作电路,稳压芯片工作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过压保护模块,稳压芯片工作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负载控制模块。常见的稳压芯片及其工作电路可以实现所需的功能。
[0010]作为优选,所述负载控制模块包括三极管3Q1、三极管3Q2以及若干电阻,三极管3Q1的发射极连接升压模块的输出端,电阻3R11串联在三极管3Q1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三极管3Q1的集电极作为负载控制模块输出端,三极管3Q1的基极通过电阻3R12连接三极管3Q2的集电极,三极管3Q2的基极通过电阻3R13连接外接的PWM信号,三极管3Q2的基极通过电阻3R14连接发射极并连接电源负极。其中外接的PWM信号影响输出端的频率,可以控制外接照明器件的亮度。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同时对输入和输出的电压进行监控,保证了任何一个环节的安全性,防止照明器件因为过压而损坏。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专利技术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做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14]实施例:
[0015]一种仪表照明自动控制电路,包括过压保护模块、升压模块及负载控制模块,过压保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外接电源以及负载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过压保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升压模块的输入端,其中过压保护模块内设有同时判断外接电源电压以负载控制模块输出端电压并执行过压保护的开关组件,升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负载控制模块,负载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外部照明器件。
[0016]由于车用仪表盘的照明器件需要依赖外部电源,因此外部电源的电压是否安全是一个重要因素,本实施例的过压保护模块中,输入的电压超过设定值时,硬件自动关断后级电路的供电,保护后级电路不会因输入过电压而损坏。同时,当负载控制模块输出端的电压超过设定值时,硬件也会自动关断后级电路的供电,保护后级电路不会因过压而损坏。双层的过压保护大幅提高了安全性。
[0017]过压保护模块包括:二极管3D2、稳压管3ZD1、稳压管3ZD2、稳压管3ZD3、三极管3Q4、三极管3Q5、MOS管0Q2以及若干电阻,二极管3D2的阳极连接外接电源,二极管3D2的阴极连接三极管3Q4的发射极和稳压管3ZD1的阴极,稳压管3ZD1的阳极通过电阻3R19连接三极管3Q5的基极,稳压管3ZD3的阴极连接负载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稳压管3ZD3的阳极通过电阻3R1连接三极管3Q5的基极,三极管3Q5的基极通过电阻3R21连接电源负极,三极管3Q5的
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三极管3Q5的集电极通过电阻3R22连接三极管3Q4的基极,三极管3Q4的发射极连接稳压管3ZD2的阴极,三极管3Q4的集电极连接稳压管3ZD2的阳极,稳压管3ZD2两端并联电阻3R23,MOS管0Q2的源极连接稳压管3ZD2的阴极,MOS管0Q2的栅极连接稳压管3ZD2的阳极并通过电阻3R24连接电源负极,MOS管OQ2的漏极作为过压保护模块的输出端。其中三极管3Q5的基极,间接连接了两个两个电压,当任何一个过高时,均会触发三极管3Q5以及三极管3Q4,最终控制MOS管0Q2关断。
[0018]升压模块包括稳压芯片以及稳压芯片工作电路,稳压芯片工作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过压保护模块,稳压芯片工作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负载控制模块。常见的稳压芯片及其工作电路可以实现所需的功能。
[0019]负载控制模块包括三极管3Q1、三极管3Q2以及若干电阻,三极管3Q1的发射极连接升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仪表照明自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过压保护模块、升压模块及负载控制模块,所述过压保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外接电源以及负载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过压保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升压模块的输入端,其中过压保护模块内设有同时判断外接电源电压以负载控制模块输出端电压并执行过压保护的开关组件,升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负载控制模块,负载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外部照明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仪表照明自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模块包括:二极管3D2、稳压管3ZD1、稳压管3ZD2、稳压管3ZD3、三极管3Q4、三极管3Q5、MOS管0Q2以及若干电阻,所述二极管3D2的阳极连接外接电源,二极管3D2的阴极连接三极管3Q4的发射极和稳压管3ZD1的阴极,稳压管3ZD1的阳极通过电阻3R19连接三极管3Q5的基极,稳压管3ZD3的阴极连接负载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稳压管3ZD3的阳极通过电阻3R1连接三极管3Q5的基极,三极管3Q5的基极通过电阻3R21连接电源负极,三极管3Q5的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三极管3Q5的集电极通过电阻3R22连接三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银烨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科达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