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2823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安全防护装置,有两个相对应设置并能移动的墙体组成,包括可伸缩钢板墙,与可伸缩钢板墙连接的驾驶室,可伸缩钢板墙上端安装有伸缩臂,且相邻伸缩臂间开有固接槽孔;在驾驶室和可伸缩钢板墙下面分别安装有动力轮、方向轮;两个可伸缩钢板墙上的伸缩臂与固接槽孔交错排列,一面可伸缩钢板墙上的伸缩臂与另一面可伸缩钢板墙上的固接槽孔咬合形成防护装置。在方便井内作业人员施工的前提下,由单人或双人操作,通过装置的组合伸缩,搭建起安全防护装置,结构简单,便于移动,制作方便,安全可靠。安全可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井下安全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井下防护装置
,具体是一种煤矿井下安全防护装置,特别适用于煤矿井下采掘一线使用,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对煤炭等地下资源的开采越发的频繁,目前我国大部分的电均来自煤炭的燃烧,而对于煤炭的安全开采,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讲生产就要讲安全,在井下作业时会遇到一系列的危险情况,如冲击地压,地下水泄漏,瓦斯爆炸等,当危险来临时,井下的作业人员只能坐以待毙,等待救援。现在需要有一种能够防灾害的装置,解决煤矿行业采掘一线的危险问题,使得当危险来临时,将伤害降到最小,让作业人员更安全,让井下安全得到保障,为来救援的人员提供便利,对安全施工给予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煤矿井下安全防护装置,用来解决井下作业环境危险的局面,同时又克服井下复杂环境带来的不便,解决救援人员难以救援的局面,为安全救援赢得宝贵的时间,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0004]本技术的具体方案是,一种煤矿井下安全防护装置,它包括两个相对应设置并能移动的墙体,所述的墙体包括高度能调节的可伸缩钢板墙,和可伸缩钢板墙连接拖动可伸缩钢板墙移动的驾驶室,在所述的可伸缩钢板墙上端安装有用于连接两个可伸缩钢板墙的能转动伸缩的若干个伸缩臂,且相邻伸缩臂间开有固接槽孔;在所述驾驶室下面和可伸缩钢板墙下面分别安装有用于驱动该装置前进的动力轮、方向轮;所述两个对应的可伸缩钢板墙上的伸缩臂与固接槽孔交错排列,一面可伸缩钢板墙上的伸缩臂与另一面可伸缩钢板墙上的固接槽孔咬合形成防护装置。
[0005]所述可伸缩钢板墙包括中空的一阶钢板墙,安装于一阶钢板墙内能升降的二阶钢板墙。
[0006]在所述一阶钢板墙内安装有用于控制二阶钢板墙升降的液压伸缩杆, 二阶钢板墙安装在液压伸缩杆上,通过液压伸缩杆控制二阶钢板墙升降。
[0007]所述伸缩臂包括依次连接的旋转臂、一阶伸缩钢臂、二阶伸缩钢臂和三阶伸缩钢臂,旋转臂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二阶钢板墙上端。
[0008]在所述二阶钢板墙上端安装有转动轴一,旋转臂的一端安装在转动轴一上,另一端用一个转动轴二与一阶伸缩钢臂相连,在三阶伸缩钢臂另一端装有能与固接槽孔咬合的固接柱。
[0009]所述驾驶室中设有用于储备救援应急物资的储藏室。
[001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煤矿井下安全防护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便于移动,制作方便,安全可靠,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组合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图
[0013]图3是本技术的钢板墙整体结构图
[0014]图4是本技术的钢板墙内部结构图
[0015]图中:1.驾驶室;2.动力轮;3.储藏室;4方向轮;5一阶钢板墙;6二阶钢板墙;7转动轴一;8转动轴二;9旋转臂;10 固接槽孔;11一阶伸缩钢臂;12二阶伸缩钢臂;13三阶伸缩钢臂;14固接柱;15液压伸缩杆;16可伸缩钢板墙;17伸缩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17]如图2所示,煤矿井下安全防护装置整体架构图,包括两个相对应设置并能移动的墙体,每个装置都具有驾驶室1,驾驶室中含有储物室3,可以储备淡水,食物等救援应急物资,并且还安装有定位装置。驾驶室下方装有驱动该装置行走的动力轮2。
[0018]如图3所示,煤矿井下安全防护装置钢板墙整体结构图,包括可伸缩钢板墙16和伸缩臂17,可伸缩钢板16包括一阶钢板墙5和位于一阶钢板墙5内部的二阶钢板墙6,如图4所示,一阶钢板墙5内安装有用于控制二阶钢板墙6升降的液压伸缩杆15, 二阶钢板墙6安装在液压伸缩杆15上,通过液压伸缩杆15控制二阶钢板墙6升降。一阶钢板墙5下方装有具有导向作用的方向轮,二阶钢板墙6上方安装转动轴一7,转动轴一7另一端连接伸缩臂17,相邻转动轴一7中间开有固接槽孔10,两个对应的可伸缩钢板墙16上的伸缩臂17与固接槽孔10交错排列,一面可伸缩钢板墙16上的伸缩臂17与另一面可伸缩钢板墙16上的固接槽孔10咬合形成防护装置。伸缩臂17包括与转动轴一7相连接的旋转臂9,旋转臂9另一端连接安装有转动轴二8,转动轴二8另一端与一阶伸缩钢臂11相连,二阶伸缩钢臂12置于一阶伸缩钢臂11内,三阶伸缩钢臂13置于二阶伸缩钢臂12内,均可伸缩控制,三阶伸缩钢臂13另一端装有固接柱14。
[0019]如图1所示,煤矿井下安全防护装置组合使用结构示意图,两个相对应设置并能移动的墙体,可由单人或双人驾驶该装置到采掘第一现场,随着采掘的推进,可以在驾驶室中控制该装置跟随前进。调节液压伸缩杆15,控制二阶钢板墙6升高,转动转动轴一7、转动轴二8,将伸缩臂17置于水平位置,控制伸缩臂17伸出,使得位于三阶伸缩钢臂13一端的固接柱14与另一相对应移动墙体上的固接槽孔10相互咬合,组成一个将施工人员包围的防护装置,当伸缩件处于最大伸长状态时,为该装置最大保护范围。
[0020]以上是示意性的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展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限于此。所以如果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个相对应设置并能移动的墙体,所述的墙体包括高度能调节的可伸缩钢板墙(16),和可伸缩钢板墙(16)连接拖动可伸缩钢板墙(16)移动的驾驶室(1),在所述的可伸缩钢板墙(16)上端安装有用于连接两个可伸缩钢板墙(16)的能转动伸缩的若干个伸缩臂(17),且相邻伸缩臂(17)间开有固接槽孔(10);在所述驾驶室(1)下面和可伸缩钢板墙(16)下面分别安装有用于驱动该装置前进的动力轮(2)、方向轮(4);所述两个对应的可伸缩钢板墙(16)上的伸缩臂(17)与固接槽孔(10)交错排列,一面可伸缩钢板墙(16)上的伸缩臂(17)与另一面可伸缩钢板墙(16)上的固接槽孔(10)咬合形成防护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钢板墙(16)包括中空的一阶钢板墙(5),安装于一阶钢板墙(5)内能升降的二阶钢板墙(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天玉冯长萍陆骏李媛媛胡喜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