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套管倒角端面机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厂套管倒角的
,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套管倒角端面机。
技术介绍
[0002]金属套管,在机械生产中使用频繁,广泛应用于众多产品,例如:汽车的减震系统、自行车的脚踏板、建筑用材等;套管一般是由一整根毛坯管经机械切割而来,再对套管进行后续加工,为了满足使用需求往往需要对套管两端面进行倒角处理,倒角处理不仅能使套管更加美观,方便装配,还能清除因机械切割产生的毛刺和尖角,在一些使用环境中,对套管端面倒角还可以减小应力集中,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0003]目前对套管倒角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人工倒角,人工倒角效率低、精度差、成品度不高、倒角质量参差不齐;另一种是机械倒角,现有的倒角机部分简单,自动化程度低,往往需要工人将未处理的套管放置到倒角机的工件固定处,待倒角处理完成,再将套管取出,上下料的时间甚至大于倒角处理的时间,使得生产效率低,同时人工上下料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所以现有的套管倒角方式存在倒角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套管倒角端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分、运输部分、夹紧部分和倒角部分;所述支撑部分包括支撑板(11)和顶板(12);所述支撑板(11)和顶板(12)均水平设置,顶板(12)位于支撑板(11)的上方;所述支撑板(11)与顶板(12)之间设有两个侧支板(13),两块侧支板(13)分别位于支撑板(11)上靠近前后两侧的位置,所述支撑板(11)下方设有多个支撑柱(14);所述运输部分包括传送带(21)和旋转取件结构(22);所述传送带(21)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在支撑板(11)上靠左的位置,所述传送带(21)上沿传送带(21)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相同的U形块(23),所述每两个U形块(23)的间距相等,U形块(23)的U形开口朝上,所述U形开口的长度方向与传送带(21)的宽度方向一致,U形块(23)的下表面与传送带(21)粘接;所述支撑板(11)上设有竖直贯穿的出件口(24),所述出件口(24)位于支撑板(11)上对应传送带(21)右末端的位置;所述旋转取件结构(22)包括第一气缸(221)、圆盘电机(222)、U形支架(223)和两个取件块(224);所述第一气缸(221)位于出件口(24)右侧,且第一气缸(221)位于支撑板(11)下方,第一气缸(221)与支撑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圆盘电机(222)位于支撑板(11)上方,且圆盘电机(222)底座与第一气缸(2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U形支架(223)水平设置在圆盘电机(222)的上方,U形支架(223)短杆的中心位置与圆盘电机(22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取件块(224)均位于U形支架(223)的两个长杆之间,且取件块(224)位于靠近U形支架(223)长杆端部的位置,两个取件块(224)分别与相邻的U形支架(223)长杆固定连接,所述取件块(224)的上表面均设有沿传送带(21)宽度方向的第一半圆形凹槽;所述夹紧部分包括支撑杆(31)、一对夹紧块和第二气缸(34);所述支撑杆(31)位于圆盘电机(222)的右侧,所述支撑杆(31)的下端与支撑板(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夹紧块由下夹紧块(32)和上夹紧块(33)组成;所述下夹紧块(32)的下表面与支撑杆(31)的上端螺纹连接,下夹紧块(32)的上表面设有沿传送带(21)宽度方向的第二半圆形凹槽;所述第二气缸(34)位于支撑杆(31)的正上方,第二气缸(34)竖直固定在顶板(12)的上表面;所述上夹紧块(33)位于顶板(12)下方,上夹紧块(33)的上表面与第二气缸(34)的输出端螺纹连接,上夹紧块(33)的下表面设有沿传送带(21)宽度方向的第二半圆形凹槽;所述传送带(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雅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